•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马英九为什么访问百年中大?

2024-04-03 18:08 来源:南方+

  4月3日下午,马英九率台湾青年一行到访中山大学。他们参观了孙中山纪念馆,并前往怀士堂与中山大学学生座谈交流。

  这是时隔一年后,马英九再度率领台湾青年访问大陆。此行,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寻根”,首站便是广东。

  马英九常说,两岸年轻人彼此交流、相互理解,多一分接触,两岸就多一分情谊。

  去年的访问行程中,他也率领台湾青年前往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和复旦大学座谈交流,足见他对加强两岸青年情感联结的重视。

  此次交流,他为何选择了中大?广东高校与“中国宝岛”台湾,又有什么渊源与联系?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后的校训。

  一

  近年来,广东多所高校都迎来了政要人士到访。他们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加强文化交流与认同;二是寻求合作。

  显然,马英九的此次到访属于第一种。

  这要从海峡两岸的“同根同源”说起——

  在台湾高雄市西子湾畔,也有一所中山大学,与位于广东的中大完全“同名”。

  两家中大,虽隔着一湾浅浅海峡,却一脉相承——

  均由孙中山先生所创办,不仅校名相同,校训也都是孙中山亲笔所题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连校歌都几乎一样。

  今年,位于广东的中大将迎百年华诞。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谭安奎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两岸同胞和全球华人共同尊敬和推崇的伟大历史人物,马英九选择在中大百年校庆之际到访,意义重大——

  这是一次强化两岸民族认同,彰显两岸和平建设性力量的政治、文化行动。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

  这次与马英九一同前来中大访问的,还有一批台湾青年学子。他们来到与台湾中山大学同源的“广东中大”,既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也能够促进两岸青年心灵契合。

  行走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的参天古树之下、百年红楼之畔时,台湾的青年学子们,或许能找到一种“文化乡愁”。

  

  1972年,当代诗人余光中在台北旧居内写下著名诗篇《乡愁》,表达了对大陆的隽永思念。36年后,他跨过海峡,一路南下,来到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中文堂发表演讲,受到热捧。

  有听众在回忆录里记叙下当时的场景:“人如潮水,滚滚向前,阵势不亚于春运时的广州火车站广场。”

  文化交流,始终在两岸间涌动。

  2010年,中山大学首先倡议发起海峡两岸中山论坛,每隔三年举办一届。去年9月,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120多名专家学者便齐聚中大广州校区南校园,学习传承孙中山为国家民族终生奋斗的精神。

  在台湾作家学者及政要人士到大陆开展交流的同时,广东高校也在通过“研究”,帮助大陆熟悉台湾。

  据不完全统计,在广东,超10所高校都设有台湾相关研究所。

  其中,较早成立台湾相关研究所的是暨南大学。1982年,暨大先成立了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专注于港澳台经济等研究;2000年,该研究所又成立了专门的台湾经济研究所,更为深入研究台湾经济,为区域和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紧接着是中大。

  2005年,中山大学台湾研究所挂牌成立。研究所的专家组覆盖了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律学和语言文学等多个学科,重点研究台湾政治法律、经济金融、历史文化,尤以台湾客家文化和台商台企研究为特色,为政府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服务。

  2016年成立的广东台湾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台湾法律研究所,同样侧重于法律领域,在解决两岸法律纠纷、进行法律对接方面发挥作用。

  广州大学的台湾研究院则主要聚焦民生与人文。依托广大公共管理学院优势学科,研究院重点开展两岸农村治理、两岸教育政策、两岸婚姻家庭、两岸民间宗教信仰和两岸传媒等特色研究,并推动两岸学术交流。

  2017年,该研究院加入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AMI)。

  研以致用、以用促研、研用结合,广东高校陆续成立台湾相关研究院,目的不难看出——

  通过有深度的台湾研究,搭建有温度的交流桥梁,从而助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唯有交流,才能破除隔阂。

  针对马英九率台湾青年访问大陆一事,3月25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说,希望两岸同胞共同传承弘扬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包括两岸青年交流在内的两岸各领域交流。

  教育合作,就是交流途径之一。

  一直以来,广东都不乏与台湾开展教育合作的机构。

  比如,我国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成立于2000年,是海峡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学校设立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学制、课程与台湾接轨,招收台籍学生,使用台湾教材,大陆和台湾共同承认学历。学生毕业后,可以自由选择在台湾或大陆考大学。

  为促进两岸人员交流,广东多所高校也均有开展与台湾高校的学术合作。

  “彼此交流和相互理解是认同的基础,大学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谭安奎说。

  2016年,东莞理工学院台湾研究所揭牌成立,其中一项工作便是通过研究平台,促进粤台莞台的学术交流合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对台工作决策需要。

  2019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成立粤台人工智能学院,联合台湾中华大学、龙华科技大学、佛光大学、明新科技大学和朝阳科技大学等高校,采用“2+1+1”模式,开展本科生两地联合培养。

  目前,中山大学与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等27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在科研、学术、教育等方面深入合作。

  最近,粤台高校合作的一些新信号,也正在积极释放。

  谭安奎透露,按照校际合作的意向,中大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正在制定与台湾高校具体的合作内容和措施,为两岸青年学生创造正式的、以课堂学习为基本载体的学习交流机会,这与马英九一直致力推动两岸青年交流的理念完全一致,“很快就会让青年学生受益”。

  去年3月,马英九率台湾青年首次访问大陆,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指出,此举对两岸关系有极其正面的影响,也让大陆民众看到台湾青年学子的活力。

  海峡隔不断情缘。

  两岸同胞,始终是一衣带水,血脉相连。

  【策划】吴少敏 李秀婷

  【文字】南方+记者 陈伊纯 实习生 廖璜

编辑:倪仕轩   责任编辑:林涛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