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汕头华侨试验区推行“一站式”“管家式”服务

企业注册登记“当天办当天结”

2021-10-20 07:41 来源:南方日报 杨立轩 余丹

华侨试验区人才大厦吸引众多创业项目入驻。南方日报记者 杨立轩 摄

  殷殷嘱托

  要充分利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找准定位,扬长避短,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一线走访

  近日,笔者走进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政务服务大厅,遇到企业负责人洪先生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变更。洪先生表示:“这里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工作人员马上办、立刻办的高效行动,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特区速度’。”

  去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视察时,提出“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殷切期望。汕头牢记嘱托,在营商环境建设上不断加力:今年3月,汕头召开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部署打好打赢营商环境翻身仗;不久前,《汕头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布,将这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刚满7周岁的汕头华侨试验区,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坚持党建引领,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推动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吸引了一批批企业项目落地。

  书记带头消除企业后顾之忧

  走进汕头东海岸新城新溪片区,笔者看到深汕协同创新科技园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首期深圳市汕头商会科技园、深汕数字科创产业园两个项目,已入驻深汕协同创新科技园。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为推动这两个总投资约15亿元的项目落地,汕头华侨试验区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工作专班,全程跟进、全程服务,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作为粤东首个国家级试验区,汕头华侨试验区肩负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重任。“转变作风、主动作为,是试验区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普遍共识。”汕头华侨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俊毅说,为优化营商环境,该区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靶向招商和精准招商,促进优质项目落地。

  在刘俊毅看来,过去招商工作更多是企业提出需求,如今要主动为入驻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除了项目落地前各项审批工作,项目落地后的融资对接、股权托管等,我们也会全程跟进。”

  苏喆丰是汕头华侨试验区管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名青年党员。“我们会根据企业办事的不同类型,成立相应专班小组,主动提供‘一对一’服务。”他说,此前一家外地企业要落户,他们专门成立服务专班赴外地协助办理手续,还创下该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速度的新纪录。

  “凤凰”陆续飞来。宝能、明园、太安堂、雅士利等13个总部经济项目落户汕头华侨试验区,总投资约200亿元。

  “党员先锋岗”周六不打烊

  今年4月,汕头腾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汕头华侨试验区注册登记,申报当天即领取了营业执照,成为腾讯在粤东落户的第一家公司。

  “我们向企业作出‘立等取证’的承诺,通过简化流程,做到当天办、当天结。”汕头华侨试验区政务服务大厅负责人、汕头市优秀党员陈焕艺说,服务大厅还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带动党员干部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和企业。

  汕头华侨试验区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该区政务服务大厅共受理完成审批事项712件,开展政企沟通活动共183次,对接企业323家次,解决企业诉求253宗。

  这背后是试验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探索: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办事流程,压减审批时限;设立华侨华人专用服务通道,打造“一站式”“管家式”服务平台;推行“周六不打烊”工作制,对有困难的企业和群众上门服务……

  陈焕艺介绍,遇到这种基本条件具备、主要材料齐全,但缺少非必要材料的情况,“容缺受理”制度就会发挥作用,“只要申请人承诺后续补齐申请材料,工作人员就可以先行办结业务”。

  在创业者刘鸿看来,汕头华侨试验区在产业扶持方面不断创新及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是企业落地的最大吸引力,“企业从前期登记注册、场地提供,到后续政策优惠申请等,华侨试验区的各种政务服务让我们感到满意和暖心”。

  据统计,目前该产业基地吸引了3家行业协会、49家企业正式入驻,同时为45家新落户企业提供了注册登记地址。据产业基地负责人庄楚庭介绍,该基地通过有条件免租方式,向新落户数字科技企业提供集中办公场所及配套设施。“我们还定期举办招商选品等活动,配套工商注册登记、税务、法律、融资、政策解读等服务,为企业落户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对话

  汕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晖: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

  过去一年,汕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一把手”工程推进,取得了哪些成效?近日,汕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晖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97%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南方日报:汕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拿出了哪些实招硬招?

  田晖:汕头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开新局。市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组建市领导为组长的12个专题组和19个指标组。部署10方面104项重点改革任务,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条例,建立政企“直通车”制度,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97%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组织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在织密组织体系、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用力,为汕头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把党支部建在服务窗口

  南方日报:汕头如何以党建引领营商环境建设?

  田晖: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汕头结合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两个覆盖”质量优化百日攻坚,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党员应管尽管,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推行党组织“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双指数、“党建尖兵”与“业务尖兵”双尖兵评定,把支部建在办事大厅、服务窗口上,创建“党员先锋岗”,开展优质高效服务。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发挥党员干部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选拔一批懂招商、会招商、敢招商、能招商的干部。将“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纳入市直部门考核事项,将“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区县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推动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担当作为。

  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南方日报:人才是第一资源,汕头在吸引集聚人才方面有哪些举措?

  田晖:汕头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引育用管”上打造优质人才生态环境。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机制,主动听取人才对营商环境优化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协调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问题。建设一批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实施精细化工产业人才振兴计划,靶向引进专业人才和科研团队,推动精细化工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自去年实施引进博(硕)士行动计划以来,已成功吸引700多名博士、3000多名硕士到汕头工作,为汕头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提供人才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杨立轩 余丹

  通讯员 粤组

  统筹:王聪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