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中国欧盟商会:过半受访企业认为在华南地区经商总体更加便利

2024-06-06 22:08 来源:南方网

  6月5日,中国欧盟商会华南分会在深圳举办《2024年商业信心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近70%的受访企业实现了息税前利润正增长;61%的受访企业认为在华南地区经商总体更加便利,较去年同期增长4%。

  近半受访企业认为所在行业扩大开放,比例达九年来最高水平

  《报告》显示,认为其行业市场取得放开的受访企业比例(45%)同比上升9%,达到九年来最高水平。另有10%的受访企业预期两年内会实现进一步开放,19%的受访企业认为进一步开放将出现在未来二至五年内。

  其中,金融服务行业的受访企业对于市场开放最为乐观,该行业80%的受访企业表示,金融服务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开放。会员企业强调了在华工作外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延长四年这一利好政策,且多家外资银行在2023年获得了从事公债基金管理和证券业务的许可牌照。

  化妆品行业的受访企业强调了加强与监管机构合作的积极影响。化妆品企业在提交化妆品配方中使用的原材料信息方面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

  政府开放对话意愿更强烈

  “政府提升外国企业在华营商环境意愿强烈,比之前更加开放对话。五年前,中国欧盟商会华南分会与政府的会议基本在一小时左右,如今会议时长延长到两个半小时,甚至以上。”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兼华南分会主席高志豪(Klaus Zenkel)表示。

  在高志豪看来,每季度一次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也为政府、企业和商会间建立了更加顺畅、开放的对话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机制由广东省贸促会、中国贸促会驻香港代表处、中国贸促会驻澳门代表处联合发起,现有首批成员单位48家。今年4月25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南沙举行,吸引地市贸促会、研究院、协会以及企业等多方主体参与。

  高志豪认为,就规模而言,大湾区之于中国就如德国之于欧洲。从人口总量、地域面积、GDP总量上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比东京大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规模更大,发展前景广阔、充满商机,不少欧盟企业已在此开展业务十年有余。“他们都很认可这里的生活环境、营商环境、基础设施、不同城市之间的互补性。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欧盟企业极具吸引力。”

  欧盟企业受惠于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中国欧盟商会华南分会董事会董事叶春雨女士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的发展非常多元化,许多会员企业在此取得长足发展。设施完善、供应链完备是大湾区的独特优势,这里对欧盟企业来说充满机遇。

  叶春雨认为,虽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仅五年,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水平一直在迅速提升。本月底,深中通道即将开通。“在中山的欧盟企业去深圳机场将更加方便快捷。五月底,广东城际也实现了‘四线’贯通运营,横跨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惠州5座城市,从广州出发一小时内就能到达惠州、肇庆。”

  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拥有五座万亿GDP城市,其中,深圳经济规模在湾区排名第一,2023年GDP超过3.46万亿元,广州、香港紧随其后,佛山和东莞也先后跻身万亿级城市。

  叶春雨认为,随着大湾区互联互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区域不平衡现象将进一步得到缓解,大湾区其余五个内地城市也充满无限可能。

  中国欧盟商会华南分会总经理法兰西(Francine Hadjisotiriou)表示,2024年,中国政府方面已经采取包括免签旅行政策、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一系列开放措施,以进一步便利外企在华商业发展。“政策利好的传导需要时间,期待能在明年的商业信心调查报告看到成果,希望欧盟企业能在大湾区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报告》指出,不少会员企业希望得到更多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双语信息和成果展示、建立更多对话渠道、加强校企合作,更好地融入大湾区发展大局。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丁荷菲

  (图片由中国欧盟商会提供)

编辑:黎洁婵   责任编辑:卢绍聪   校对:赖玉清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