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语
职务: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免疫学专业博士生
支援:宜昌市秭归县密切接触者观察点
战“疫”感言:中大一直教育我,年轻人要有家国情怀,要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战“疫”事迹:中山大学学生王馨语从广州回到家乡秭归,主动致电县指挥部,请缨参加一线战疫工作。她只用了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将一个极其简陋的学生宿舍打造成了具备收纳留观人员基本医疗条件的观察点,并在正月初六迎来了第一批新冠疫情留观人员。
亲身战斗在战疫一线的王馨语,将研究也做在一线。在导师陈俊教授的指导下,她发挥专业所长,撰写有关新冠肺炎的综述文章,在线发表在中山大学《热带医学杂志》,为抗击新冠肺炎提供了科学武器。
“我学医,而且还是党员,我要上前线做志愿者!”放假回到家中才没几天的王馨语,反复向父母强调这句话。
腊月二十七下午,王馨语从广州回到老家,看到疫情以不曾想象的速度发展,她坐立难安。年三十晚上,王馨语和母亲董玉玲有过一番对话。女儿说:“在家坐不住,我必须去。”母亲说:“你回来没几天,好不容易休息。那么危险,你别去。”
王馨语特意提到:“中山大学附属医院60位医护人员,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来武汉支援。”见拗不过她,父母只好点头同意,王馨语当即拿起了电话。
她亲手建起隔离点
县防控指挥部很快回电批准,安排王馨语参与紫薇山庄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两个隔离点的筹备与后勤保障工作。1月28日,王馨语接到了第一个任务——筹备建立地质大学隔离点。
来到地质大学观察点时,映入王馨语眼帘的是空荡荡的房间,除了几张铁架床什么都没有。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王馨语开始打扫卫生、消毒、铺床,往返县医院、君亭酒店等不同的物资仓库,将医疗和生活物资一趟趟运回隔离点。
经过一天半的筹备,地质大学隔离点在1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迎来了第一批留观人员。
每天8时30分,王馨语都准时来到隔离点报到,穿上医用工作服,戴好防护口罩。她的其中一个任务是统计密切接触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留观时间、体温等。
刚开始,由于统计表格的设计不完善,无法对留观人员的体温进行长时间记录。为改进表格设计,王馨语加班到很晚;后来,为了及时更新留观者的信息,她也常常忙到深夜。
随着时间推移和经验累积,王馨语的志愿工作逐渐稳定下来。“每天给接受隔离的人发两个口罩,还有食物、药物等等。”王馨语与一位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和一位爱心司机组成三人小组,每天负责将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医疗用品从大本营运送到隔离点。遇到库存不足,她们还要负责到商店采购。
人数最多的时候,两个隔离点共有50多人,他们的饮食起居用品种类繁多,数量不少。“司机总是抢着搬那些比较重的物资,让我非常感动。”王馨语回忆道。
在一线写下战疫论文
2月6日下午,秭归县首批6位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满14天,取得“医学观察期健康证明”离开隔离点。临走时,6人高高兴兴地拉着王馨语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合影留念。
“看到小孩子们蹦蹦跳跳地离开,我感受到了活力和希望。他们的眼神比语言更加震撼,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王馨语说,“我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值得的。”
从1月底开始,王馨语已在隔离点工作近2个月。她本计划在这个寒假多看一些文献,做一些实验设计,疫情既打乱了她的计划,也给了她新的研究方向。
每天晚上,王馨语抽出空闲时间,在导师陈俊教授的指导下撰写有关新冠肺炎的综述文章,并在线发表在中山大学的《热带医学杂志》。她还和导师、同学们建起了微信群,每天分享疫情防控、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
目前,秭归县两个隔离点的密切接触者均已清零,一批医务人员在此住下,边隔离边备战,以应对可能反复的疫情。因此,王馨语的志愿工作还要继续下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中大学生,我不觉得苦和累。”王馨语说,看到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逐步恢复,社会活力重新迸发,她就打心底里高兴。
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