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国内每台人工智能服务器都有我们的设备进行芯片烧录,中博会平台助推我们产品研发和产业链整合。”11月18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下称“中博会”)闭幕。连日来,深圳市昂科技术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张凯忙得不可开交。
“小巨人”释放强链“大能量”。本届中博会上,低空经济领域、高端装备行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行业、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行业等“小巨人”企业及单项冠军企业齐聚广州。这些具有创新基因、拥有独门绝技的“小巨人”为产业链上下游降本增效。
逐鹿国际大市场,参展中小企业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本届中博会期间,超过1万名采购商到会采购。初步统计,线下进场参观、洽谈和采购的客商超12万人次,合作对接成果丰硕,按一年计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近1000亿元。
深耕小赛道
撬动产业大商机
“可以跟我握手吗?”中博会上,在观众的热情“邀请”下,一款身高1米7、体重55公斤的人形机器人“里掂D1”抬起小铁手握住了观众的手。除了握手,这款由里工实业打造的人形机器人还能比剪刀手以及和观众交谈。
“它装载了高度仿生的骨骼和肌肉构型,采用精准的运动控制技术,全身多达22个自由度,具备快速行走、敏捷避障、手臂精准工作的特性。”里工实业客户经理马晨辰介绍。历经近40年的精密制造技术积累,以及近10年的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研制能力沉淀,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发展为软硬一体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域的佼佼者。
这届中博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据绝对“C位”,省区市专精特新展区和专业展共组织全国30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78家企业参展。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07家,“中国制造”组团“出圈”,实力彰显。
从人形机器人到飞行汽车,从智能锁具到芯片烧录机……“小巨人”在小众赛道闯出了一片天,撬动产业大商机。
深耕芯片烧录设备赛道10多年来,昂科技术为华为、比亚迪、富士康等龙头电子制造企业提供芯片烧录解决方案,服务全球数百家企业客户。
“我们正大力拓展芯片测试和先进封装设备两个新领域。”由于新业务和原有技术互通、业务关联性强,张凯相信公司能稳步开拓该领域。
专精特新企业小、快、灵,在不断实现自我能力进阶的过程中,已成为整个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元素和产业基础之一,而集群发展又反哺企业走得更远。
酒店锁、安防电锁、磁力锁……走进中博会中山展区,不少来自小榄镇的锁具企业纷纷亮出最新产品。前不久,小榄镇智能锁具产业集群刚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我们专注锁具领域多年,产品在杭州亚运会等很多国内外赛事上都得到应用。”中山市杨格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理新兴奋地说。在他看来,这些小小的锁具能够走向国际舞台,离不开当地企业之间的密切协作。
在周理新看来,产业集群的每家企业都有自己擅长的细分赛道,大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一起找到一条更广阔的“出路”。
上下游协同
“链”上数字化转型
“我们一直深耕箱包皮具行业,做了20多年。”盖特软件副总经理孙琳介绍,该公司从2014年起开始为广州狮岭镇皮具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10年间,被称为“中国皮具之都”的狮岭镇历经蝶变,45%规模以上皮具产业链企业使用该企业研发的软件系统。
孙琳发现,近年来市场的不断变化,催生企业更加多样化的需求。“比如有些企业将生产基地迁至海外,他们就需要远程管理平台;有些企业因为电商业务的增长,原本期货大单变成了小单快反,就需要有一个把发单、接单、询价等一系列进度透明化的平台。”
这种关键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数字化转型方式,在广东叫“链式”改造。
本届中博会就举办了中小企业数字化“链式”转型活动,为的就是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给还在迷茫中的那些企业一些灵感,加快他们“转”的脚步。
目前,广东聚焦30多个重点细分行业,组织120多个龙头企业和平台企业牵头,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数字化产品,推动链上企业批量改造。
“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两个核心,一是找到转型变革点,即解决怎么转的问题,改变以往的作业模式;二是找到转型的工具。”广东玛斯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瑾表示,该公司“1+1+N”模式为中小企业建立转型“数据库”,通过对转型共性场景的分析提出转型图谱和方案,大大降低了企业转型的投入成本。
从“链”上发起的转型,提升了流程、管理、创新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势能,让中小企业形成真正的竞争力。
生而全球化
勇闯国际大市场
“只需输入起点和终点,设备就会计算出可能的路线。”在亿航智能展位,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吸引众多海内外参展观众前来打卡。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既在国内销售也在其他国家销售。例如我们收到了阿布扎比100架的订单,目前已经交付了5架。”
目前,EH216-S已经在中国、美国、荷兰、奥地利、日本、韩国、印尼、巴西、阿联酋等17个国家和地区完成超过5万架次安全飞行,并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标准适航证,三证均为全球首张。
如果说上一波全球化浪潮的背后推手和赢家是跨国公司,那么当下越来越多中小企业也在聚焦全球新市场,生而全球化。
“过去几年,SAGA在海外市场布局跨境电商和线下体验店,目前已在瑞士、迪拜、沙特阿拉伯、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线下实体店。”在得利钟表集团总经理刘仁看来,现在的消费环境复杂多变,要始终坚守长期主义,通过产品的打磨,不断回应消费者的深层诉求。
“在关注机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风险与挑战。”在中国企业出海欧洲(爱尔兰)交流活动上,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梁育填建议做好国际化、本地化经营,以“政府+第三方+企业”模式抱团出海,进一步提高收益、降低出海风险。
在中小企业出海的“航行图”中,东盟市场是重要目的地之一。在中国—东盟中小企业产业链商务对接会上,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认为,中国对东盟实行“单边开放”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中国企业应提前布局。同时应加快推动构建中国—东盟共同市场,在“10+1”自贸区基础上布局和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通过资本流动推动区域化和全球化。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作为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市场的“神经末梢”,“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中小企业正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寻找新定位,在数字化转型中占得先机,在小众赛道撬动产业新商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许宁宁 曾良科 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