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磨刀山人”复原亮相,让普通人走近远古历史,吸引更多人关注“我从哪里来”

2024-06-11 19:41 来源:羊城晚报

  数十万年前,“最早的广东人”长什么样子,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在广州主办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以“穿越磨刀山 探寻岭南源”为主题,展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活动上,以数字技术复原远古“磨刀山人”和复原过程为主题的《穿越磨刀山》纪录片正式发布。

纪录片《穿越磨刀山》中的磨刀山数字人

  通过纪录片《穿越磨刀山》上线的磨刀山数字人,鲜活地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了数十万年前“最早的广东人”的形象和生活,连日来受到了历史文化爱好者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

  记者从该片出品方云浮市委宣传部获悉,云浮从2021年开始就着手推动用数字技术复原远古“磨刀山人”。通过磨刀山数字人的传播,希望让普通人能走近远古历史,吸引更多人参与“从哪里来”这一命题的研究阐释。

  人工智能复现远古“磨刀山人”

  在磨刀山遗址发现之前,广东地区发现的最早人类是马坝人,距今有13万年。磨刀山遗址的发现将广东人类历史的起点推前至距今60万-80万年。磨刀山遗址的发现,震动了考古界,获选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2012-2022)”名单公布,磨刀山遗址位居榜首。

纪录片《穿越磨刀山》截图

  《穿越磨刀山》展现的磨刀山数字人,一下带我们回到了60-80万年前的广东南江流域,让人贴身目睹这个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广东人”的方方面面。

  “磨刀山人”面容清癯,下颚骨头突出。他们直立着在丛林中奔跑,下身围着树叶串成的裙子。他们活动在古南江两岸20平方公里以内,主要以原始狩猎和采集的方式获得食物。

纪录片《穿越磨刀山》截图

  画面中,磨刀山数字人正在打制石器。这可是他们的工具,虽然简单,但胜在实用——里面有砍砸器、手镐、手斧和刮削器等,其中以砍砸器数量为多。而工具,正是人与动物间的一道鸿沟,人类与人类制造的工具一同演化。作为中国最早拿起工具形成工具思维的原始人类之一,“磨刀山人”正在向我们展现他们所在的时代和路径。

  丛林里的野兽来了也不怕,他们以石头为武器,砸向准备袭击他们的野兽。

  磨刀山数字人的亮相受到了广泛关注,不少网友纷纷点赞、热评。有网友说:“原来现代考古有这么多高科技手段,有意思。” 有网友很想到现场看看:“这家博物馆开馆了吗?”还有网友表示:“突然好奇,先民们是怎么打理头发和指甲的”……

  羊城晚报•羊城派杨再睿 郑俊良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林涛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