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引领未来发展、正在“破土而出”的主导技术、重磅产业。5月14日,新一期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围绕“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12名粤商代表与省政府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协商交流,为广东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积极建言献策。
“以场景应用牵引产业创新发展”“建设智能机器人综合检测平台”“科学谋划发展方向与产业布局”……在3个小时的座谈会中,与会粤商代表立足行业前沿、结合企业实际,剖析痛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一条条真知灼见不断被抛出。对此,省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纷纷表示,将认真梳理研究,把省政协调研成果和企业家意见建议充分吸纳到下一步工作中。
场景驱动、应用牵引
推动机器人加速落地应用
会前,省政协组成联合调研组分赴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市,以及北京市、浙江省开展实地调研考察,累计走访调研企业40余家,召开座谈会12场。同时,召开“主席·委员专家深聊会”、组织省市政协委员开展线上讨论,充分集思广益,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条齐全、制造能力强、应用场景多、研发实力强、市场前景广等优势突出,综合实力位居国内第一梯队。然而,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还存在发展战略与布局不够清晰,前沿技术积累与人才优势不够突出,产业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应用场景牵引作用未充分发挥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座谈会上,与会粤商代表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应用场景牵引作用的重要性。广东省机器人协会副会长,广州卡伊瓦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其峰认为,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形成应用场景服务智能机器人产品,智能机器人产品又能适应应用场景的良性循环。
“建议发布分级分类场景清单,聚焦20个高价值领域(如半导体封装、灾害救援、手术机器人等),通过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吸引企业进行技术攻关;设立应用示范基金,对场景落地成效显著的项目给予奖励。”华为云首席战略官王丰分享道。
在深圳市龙华区政协委员,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冷晓琨看来,人形机器人已在简单工业制造、展厅、博物馆等多元场景具备商业化部署价值。希望进一步引导开放相应场景应用,尤其是政府自有资源的开放及先行,充分发挥应用场景牵引作用,让产品在实际场景中打磨落地。
“应用于生活服务场景的护理机器人,可以解决护工短缺的养老及护理难题,市场需求较大。”中科民生耐鼎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元凯建议,优化医疗器械产品的分类界定,将“护理机器人”纳入相关分类目录,破解创新产品的注册审批难题;与南粤家政结合,支持优势企业与卫校、职校等合作培养“人机协作护理管家”,输送一批专业化护理人员。
推进产学研深度协同
共同攻克关键共性技术
“当前,国内机器人的研发较为依赖国外技术栈,国产化不足,存在‘卡脖子’风险。”王丰建议,建立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顶尖企业攻关打造“大脑+小脑”协同的具身智能模型,推广应用优秀算法,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生态,降低企业研发与生产成本。
针对广东在发展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方面存在的共性技术难题,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院长、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群建议,组建全栈国产化的“智能硬件+操作系统+大小模型+机器人智能控制”智能工业机器人作业系统创新联合体,联合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共同攻克机器人芯片、智能工业控制器等关键共性技术。
此外,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主任、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还建议,建设中立性、公益性数据采集基地,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数据生产成本、缩短企业项目周期;建设辐射华南甚至全国的智能机器人综合检测平台,完善动力组件等关键部件及系统检验检测体系与标准,为智能机器人进入千行百业提供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技术支撑。
人才是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的核心支撑。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建议,积极引进行业顶尖的大模型团队和清北及海归等精英人才。冷晓琨则建议,依托广东省优质的高校资源,出台具身智能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输出各类技能人才,满足市场多维度的人才需求。
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
因地制宜发展智能机器人
如何抢抓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机遇?科学谋划发展方向与产业布局尤为关键。调研组建议,制定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图,明确发展定位和分阶段目标,建议按照“工业、特种机器人先行,生活服务机器人并进,人形机器人持续攻关”的路径实施分步走战略,进一步量化具体指标,出台更多创新配套政策。
在优化智能机器人产业布局方面,明确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个城市的核心地位,科学规划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方向,如广州强化“智能机器人创新资源和科技服务高地”,深圳打造“全球具身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佛山、东莞分别围绕泛家居、电子产业等建设“机器人+”融合创新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因地制宜发展智能机器人,不可盲目“为机器人而发展机器人”。
近年来,为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广东相继出台《广东省培育智能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雷群表示,相关文件的发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期待进一步完善以下方面:扩大专项政策覆盖面,将关节模组、力矩传感器等核心功能部件纳入专项支持范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落户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政策;强化研发资金扶持,根据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激励企业持续创新。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苏诗琪
通讯员 张露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