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 新闻 > 广东精选

稳扎稳打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2025-04-09 07:43 来源:南方日报

  “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向全党全社会再次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增产,“米袋子”更满、“菜篮子”更丰富,去年粮食产量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进一步缩小到2.34∶1;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上……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为我国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增强了底气,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迈向农业强国奠定了厚实基础。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规划》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长期纲领性文件,将发挥管全局、管长远的战略导向作用,着力破解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为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注入强大动力。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粮食总体上不是供大于求,而是仍然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办好自己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从守牢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到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再到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等,《规划》通过一系列部署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农业现代化,关键是要构建三个体系,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规划》聚焦推进农业现代化,有针对性地提出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进一步深化农业对外合作等重点任务,对于构建完善三个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农业强国建设后劲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农业强国“供给保障强、设施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特征和要求。

  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故土。《规划》坚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明确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部署安排。如今,我国正处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必须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不断缩小城乡差别,让农业强国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农民。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决定了农业强国建设不可能一个模式套下来、齐步走。广东是经济大省、农业大省,发展基础较好、特色优势明显,有条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先行探索实践经验。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以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将加快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蝶变,为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结合实际抓好《规划》贯彻落实,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从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入手,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南方日报评论员

编辑:黎洁婵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