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韶关老工业基地“二次创业” 传统产业激发新活力

2023-01-24 08:29 来源:南方日报 范永敬

  “以前300立方米小高炉环境比较差,要靠人工冒着高温去清渣。我们去高道查看原材料时都戴着‘猪嘴’(防尘口罩)躲避浓浓的烟尘。”近日,在宝武集团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原“韶钢松山”,下称“韶钢”)智慧中心的管控平台2号岛前,6号高炉值班工长何勇说。

  如今,何勇坐在智慧中心的屏幕前,点点鼠标便能够控制几公里外的3000立方米级的高炉生产。2018年12月,这座由停产废弃的老厂房华丽变身的韶钢智慧中心实现整体切换上线,成为世界首例钢铁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7个工作岛实时监测、调度着8大工序,400多名员工撤出生产现场。

  从粗放、低技术水平、高消耗转向集约、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韶钢的转型是韶关大刀阔斧的“二次创业”的喜人成果。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通过实施“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等改革举措,韶关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在补链、强链中激发新活力。

  “智造”破局▶▷

  原材料供应地变产业发展主战场

  行走在韶钢厂区内,仍可见上世纪50年代由当地村民兴建的“土高炉”保留至今。从“土高炉”到如今的智能化生产线,韶钢的变迁浓缩着一部韶关工业兴衰史。

  在“二五”计划期间,韶关因矿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宜,被国务院确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工业企业迅速聚集。1964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是韶关工业发展的高峰。1966年8月,韶钢炼出第一炉钢水,这炉火红耀眼的钢水标志着韶关钢铁厂正式诞生。

  此后,钢铁产业成了韶关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2005年前后,韶钢出产的“中板”广泛用于下游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受市场环境等影响,2011年、2012年,上市公司“韶钢松山”连续两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这期间,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步枯竭,韶关也被认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此时的韶钢与韶关,转型之迫切不言而喻。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韶钢提出,从传统的普钢领域向优特钢领域逐步转型升级。

  “向优特钢领域转型升级需要强大的战略定力,从投入到产生效益需要多年时间。”宝武杰富意特殊钢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黄铸铭介绍。

  10年间,韶钢的特钢产品从零起步,最终成功打入东风日产、比亚迪、吉利等企业的供应链,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行业。

  韶钢的转型也为韶关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坐拥广东乃至整个华南地区最大的、唯一的高端优特钢生产基地,韶关吸引了南兴装备、明阳智能、方皓金属等一批企业相继落地。

  “我们以华南装备产业园为载体,围绕钢铁产业进行招商,延伸钢铁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力争把韶关从生产原材料的‘供应地’变成产业综合开发利用的‘主战场’,积极培育千亿级绿色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集群。”韶关市发改局副局长谭秋雁说。

  “双变”改革▶▷

  存量用地搭起产业发展新平台

  已闲置多年的韶关冶炼厂(以下简称“韶冶”)一系统拆除项目基本完成,平整的土地即将投入新项目的建设当中;在原本旧厂房基础上升级打造的广东中金岭南军芃智能装备制造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预计春节后投入生产……

  在韶冶园区一隅,沉寂许久的厂区又“活”了。

  韶冶的案例是很多工矿企业的缩影。“过去没有园区的概念,韶钢、韶冶、大宝山、凡口矿等一大批传统工矿企业散落设立在城市。随着经济形势和产业布局结构的变化,众多工矿企业闲置大量旧厂房和土地,面临低效低产等问题。”谭秋雁介绍。

  地处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韶关的转型发展面临着生态门槛高、用地约束紧等难题和挑战。尽管土地面积在广东排第2位,但工业用地总量仅占土地面积的0.38%。

  一边是新兴产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渴求,一边是传统企业大量闲置用地。

  如何盘活低效用地?韶关给出答案:在全省率先实施“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双变”)改革试点,把旧厂房和闲置土地改造为现代产业园区,引进上下游企业,牵引带动传统产业实现“二次创业”。

  乘着韶关“双变”改革的春风,韶关冶炼厂通过政府收储重新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方式,已盘活存量土地 2100多亩,用于支持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建设。

  在原本闲置的厂区里,韶关治炼厂规划了有色金属新型功能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等三大主导产业。

  “通过试点,韶钢、韶冶等一批传统企业焕发新活力,宝武(韶关)现代产业园成功获批省产业园,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揭牌成立,吸引了一批新能源、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项目和研发型企业落户。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下降态势得到扭转,比2020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谭秋雁介绍。目前,韶关已推出3批11个“双变”改革试点,牵引带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盘活土地5945亩。

  “双变”改革的推动下,“二次创业”的韶关正在驶向又一个值得期待的春天。

  南方日报记者 范永敬

编辑:张菲菲   责任编辑:陈海敏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