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在立法会发表《2025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下称“施政报告”),这是他任内发表的第一份施政报告。岑浩辉表示,澳门特区政府将把高质量实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第二阶段发展目标作为重大任务。
以澳琴一体化为目标
加力推进横琴合作区建设
中央决定开发横琴,目的就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岑浩辉表示,牢牢把握“澳门+横琴”的定位,以澳琴一体化为目标,以法律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大刀阔斧、勇于创新,加力推进合作区建设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和成效。
今年,澳门特区政府将着重以下方面,推动横琴合作区建设——
· 大力推进法律制度创新方面,充分发挥促进合作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研究制定支持合作区建设的重要政策及法律法规,推动合作区民商事法律规则衔接澳门、接轨国际。
· 更好更大程度发挥澳门的主导作用方面,在政策协调、规则制定、资金投入、联合招商、项目建设等方面投入更多澳门的资源和力量,包括调整优化执委会工作机构的职能及分工;委派更多澳门优秀公务人员进入合作区执委会及各工作机构工作;积极推进横琴法院聘用澳门法官担任非常任法官的试点工作,促进合作区民商事规则衔接澳门。
· 务实谋划第二阶段重点任务方面,将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合作区产业配套环境。并加快编制出台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衔接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聚焦与澳门关联领域,找准产业发展重点,集聚资源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
· 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方面,充分发挥澳门“一国两制”之利和横琴区位及资源优势,优化澳琴联合招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机制为补充的招商机制;大力吸引符合合作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头部企业,吸引更多海内外优质产业项目和人才落户,打造一批标志性、有带动效应的工程和项目。
· 在加强澳琴产业联动协同发展上,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共同做强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完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支持跨境电商做大做强;支持建设绿色能源国际认证平台,推动与国际主流绿证的互认;采用“澳门注册+横琴生产”创新模式,促进澳琴中医药产业深度联动发展;打造具有澳琴特色的医疗健康产业集群;争取优化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体系,推动合作区具资质的澳资银行参与试点,促进澳琴两地资金跨境便利流动;强化与国际接轨,加快澳琴在债券市场、财富管理、数字金融等领域合作,促进澳琴私募基金市场协同发展;构建“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加强澳琴联合资助产学研项目,推动澳门科研项目在横琴落地转化。
· 在深化澳琴互联互通方面,强化“硬联通”,推进通关便利化,推进横琴“单牌车”经横琴北上,优化跨境交通,研究澳琴联通的新通道;深化“软联通”,优化分线管理政策,推动“一线更放开”,促进人员、货物更加高效便捷流动。
· 在拓展政务民生服务保障方面,拓展在“澳门新街坊”设立的“澳门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和内容,在就业创业、跨境执业、卫生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福利保障等领域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支持爱国爱澳社团在合作区为澳门市民提供多元社会服务,营造与澳门趋同的环境,便利澳门市民在合作区生活就业。
据悉,新一届澳门特区政府已设立促进横琴合作区建设领导小组,由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任组长,旨在加大澳门特区政府对合作区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研究制定支持合作区建设的重要政策及法律法规,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合作区完成第二阶段目标任务。
积极主动参与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从多领域拓展深化合作
作为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近年来,澳门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参与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施政报告以“积极主动参与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独立章节,明确了澳门要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融合体制资源,深化协同发展。
· 科技创新合作方面,联合广东省支持澳方牵头的粤港澳联合实验室,鼓励承接更多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优化财政支持机制,针对获政府资助的校企合作项目,重点培育具转化前景的成果;透过“产学研线上配对平台”及科技周等活动,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争取国家支持在澳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打造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逐步将其建设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双中心”;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通过集聚国际创新资源,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 促进大湾区跨境数据流动方面,深化落实《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与内地相关部门加强协作,研究推出更多便利措施,促进数据资源有序流动和开发利用,提升区域内创新要素流动便利化水平。
· 持续拓展深化大湾区多领域合作方面,持续提升电子支付、跨境金融、知识产权保护、职业技能认定、社会保障、跨境物流、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水平;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业界透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机制”创新跨境金融服务;强化区域投资者服务网络,为有意拓展大湾区市场的企业提供支援;用好用足国家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推广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品牌,吸引外国旅客以“一程多站”模式到访澳门、横琴、大湾区及内地其他省市;促进粤澳社保公共服务深度对接;在大湾区更多城市引入“粤澳社保一窗通”专窗,拓展粤澳社保服务线上线下合作范围。
· 在加强大湾区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澳门将与合作区共同研究构建澳琴交通互联信息平台;优化“澳车北上”;提升港澳跨境交通的智能化和便捷性,持续监察及优化港澳跨境巴士和出租车运作情况,优化港澳跨境物流。
施政报告还在其他章节多处提及大湾区合作——
· 在司法合作方面,加强区际、国际法律事务和司法交流合作;进一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与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互助和交流合作。
· 在加强航空运输方面,根据粤港澳大湾区航空客货运需求,建设澳门珠江西岸国际航空运输枢纽(港),提升澳门国际机场的航空货运规模和竞争力,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展现更大作为,为国家新时代对外开放开辟新的特别通道。
· 在促进同葡语国家合作方面,推动更多葡语国家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充分发挥“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展示馆”功能,将澳门打造成为葡语国家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首发地”;持续举办各类会展活动,为大湾区内地9市与葡语国家深化对接创设更多场景。
· 在青年创业就业方面,将开展“横琴合作区研学行”活动,持续更新“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资讯平台”,助力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出支持青年到大湾区就业计划,对前往大湾区内地9市及横琴合作区内指定企业就业的35岁或以下高校毕业青年,于其就业期间补贴每月5000澳门元,补贴期最长18个月;善用“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加强与合作区、大湾区相关青创孵化机构的紧密合作,协助解决青年人创业阶段的实务问题,推动更多澳门青年在内地发展。
· 服务体育赛事方面,与粤港合作,全力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着力做好竞赛组织、场馆保障、志愿者培训和赛事服务,保障赛事顺利进行;组织体育代表团参赛;借全运会契机,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界交流;举办一赛多站或跨境体育赛事,深化与内地省市及葡语国家的体育交流合作。
· 建设宜居宜游城市方面,持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生态环保交流合作,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卢玲玲 实习生 郑庚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