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誉为“科学界奥斯卡奖”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2025年度获奖名单揭晓!其中,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4个大型国际合作实验——ATLAS、CMS、ALICE和LHCb获颁基础物理突破奖。中山大学在ATLAS、CMS两个实验中作出重要贡献,9名师生作为合作组署名作者位列获奖名单中。
在此次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的获奖者中,中山大学目前在校或曾在中山大学工作学习过的师生共9名。ATLAS合作组:刘洋(教师)、刘炳萱(教师)、耿聪(教师)、吴敏麟(博士后)。CMS合作组:尤郑昀(教师)、卢梦(博士后)、李静舒(2020级博士生)、邓森(2020届本科生)、王晰宁(2022届本科生)。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大学物理学院2017年正式加入CMS合作组,团队成员包括1名教师、1名博士后、3名博士生及多名本科生。中山大学理学院2022年正式加入ATLAS合作组,团队成员包括2名教师、1名博士后、1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及多名本科生。
据悉,中山大学ATLAS和CMS团队的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山大学的资助。未来,中山大学ATLAS和CMS团队将继续深度参与LHC的下一阶段运行和升级,为揭示物质基本结构与宇宙演化规律作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科学突破奖”于2012年创立,旨在表彰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工作,并弘扬基础研究对人类的重要性。此次获奖也是中国科学家继2016年后第二次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标志着中国在高能物理领域的持续贡献得到世界认可。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刘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