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 新闻 > 专题推荐 2023下半年 > e法同行 > 21城e守护

江门上巷村村支书黄梅芳:改“面子”换“里子”,带村民摘下“金果子”

2025-07-18 17:59 来源:南方网

  走进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入村道路崭新、干净,种植了200多棵黄花风铃木。然而数年前,这里还因地理位置闭塞、交通不便、道路泥泞、设施落后而发展迟滞。

  “以前因为离大马路很远,很少人知道上巷村,后来经过种植树木、环境改造,侨胞回来都感叹好像走进绿化很好的小区。”村支书黄梅芳告诉记者,扎根上巷村19年的她深知上巷村发展瓶颈,于是从2017年担任村支书起,就将生态治理、环境提升与产业培育、富民强村紧密结合,重塑村庄的“绿美”面貌,带领村民摘下丰硕的“金果子”。

上巷村入村道路旁种植的黄花风铃木

上巷村入村道路旁种植的黄花风铃木

  荒土换上绿装

  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

  黄梅芳介绍,上巷村被附近村子包围,远离交通要道,村民生活的进出通道只有一条没有围栏的水泥路,村里其他道路普遍还是坑坑洼洼的砂石路。村民进出不方便,游客更加不会光顾,严重制约了村庄的联通性与对外形象,上巷村发展步履维艰。

  黄梅芳深知,改变必须从“面子”开始。近年来,上巷村大力推进道路硬化工程,实现村内道路硬底化全覆盖。这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更打通了村庄发展的“任督二脉”,为后续的产业引入和人气聚集创造了条件。

  硬件提升的同时,上巷村同步化绿美蓝图为现实。黄梅芳的秘诀是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共同打造美丽庭院、景观长廊、致富林。

  黄梅芳带领村民在主干道精心打造景观长廊,规模化种植黄花风铃木200余棵,打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景观路”。让“路过不识”的旧貌焕然一新,赢得了归乡侨胞“宛如小区”的赞誉。

  植树工作已成为上巷村的常态,从美化主干道延伸到盘活闲置林地。在党建引领下,上巷村以15亩“党建致富林”为先导,由党员带领群众户、村民户实行挂牌认领责任制,每人负责10多棵果树,带动群众共同参与种植养护,种植600多棵树,成活率高达98%。

上巷村民居

上巷村民居

  “村民门前的植物盆栽都开花结果了,不需要我们的引导,他们就非常主动积极,自愿参与到美丽庭院建设当中。”黄梅芳介绍,在党员的带领下,村民的积极性更延伸到门前屋后,村民们主动管护、自掏腰包让花草繁盛,美丽庭院建设如火如荼。

  从道路硬化、环境美化到林地活化的组合拳,不仅重塑了生态宜居的乡村风貌,更夯实了土地资源和绿色产业基础,为富民产业打造良好开端。

  凤眼果变致富果

  激活绿色产业经济效益

  绿美是底色,富民是根本。要让“沉睡”的土地既披上绿装,又产生经济效益,黄梅芳将目光精准投向村内大量闲置、低效的经济林地资源。

  “我们村民门前屋后都喜欢种凤眼果树,以前没有产生收益的经济林地,现在我们就用村民最喜欢的凤眼果树盘活山林,给村民带来经济收益。”黄梅芳介绍,凤眼果的市场售价可达12-15元/斤,一棵凤眼果树一年将产生3000元收益,经济效益显著。

上巷村种植的凤眼果树硕果累累

上巷村种植的凤眼果树硕果累累

  盘活闲置林地种植凤眼果,成为上巷村变“绿色资源”为“绿色银行”的第一步。如何进一步提高附加值?黄梅芳想到借鉴上巷村特色农产品——杜阮凉瓜的发展模式。

  在此之前,上巷村通过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打造、统一市场销售的模式,深耕杜阮凉瓜销售、加工、研学旅游等全产业链,将杜阮凉瓜售价从每斤5元提升到每斤16元,擦亮杜阮凉瓜特色农产品名片,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凤眼果比凉瓜更容易保存,我们有信心把凤眼果产业发展起来,将凤眼果也打造成上巷村特色农产品。”黄梅芳告诉记者,她将借鉴凉瓜产业“四个统一”的成功模式,构建以绿色资源为核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通过规模化种植、精深加工、品牌打造、文旅融合等多重手段,深挖“绿”的价值,实现“美”的变现。

  在规模化种植方面,上巷村已经种成凤眼果树5000棵,还有1000棵待扎根泥土。按一棵树500元收入计算,将为村集体带来超过200万元收益。为突破鲜果销售的局限,提升产品附加值,黄梅芳指出,将依托前期为凉瓜产业建立的“富民工坊”,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合作,重点开发凤眼果糕点等特色加工食品。这一布局已初显成效,今年前五个月营收已超过去年全年总和,未来将实现“租金+经营收益”双赢。

黄梅芳(中)为研学团讲解杜阮凉瓜

黄梅芳(中)为研学团讲解杜阮凉瓜

  第三产业延伸方面,上巷村充分利用每年接待数万人次学生的“杜阮凉瓜特色研学线路”,计划融入凤眼果元素,开发凤眼果主题的观光、采摘、美食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上巷村集体经济收入连年跨越式增长,从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20万元,到2024年实现602万元。从昔日无人认识的偏僻村落,到今日绿树成荫、瓜果飘香、产业兴旺的“绿美新村”,上巷村以“绿”为底、以“美”塑形、以“富”为果,探索出一条生态“颜值”与富民产值双提升的“绿美广东”乡村振兴之路。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张菲菲 实习生 赵忆闽

编辑:朱文婷   责任编辑:杨格   校对:赖玉清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