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深圳汽车产业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深圳凭借超29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成功卫冕“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同时也正式加冕“中国汽车第一城”。2024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其中深圳占比近1/5,相当于全国每五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深圳造”,在全国全球汽车市场打下耀眼的“含深量”。
从抢抓机遇,到弯道超车,再到登顶领航,这座曾经燃油车产量不大的城市,跑出了在竞争中求新求变、在风口上乘势而起的新故事。
如今,在新能源汽车竞逐赛道,“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已成为行业共识。深圳在问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半场之后,又将如何占领“下半场”的决胜点,加速迈向“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呢?
“链”出“中国汽车第一城”
全国每五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深圳造”
在传统汽车产业版图上,人们耳熟能详的是长春、重庆和北上广。当汽车产业从燃油车阶段来到新能源汽车阶段,深圳之所以有冲顶“中国汽车第一城”的实力,背后正是全市上下“链”出来的发展新动能。
目前,深圳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已经形成闭环,并且加速迈入全国智能网联汽车第一方阵。
一是规模大、数量多。
截至2024年底,深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超过2700家。其中,比亚迪是全球首家千万辆级新能源车企,也是国内产销量最大的自主汽车品牌。据比亚迪发布的2024年12月产销快报显示,比亚迪2024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427.21万辆,同比增长41.26%,其中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51.48万辆,同比增长50.95%,连续第三个月月销量超过50万辆。
朱洪波 摄
从本地产能规模来看,在深汕特别合作区,一个集动力电池、高性能材料、零部件加整车制造、港口运输的全产业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制造城已经初具规模。比亚迪50万辆整车产能超级工厂已经全面达产,另一座同样产能规模的超级工厂即将于2025年年中建成投产。
何柏颖 摄
二是生态全、技术优。
2024年11月23日,在香港科技大学学位颁授典礼上,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表示,大湾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
如今,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深圳已经构建了囊括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充电基础设施、汽车后市场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并且在链上聚集了许多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和核心材料企业,形成龙头带动、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协同的产业生态圈。
何柏颖 摄
其中,比亚迪的整车制造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独领风骚,并且在刀片电池、八合一电驱系统等“三电”关键技术全面发力,发布第五代DM插电混动技术,发动机热效率46.06%。华为的汽车业务板块目前已累计发展了超过300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并且发布新品牌华为乾崑,推出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加速赋能传统车企转型升级。澳康达是全球最大二手车交易平台,开思达是全国最大汽车配件支撑平台。
除了这些龙头企业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之外,一批细分领域“领头羊”正崛起,赋能刀片电池、DM5.0、鸿蒙座舱、乾崑智驾等先进技术和产品加速迭代,元戎启行、速腾聚创、卓驭科技、汇川技术等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快速崛起,众多企业跨界合作、融合创新,黑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上车应用。
三是机制新、应用广。
面向道路测试、准入登记、使用管理等关键环节,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立法、率先搭建“特区立法+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标准”政策法规体系,打造自动驾驶出租/公交、无人物流车、无人环卫车、智能集卡等多元创新应用场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里程、区域面积走在全国前列。
2024年6月,比亚迪和东潮出行入围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公布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名单,深圳成功入选首批试点城市。目前,深圳新增开放测试示范道路1162公里,累计达2000公里,新发放测试示范通知书435张、累计达1137张,加快建设城市级车路云平台。
冲刺汽车产业工业产值万亿级
龙头车企与人工智能“强强联合”
“涟漪资本”激荡金融活水
2023年,深圳提出《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立志到2025年实现全市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万亿级规模。
如今到了“收官之年”,继问鼎中国产量“双第一”汽车城之后,深圳如何加速迈向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
业内表示,继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业内竞逐的上半场,以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为主的智能化则是下半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融合了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多元化创新科技的“跨界融合”产业,只有抢抓汽车数字化、无人化产业重构机遇,加速产业融合生态布局,才能实现“1+1”大于2的聚合效应。
朱洪波 摄
2024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意见》发布,明确健全强化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运用。
同月,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首次亮相,旨在统筹全市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的资源,大力支持重点产(行)业、重点产品、重点集群、重点企业加快乃至超常规发展,在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基础上,加速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打造强引擎,牢牢牵引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圈,赢得汽车产业的未来话语权。
规划先行,产业定位、发展路径更加明晰。
基于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行业发展趋势,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提出努力将深圳建设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创新研发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前沿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国际贸易枢纽中心,在现有基础上,力争三年实现产业增加值、链上企业数、科技创新成果、汽车出口规模等重要指标再翻倍。
布局升级,产业生态、发展平台强势生长。
在介绍2024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有关情况的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主任黄鸣回答记者问时提到,深圳不仅专注于造好每一台车,更加希望用优质的部件构建每一台车,用先进的技术驱动每一台车,用创新的理念赋能每一台车,提升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含深度”。
深圳正用好自身优势条件,推动“热带雨林”式汽车综合产业生态圈提质增效,联合深圳港集团积极筹划建设汽车出海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创新应用场景、打造创新示范平台、吸引更多企业集聚,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融合发展,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比亚迪、华为等龙头车企已经行动起来。11月,比亚迪在跨越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这一历史性时刻之前,已经积极布局“下半场”,与华为强强联合发布方程豹豹8。作为全球首搭华为智驾硬派车型,该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可全程自主应对闸机、环岛、窄道掉头等复杂场景,并支持离车泊入、泊车代驾、远程挪车等多种智能泊车功能,拥有行业首创的全向防碰撞能力,配备方程豹硬派专属AI智能座舱。
金融赋能,潜力企业和创新应用加速落地。
2024年,深圳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涟漪资本”模式,设立百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并发挥其核心引领带动作用,将投资项目同步到相关投资机构和银行保险等社会资本,联动深圳“20+8”集群产业基金等国资产业基金,联通VC、PE等覆盖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基金,链接银行、保险等多元化社会资本,形成全链条贯通的资金支持体系和“银团式”金融支撑方案,达到一滴水激活整个湖面的效果,加速项目落地。
全力打造全球自动驾驶创新高地
“1公里超充出行圈”、5g之城夯实产业基础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支撑。近年来,深圳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配套建设,全力打造全球自动驾驶创新高地,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充电是新能源汽车的痛点之一。目前,深圳加快打造“1公里超充出行圈”,打造超充之城。深圳推出6项超充地方标准,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30座、充电桩超42万个,在全球率先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2024年,深圳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2万辆,新车渗透率高达76.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26.9万辆,占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8.6%。
“我来深圳之后,发现有两多,树多,和电动车多,公交出租车很多都是电动的。”从内地来深圳的王先生说。在深圳,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率达到100%,深圳成为全国“最电动”的城市,在公共领域车辆的电动化水平位于中国第一,并且是全国首批“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城市之一。
拥有高速率、低延时、广连接优势的5G数据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的同时,深圳也全力打造5G之城。截至2024年12月,深圳5G个人用户普及率达到101.77%、位居全国第二,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63.13%,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35.47个,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263.68万个。5G应用创新情况方面,深圳不断开展5G应用创新探索,在大赛获奖、试点项目评选、创新中心建设等领域成绩斐然,并为教育、医疗、工业、能源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在营造更优营商环境方面,深圳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构建了“顶层设计+通用政策+专项支持”的完整政策支持体系,覆盖各类主体的全链条和全业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2024年10月2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明确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创新高地加快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构建“1部特区法规+N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法规政策体系及配套标准体系,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的创新管理。
为助力包括深圳在内的全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卖全球”,深圳积极抢抓机遇,打造链通世界、辐射全国、覆盖湾区的汽车出海大通道。截至目前,深圳拥有294条国际航线、95个友好城市、26个友好港口,31个海外经贸办事处,正加快建设“海、陆、空、铁”国际性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物流体系,为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便利条件。
何柏颖 摄
策划:凤飞伟
撰文:郑伊灵 陶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