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从广州地铁到深中通道,他见证“中国隧”成为“国家名片”

2024-10-03 07:44 来源:南方日报

  这个国庆黄金周,深中通道创开通以来车流量新高,假期首日达15.5万车次;港珠澳大桥上,人车货“三流齐增”;广州地铁客流“爆棚”,线路“加时”又“加车”……

  看着自己曾经参与的项目迎来五湖四海的旅客,中国隧道工程专家陈韶章非常欣慰。年过八旬的他精神矍铄,早上7点多便起来看书、做读书笔记。

  “这60年来,我在地面下的时间比在地面上的时间多,黑夜工作时间比白天工作时间长。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根白发,但是我清楚隧道每一节沉管的铺设过程。”自23岁来到广州地下电车指挥部的那一刻起,陈韶章就与“中国隧”结下不解之缘。

  他曾任广州地铁集团总工程师,在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数十个重大工程相关隧道项目担任顾问,是运筹帷幄的总指挥,也是躬行践履的工程师。毫不夸张地说,广州地铁建设离不开他,国内第一条大型沉管隧道建设也由他开创先河。

  从历经30余年建成广州地铁1号线,到9年建成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再到如今一条条世界级海底隧道在粤港澳大湾区接连落子……地平线下,陈韶章筑梦、追梦、圆梦,见证了“中国隧”从学习追赶到引领超越的跃升,也见证了“中国道路”的壮阔新程。

  “五下六上”▶▷

  32年终圆地铁梦

  国庆节前一天,广州地铁线网客流超千万人次,多条线路创单线客流历史新高。奔腾的城市动脉,承载着陈韶章等一批建设者“地平线下的梦”。

  1965年秋天,韶关小伙陈韶章从广东工学院毕业,来到广州地下电车指挥部。这一年,处于“临战”状态的广州,首次提出兴建以人防工程为主的地下铁道,他觉得自己一下就被“点燃了”。

  然而,这项人防工程竣工后,根本无法运行地铁,隧道内处处岩石裸露,布满坑木支架——他的地铁梦黯然折戟。

  原来,广州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地质条件复杂,曾有人断言广州根本无法建地铁。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广州地铁建设历经“五次下马、六次上马”的坎坷历程,直到1993年才正式动工。

  其间,有人离去,六七十人的规划设计团队只剩二十多人,但陈韶章从未放弃。

  书页泛黄脱落,封面严重磨损,如今在陈韶章家里的书桌上,摆放着这样一本《英汉科学技术词典》。

  “当时能参考的资料几乎没有,1978年我们去北京考察时拿到一本英文的《香港地铁可研报告》,大家都高兴坏了。”陈韶章笑着说,十几个年轻人拿着这本词典一个词一个词地查,昏天黑地查了一个月,终于把702页的报告全部翻译成中文,“简直像得到了地铁百科全书。”

  他还千方百计搜集到国际上43家地铁公司的技术资料,记下了10多本、150万字的笔记。为彻底“攻克”这些堆积如山的资料,原先学俄语的他,每天6点起床自学英语。

  改革开放后,广州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加快建设地铁呼声再起。

  马不停蹄,陈韶章等技术人员走出国门,先后参观了巴黎地铁、莫斯科地铁和旧金山快速交通系统等。其中,从巴黎到旧金山转机的5个多小时里,陈韶章与在当地留学、已阔别4年的妻子重逢。一下飞机,还来不及互诉衷肠,他就让妻子带他们去看旧金山轨道交通,“我们当时都被地铁迷住了。”

  “在法国里昂,我们第一次看到自动驾驶的地铁,车上没有司机,人在监控中心遥控,当时很震撼。”他暗下决心:广州一定要兴建现代化的地铁,拼了命也要圆这个梦。

  28年的刻苦钻研、33个国内外地铁系统的实地考察,让陈韶章成了“活的世界地铁资料库”。在广州地铁1号线终于开工时,他挑起了总工程师的大梁。

  “我们把各国地下隧道施工的十八般武艺,全部为我所用。对各国地铁系统取长补短,组成一个‘拼盘’。”陈韶章说。这使得广州地铁1号线被誉为全球隧道施工工法“博物馆”,且技术达到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地铁的先进水平。

  “一路通,百业活。”1997年6月28日,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广州地铁1号线首趟列车飞驰而来,彻底推翻“广州无法建地铁”之说。这一战,让陈韶章在国内外专家中声名鹊起,被誉为广州地铁“灵魂人物”。

  这时,陈韶章已经55岁了,他的“掘进人生”才真正开始。从扶着“洋拐杖”建设的广州地铁1号线,到国产化率达72%的2号线,再到4号、5号线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中大运量等级的直线电机运载系统……陈韶章一往无前地追逐他的梦。

  如今,广州地铁运营总里程突破650公里,18号线更是国内第一条时速160千米的全地下市域快线。“这远远超过旧金山的水平,我们追赶上了。”陈韶章说。

  7小时激辩▶▷

  催生“滴水不漏”的奇迹

  “我等了快30年才圆了地铁梦,现在有更多的‘世纪工程’,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哪能退休啊!”说起2008年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契机,陈韶章称这个转折为“副业变主业”。

  原来,广州地铁1号线的芳村至黄沙段,是我国首条采用沉管法修建的过江隧道,开创沉管隧道建设先河。此后,只要国内有相关海底隧道项目,都要请他做专家顾问。

  彼时,港珠澳大桥遭遇一些质疑,前期规划团队一度濒临解散。面对前途未卜的煎熬,陈韶章等一批专家不计报酬,积极出谋划策,“只要能参与,人生就值了。”他说。

  随着香港、澳门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深度合作呼唤互连互通的新通道。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终于开工了。

  海底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最难的部分。在复杂的伶仃洋地质条件下,用33节沉管建设6.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犹如“海底穿针”。为加快建设,作为专家顾问的陈韶章索性住进港珠澳大桥管理中心。

  “他常说,专家顾问‘坐班’非常重要,只有熟悉项目的每个细节,才能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更好地让大家达成共识。”苏宗贤2009年博士毕业后,投身港珠澳大桥建设,成为陈韶章的助手。

  苏宗贤至今忘不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重新对接的惊心动魄。

  2017年5月2日22时30分,12米长的“最终接头”在28米深的海中成功安装。

  但欢呼过后,“最终接头”16厘米左右的线形偏差引起了争论。是否重新安装?中外专家意见不一,争执到深夜。

  “走,上船,我们去现场!”千钧一发之际,75岁的陈韶章深夜出海,顶着海风航行几十海里,坐吊笼“空降”到安装船。

  “专家坐吊笼来了!”船上的建设者紧紧握住陈韶章的手。

  “我反对再调整!”“最终接头”止水带供应商荷兰特瑞堡公司工程师乔尔担心,一旦发生碰撞,不仅损失超亿元,还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如果就此罢手,意味着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超级工程会留下最大的遗憾,4000多名员工7年的心血也将留下遗憾。”陈韶章不甘心。

  “通宵达旦的争论持续了7小时,大家困了就抹风油精。”苏宗贤回忆道。最终,外国工程师被中国专家精益求精的倔强打动,同意了重新安装的大胆想法。

  4日20时43分,“最终接头”的线形偏差成功缩小到东侧0.8毫米、西侧2.5毫米,实现了“滴水不漏”的奇迹。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造桥技术的最高体现。”事后,乔尔感慨万千。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大桥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飞架三地,展现新时代中国的雄健风采。

  当天,建设者代表在东人工岛光荣地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白发苍苍却神采奕奕的陈韶章在其中引人注目。

  “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港珠澳大桥是‘集大成者’,大桥建设者用勇创一流的精神诠释了‘中国力量’。”回忆当时,陈韶章仍难掩激动。

  一支“陈家铁军”▶▷

  投身“流动的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要培养自己的队伍、自己的力量。”陈韶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7年底,他来到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组建了“陈韶章创新工作室”。

  2018年,“85后”刘迪加入工作室。尽管之前有过接触,初来乍到的他仍有些跟不上陈韶章的节奏:每天早上8点半不到就来到办公室,参加接连不断的研讨会;下午有空就去项目现场,带着年轻工程师解决技术难题,全然忘记自己已是70多岁高龄。

  “他总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刘迪惊讶地发现,陈韶章出差时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除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全部塞满了资料。笔记本上也满满当当地记录了每日行程:“周三上午,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及堰筑段隧道项目研讨;周三下午,东人工岛施工现场;周四上午,广州南沙龙穴岛广船国际车间……”

  以身作则、躬亲示范,在陈韶章孜孜不倦的教导下,工作室团队攻关的“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预制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项目,不仅填补了该技术领域空白,还推动我国海底钢壳混凝土脱空检测技术迈向国际前沿。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的每个管节内,都有2200多个密闭仓格,对浇筑精度要求极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刘迪自豪地说,大家跟着陈韶章攻关23项技术,取得11项国家专利,自主研发制造出世界首例智能浇筑设备,极大提高了沉管预制效率和质量。

  就是这样,从一个人到一群人,陈韶章背后的“陈家铁军”群星闪耀:“70后”的团队带头人宋神友成为深中通道项目总工程师、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刘健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80后”的团队成员金文良获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90后”的团队成员正奋战在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现场……

  “赶超世界就要时刻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如今,苏宗贤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担任跨海工程与综合交通研究所主任工程师,他常把陈韶章的这句话讲给学生听。

  35岁的刘迪正在参与总结跨海通道建造成套技术,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望着深中通道车流如织,刘迪的自豪感涌上心头,“如今,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隧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

  跨江越海,车流不息;穿城过市,地铁欢畅。如今,“陈家铁军”筑起的一个个“中国隧”,连接着活力的湾区、流动的中国。

  “我还想把国家工程的建设经验,带到‘一带一路’去。”谈话间,陈韶章的炯炯目光投向了办公室墙上的世界地图。此刻,他的梦想仿佛从地平线下延伸到更远更辽阔的地方……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许宁宁 袁佩如 李赫

编辑:倪仕轩   责任编辑:林涛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