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3月31日上午,深圳一辆满载智能电子产品的自有TIR(国际公路运输系统)货车正式启程,将直接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实现自有TIR车辆跨境货运,对大湾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强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图源“深圳交通”微信公众号
据介绍,TIR系统作为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框架下的国际通关系统,具有一次申报、一证到底、一车直达的便利机制。TIR可使深圳到阿拉木图的公路运输减少至6天,行程为铁路的1/2,价格为空运的1/4。如前往欧洲,TIR在时效和成本间取得了最佳平衡:相对于空运,TIR速度稍慢,但价格仅为其1/4;相对于海运45天与铁路30天的用时,TIR用时15天且价格能做到接近铁路运输。
TIR模式通过对运输车辆的“信任通关”,进一步畅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物流新通道。深圳海关通过“7×24小时预约通关”“智能验放”等创新举措,可实现TIR货物2小时内快速通关。TIR这种“安全、高效、门到门”的运输模式,将与中欧班列、海运、空运形成互补,有助于深圳补齐“陆海空铁”国际立体物流网络中的公路货运一环,有效提升区域物流供应链辐射能力。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卢绍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