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大国工匠”王曙群:对接机构中国制造 航天技术的探路人

2020-10-03 07:13 来源:南方网 王诗堃 徐勉

  “航天器的交会对接,好比在太空中‘拧螺丝’。”

  自2011年始,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到天舟,我国航天经历了7次太空交会对接试验考核、圆满完成13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其中,所有使用的对接机构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生产,王曙群正是对接机构的总装组组长。

  十六载啃过硬骨头

  1989年,19岁的王曙群技校毕业后,便进了新中华机器厂(即现在的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每天,他跟着师傅单培林,在钳工台上学习锯切、划线、錾削、锉削、钻削……这些技能都是生产精密仪器设备必不可少的手艺活。

  1996年,仅工作7年的王曙群因在中级技工考试中获全厂第2名,被破格选入高级技工培训班。与此同时,厂里接到了航天器对接机构的研制重任,他与其他高级技工一同参与到了研制任务中。

  对接机构是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中实现对接的关键设备。借鉴世界先进经验,我国研制团队决定采用“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对接机构”,即对接机构所有的仪器设备都安装在周边,中间留一个直径800毫米的入孔通道,宇航员和货物都经此通道通过。

  起初,王曙群满怀信心,“理论与实践总需要一些时间去融合,再难啃的硬骨头,最多一两年肯定能做出来。”他未曾想到,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他们一啃就是16年。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载着由王曙群带领团队亲手装调的对接机构,首次成功实现“太空之吻”。为了这一刻,他们在车间里坚守了16年。

  将对接机构视作“孩子”

  “我儿子是97年出生的,可是我陪伴孩子的时间还没有陪对接机构这个‘孩子’的时间多。”为了早日攻克技术,王曙群起早贪黑,甚至难以抽空陪伴家人。

  研制初期,他们遇到了对接锁系难以同步装调的难题,这将影响到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存与安全问题。王曙群与这个难题较上了劲,经过一年反复试验、摸索,最终使对接锁同步稳定性从最初的3次提高至50次以上。

  对接机构中的每一套单机都必须经过各项试验,验证合格后才能对其进行总装。其中,有10大类31套单机,需经过从零下40摄氏度到零上50摄氏度的高低温循环试验。完成31套单机的验证工作,意味着要连续做31次试验,持续37小时。

  为了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他每次都带领团队坚持守在车间37小时。半夜睡意袭来,就用冷水擦一把脸,饿了就啃几块饼干。

  在对接机构研制过程中,王曙群牵头研发了50多台专用装备,完成论文15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他是对接机构技术国家专利主要发明成员之一。如今,王曙群的团队不仅承担对接机构的任务,还投入到了月球车、卫星系统以及后续空间站众多机构的研制中。在他看来,探索未知就是航天人的使命,“航天人中有一句名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探索永无止境。”

  南方日报记者 王诗堃 徐勉 通讯员 王姝书 实习生 邵煦雯 林欣潼

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