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龙腾湾区 桥见未来|“器”探深中通道的世界之最

2024-06-30 14:59 来源:南方网

  6月30日,万众瞩目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这是深圳与中山之间的“关键一横”,全长达24公里,两地之间的车程从此缩短至30分钟。在珠江口的波涛之下,从2016年项目正式开工,再到2024年通过交工验收,中国工程师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座超级工程在伶仃洋上由梦想变为现实。

  深海钢铁“三明治”

  抗震、防水有“独家配方”

  超级工程必然得有超能力。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长约6.8公里,沉管段长约5公里,分为32个管节和1个最终接头。每一个标准管节长165米、宽46米、高10.6米,平均每个管节用钢量约1万吨,焊缝长度超过270公里,最厚钢板达到40毫米。

  超过五公里的海底沉管,它的侧面看起来就像是“三明治”,内外双层钢壳是坚固的“筋骨”,中间浇筑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强健的“肌肉”,这样的结构相对比传统的钢筋水泥承载力更强、抗震适应性和防水性能也更好。

  为了满足沉管隧道“超宽、深埋、变宽”建设条件,深中通道打造了国内首条大型钢结构智能生产线,钢板切割、片体及块体焊接、喷漆涂装等工序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满足了每月出厂一个钢壳的建设需要,并确保品质始终如一。制造好的钢壳被转运至沉管预制智慧工厂。

  为了适应超长沉管的结构,中国工程师研制出了自密实混凝土“独家配方”。在智能浇筑设备与系统的加持下,沉管浇筑不仅保质保量,还大大缩短了工期。

  海底“绣花工”

  大国重器成就大国工程

  在水文环境无比复的珠江口,深中通道长约6.8公里的海底隧道安然“沉睡”最深40米的海底。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沉管隧道在海底安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在完成基槽清淤、深层水泥搅拌桩、块石抛填后,基槽碎石整平船“津平2”在精准定位后,均匀铺设一层1米厚的碎石层,给隧道铺上一层舒适、安全的“床垫”,堪比“海底3D打印机”。

  这台名为“津平2”的设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自升平台式碎石整平船,船体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值得一提的是,这台“国产机”在施工管理系统上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伶仃洋里不再叹伶仃。

  完成海底“绣花工”,和“津平2”打配合的还有“津安1”,这是目前世界性能最先进的沉管施工专用船舶,它就好比“深海派送员”,把海底隧道的部分管节及最终接头浮运安装到位,这台设备也创造了大型管节深水条件下毫米级安装精度的世界纪录。

  空中“梦工厂”

  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助力索塔长“高个儿”

  深中通道建成了目前全球最高的海中桥塔,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每座塔高270米,有90层楼高。很难想象,海中高塔是智能设备浇筑而成。

  工程师们研制出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帮助索塔安全“长高个儿”。这台设备集合了模架爬升、混凝土布料、智能养护等功能,就像一个“空中移动工厂”。

  对比传统液压爬模技术,它有更多的优势。首先,“稳”,它能在八级大风环境下,完成桥塔高空“工厂化”制作。另外是“快”它助力塔柱每天爬升1.2米,相比传统工艺速度提高1.5倍,还减少了40%左右的作业工人。

  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桥梁混凝土主塔建设中应用一体化智能筑塔机,背后体现了我国基建的核心竞争力正不断增强,中国基建正逐步从“中国建造”迈向“中国智造”。

  “超级工程”超震撼,正是硬核实力让天堑变成通途,海底隧道的建设凝结了中国工程师的智慧与勇气,不仅连接了深圳与中山,更链接了大湾区的现在与未来。

  统 筹:李 琳

  监 制:申  晨

  策 划:李润芳 黄小殷

  记 者:黄小殷 刘单燕

  设 计:武君丽

  校 对:赖玉清

编辑:朱文婷   责任编辑:卢绍聪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