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新闻 > 广东精选

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在韶关举行

二〇二五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服务器将达五百万台

2022-05-30 11:11 来源:南方日报 彭琳 许宁宁 郜小平 潘俊宇 范永敬等

  “‘东数西算’开启了‘算力’消费时代”“韶关将进一步承接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准实时性算力需求”“粤企正加速成为‘东数西算’建设的主力军”……5月29日,主题为“算联全球·数聚韶关”的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在韶关举行。多名院士学者、企业负责人以及来自政府、机构、协会等数百名嘉宾参会,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共谋湾区算力未来发展。

  本次大会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召开的首个全国性大会。刚刚结束的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强化数字经济引领,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与会专家认为,关键时间,韶关召开的这场大会释放了重要的积极信号——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打造辐射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正在提速。

  粤打造世界一流算力设施集群

  今年2月,国家四部委批复同意广东省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并明确在韶关建设数据中心集群。

  “广东省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具备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良好基础。”会上,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赖茂华就如何建设国家枢纽节点做了全面解读。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广东全省已投产使用的数据中心数量约310个,已投产数据中心约56.6万标准机架,全省总算力(不含超级计算)达到16EFLOPS,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全力打造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的战略定位。

  为此,广东将聚焦“数网”“数纽”“数链”“数脑”和“数盾”五大关键子体系建设,到“十四五”期末建成绿色节约、统筹调度、数据融通、创新应用、安全可靠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总体格局。

  具体怎么建设?赖茂华介绍,广东聚焦六大建设任务,打造世界一流的算力设施集群:包括推动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推动城市数据中心建设、加快网络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提升算力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网络数据安全能力、促进数据流通和深化数据应用建设。

  其中,建设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是六大任务之首。预计到2025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综合承载能力达到50万标准机架规模,服务器规模达到500万台,PUE达到1.25,力争上架率达到80%。

  会上,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集群也正式揭牌。

  按照方案,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提升网络级别至国家级骨干网络枢纽节点,引导全省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集聚,省内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

  韶关如何做好产业规划和招商政策?韶关市委常委、副市长罗晓勤表示,韶关将举全市之力推进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大力发展大数据全产业链。为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韶关先后出台了《韶关市促进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办法(试行)》《韶关市加快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招商引资若干支持政策(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企业补贴最高达3000万元。

  借“东数西算”东风,韶关大数据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当天,会上还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浪潮、华为、中能建、腾讯等30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约1200亿元。

  “力争到2025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投资超500亿元,有力带动韶关在数据产业的上中下游形成集聚效应。”罗晓勤表示,接下来韶关将继续加强规划引领,设立大数据产业投资基金,出台大数据上下游产业配套政策,加快打造千亿级的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集群。

  院士看好广东算力产业发展

  算力正在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东数”如何实现“西算”?会上,三位院士的主旨演讲受到高度关注。

  “‘东数西算’开启了‘算力’消费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认为,“东数西算”明确把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作为基建投资对象进行布局。以往只有能源、电力等核心产业才受到如此重视。目前,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的市场规模在百亿以内,但蕴含巨大的消费发展空间。

  “国家算力网是‘东数西算’的基础设施。”高文表示,要像建设电网一样建设国家算力网,像运营互联网一样运营算力网,让用户像用电一样方便地使用算力。他指出,中国算力网的建设总体目标是实现全国大型算力的协同调度和高效计算,实现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重要节点的互联互通,实现全国算力一体化,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的算力底座。

  算力网络的建成,离不开网络国家枢纽的节点。

  “发展大算力中心,广东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魏少军指出,一方面广东经济实力雄厚,另一方面是广东省数字经济竞争力位居全国榜首,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创新要素、数字政策环境等方面均位居全国前列。

  寻求先进的计算技术来构建大算力平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魏少军表示,促进广东乃至全国算力产业的发展,要从算力建设入手,打造高性能、高能效、高安全和低成本的大算力平台。

  面对“东数西算”这一重大机遇,韶关如何抓住机遇从众多枢纽节点中脱颖而出?

  “算力建设一定要落到实际应用。”魏少军建议,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要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的产业部门紧密结合。广东新一代电子信息、家电、汽车等产业基础雄厚,抓住大湾区巨大的应用需求,与大算力中心的优势相结合,算力建设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作为枢纽节点,韶关既要发挥数据中心集群聚集作用,也要发挥辐射作用。

  “在发挥集聚作用方面,韶关数据中心可以将目前分散在周边各省市独立部署的中小型计算需求集中到一起,合理分配计算资源。”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陈俊龙指出,因为中小型计算需求往往会带来计算资源的周期性空闲,聚集起来可以大幅度减少空闲的计算集群造成资源浪费。

  “辐射作用,则体现在帮助算力不发达的企业或单位用上高性能算力。”陈俊龙认为,这些市场主体往往面临高性能计算资源需求部署成本过高、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韶关数据中心则可以帮助这些企业或单位通过远程连接,快速有效地进行算力使用,降低成本。

  粤企加速成为“东数西算”建设主力军

  瞄准“东数西算”市场机遇,浪潮、华为、中能建、腾讯、中国电信、万国数据等重大项目纷纷落地韶关,粤企正加速成为“东数西算”建设的主力军。

  中兴通讯副总裁胡雪梅提到,面对算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等挑战,各个枢纽在顶层设计层面需要构建一体化算力中心的资源调度中心,对此,中兴通讯将努力成为“东数西算”建设的主力军,面向产业数字化,构建全栈数字化能力,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降本、提质和增效。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方良周则注意到,由于韶关大力布局光伏等绿电,且整体电费比广东其它区域低两成,将有望满足企业用户对降低运营成本的要求。

  除了低成本,低时延的网络也将吸引相关业务在韶关聚集。目前,依托华为打造的世界一流全光网络底座,韶关正构筑“1-3-5-20ms(毫秒)”时延圈,以释放算力潜能。方良周解释,韶关范围内算力服务将可实现1毫秒响应,广州、深圳分别可达1.5毫秒、2毫秒响应,而广东周边省份可以实现3到5毫秒响应。

  “这意味着,韶关可以吸引很多外地业务迁移过来。”方良周举例说,伴随着低时延网络的建设,未来韶关将进一步承接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准实时性算力需求。

  “东数西算”工程对推动数据中心绿色集约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万国数据副总裁陈演丹表示,各大互联网企业都迫切需要扩容华南算力需求。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广东将有庞大的算力需求迁移到韶关。接下来,万国数据韶关项目将积极利用当地地理环境和清洁能源优势,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

  作为国内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企业,科华数据全资子公司韶关慧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已在近日宣告成立,将主要开展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等。“我们计划将新能源装备制造也引入到韶关,推动韶关算力产业生态圈做大做强。”科华数据董事长陈成辉说。

  一批粤企重大项目的落地,助力韶关数字经济驶上快车道。

  “数字产业集群和数字基础设施是‘车’和‘路’的关系,超前适度开展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相当于让路等车,形成‘以建促用’的发展效益,以‘一业带百业’,是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举措。”数字广东公司董事长李恒白说。

  现场声音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可以依托大湾区这一全国数字经济最领先发展的区域,尤其是借助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地向全球输出数字经济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大湾区除了服务行业优势明显外,在生产服务、科研等领域,都有待拓展算力需求,这些都将成为韶关算力产业的市场机遇。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计算机学院教授赵淦森

  算力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是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加快推动算力的建设将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的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新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借助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将更快速拥抱数字经济发展,有力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广东公司董事长李恒白

  没有强大的算力支撑,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将受很大制约,而粤港澳大湾区知名数字企业多,对算力需求很大,广东通过科学优化与调整,可以更好地支撑国家战略的部署。同时,算力基础设施对能耗有着严格要求,而韶关地处粤北山区,相对珠三角在气候上有天然优势,韶关可再生能源十分富足,水电、风电和光伏发展迅猛。如此丰富的绿色能源,将是韶关算力产业关键支撑。

  ——三峡集团总信息师、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理事长金和平

  韶关算力集群的落地将优化省内大数据中心的空间布局,由原先的一线城市向韶关集群聚集,加强了空间协调和联动,同时也改变了大数据中心产业的供应链结构,大大加快产业上下游在数据中心集群内集中。此举还会带来金融资源的集中,推动一线城市优质金融资源落地。

  ——中科新基建产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焕礼

  东数西算战略牵引数据中心产业走向集约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算力、网络、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将有助于韶关打造领先世界的绿色低碳一体化数据中心集群示范。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方良周

  海量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对网络和计算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数字化时代召唤一张高效率的算力网,东数西算项目建设意义重大。

  ——中兴通讯副总裁胡雪梅

  上一波需求以消费互联网为主,接下来将切换到产业互联网。对此,政府在算力产业宏观规划和引导布局上需要下功夫,推动顶层设计和各方面政策支持,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的参与者发挥个体作用,让算力产业得到良性发展。

  ——世纪互联高级副总裁、互联科技COO张本豪

  南方日报记者 彭琳 许宁宁  郜小平 潘俊宇 范永敬 郜小平 叶志强 

编辑:苏若倩   责任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