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以广东为窗口,中国与世界增进思想沟通,促进交流合作

讲好中国故事 贡献中国智慧

2021-12-05 07:26 来源:南方日报 朱伟良 李鹏程 柳时强

  跨越山河,相互奔赴。

  中老铁路开通首日,广州和深圳开往老挝的两条国际班列,打开了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经济贸易交往的陆路新通道。

  从中华文明与中国共产党,到数字化转型与国际科技合作,再到高标准市场体系与粤港澳大湾区实践……12月4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闭幕,此前,来自全球的战略家、政治家、企业家深入讨论,激荡思想。

  从中老“接轨”到读懂中国,让国际社会清晰看到携手合作带来的贸易便利,真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的远大发展前景,深刻体会到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追求。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的关键节点,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的广东,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让国际社会更好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根本走向”。

  感受中国脉动

  从粤港澳大湾区读懂大国机遇

  首班广州增城至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缓缓驶出,仅隔10分钟后,深圳—万象“湾区号”中老国际班列发车——跋山涉水越千关,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班列满载“广东制造”、携带南粤特产、传递大国友谊,让老挝共享中国崛起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红利。

  这是世界期待的开放湾区,也是湾区连通世界的坚定步伐。“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新加坡早就看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潜力。”新加坡前总理、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说。

  此前,新加坡在广州和深圳布局了中新广州知识城、新加坡—深圳智慧城等合作平台,新加坡企业将借助这些平台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在吴作栋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一个基于市场的亲商环境和高效的管理体系。

  “世界的优质资本、优质技术、优质人才都想进入,不想离开,也无法离开这样一个平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上,可建立中国南方共同市场,形成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

  选择开放而不搞封闭,选择互利共赢而非零和博弈——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具体行动,也是中国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生动实践。

  今年,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方案重磅发布,标志着横琴、前海开发开放再提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驶入快车道,推动有力有效发挥横琴、前海“特区中的特区、尖兵中的尖兵”的作用。

  “一个开放的经济能够让中国依据其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同时,还能够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帮助遏制国内垄断力量。”在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刘遵义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将产生乘数效应,紧密的经济一体化就像微缩版的经济全球化,里面每个城市都会因为有更广阔的选择和新机遇而变得更好。

  “通过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能够实现人与人、商品、资金和信息的便利流动。”在澳门特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首席顾问研究员刘剑雄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连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的枢纽。

  彰显中国格局

  从“一带一路”建设读懂大国主张

  国际班列作为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交通纽带,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力量。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看来,绿色创新发展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展理念和伦理支撑。“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绿色创新,是关注人类生产与地球生态平衡的问题,也是关注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增长的问题,这事关中国自身发展的能力,以及塑造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联合国项目事务署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与创新司长李楠援引最近和牛津大学合作展开的一项研究指出,基础设施状况影响了92%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她说,目前全世界的基础设施还不具备应对全球危机的能力。“‘一带一路’聚焦基础设施,为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机会。”

  秉承古丝路精神的“一带一路”正从中国倡议变成全球行动。新加坡驻华大使吕德耀观察到,连接中国西部与东南亚海运的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旗下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已经被证明是一条可行且有效的新的贸易通途。这条贸易线路,去年货物流量同比增长了30%。

  “一带一路”推动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丁一凡及其团队通过调研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的基础设施项目,能迅速推动当地城市化进程。“经济繁荣伴随着基础设施项目,要致富先修路,这在全世界都通用。”他说。

  “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沿线各国创造需求和就业,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复苏。

  巴基斯坦前外交部长胡尔希德·迈赫穆德·卡苏里热情洋溢地回顾了“比喜马拉雅山还高,比海洋还深,比蜂蜜还甜,比钢铁还硬”的中巴友谊。他说,“一带一路”倡议给巴基斯坦带来了绿色发电厂和混凝土大坝,“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还将在农业领域进行合作,让巴基斯坦各种作物的产量最大化。”

  事实上,今天的中国,有能力与世界其他国家分享其发展的成果和崛起的经验。

  关切中国走向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读懂大国担当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倡导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的全球大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成为与会专家学者思想碰撞的共同成果。

  “21世纪第二个10年,全球大势的一项最新最重大发展,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正鲜明地提到世界面前。”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和平崛起的历史要求,同时又包含美西方在内的发达国家再发展的要求,具有全球包容性和高远前瞻性。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超越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制度等差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不同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共同呵护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说,从气候变化、稳定全球金融,再到消除全球贫困、避免保护主义、防止核扩散和大流行病,都需要全球合作,而中国将在很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中国疫苗的年产能已达50亿剂。“助力全球抗疫,中国的疫苗已经供应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光是国药就为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供应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国药集团首席科学家杨晓明透露。

  日本AGC集团作为一家百年日企,自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中国已有40余年,见证了中国的经济腾飞,并在广州有最为先进的技术公司。“去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们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鼎力支持,全世界有300名来自AGC的技术人员,在有疫情的情况下还是能够来华工作。”该集团中国总代表上田敏裕说。

  永远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致力于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中国未来到哪里去?是所有关心中国的朋友们都希望更加读懂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认为,只有读懂才能合作,只有读懂才能和平共处,只有读懂才能一起创造共同未来。

  “我们不仅将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还要以自身的发展来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郑必坚期望,国际朋友能以这样的视角来“读懂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更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也更深入地“读懂世界”。

  南方日报记者 朱伟良 李鹏程 柳时强

编辑:许萌萌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