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一座小岛、一封侨批、一张义券……揭开广东华侨的家国往事

2024-11-18 08:27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讲华侨为什么一定要讲广东?全国海外华侨华人一半以上都是广东人,3000多万名华人分布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海最早、人数最多、分布最广三个特点足以概括广东华侨。记者遍寻广州、汕头、江门等地,寻找广东华侨的历史印记,和读者一起回顾跨世纪的华侨奋斗爱国故事。

红头船停泊在汕头樟林古港,曾有百万潮汕人乘坐红头船启航下南洋。

红头船停泊在汕头樟林古港,曾有百万潮汕人乘坐红头船启航下南洋。

广州华侨博物馆展板。

广州华侨博物馆展板。

  汕头妈屿岛:

  曾为潮汕华工中转地之一

航拍妈屿岛,汕头海湾大桥经海而过。

航拍妈屿岛,汕头海湾大桥经海而过。

  在汕头中心城区的内海湾,有一座旧时被称为“放鸡山”的小岛,渔民在此杀活鸡后祭拜出航。这座岛,就是渔民的出海必经之路——妈屿岛。眺望妈屿岛的海岸线,海面上的礁石记录着海浪的起伏,露出海边的部分大多呈棕黑色,而海面下偶尔露出的礁石,隐隐透出片片血红。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广东广州、江门五邑、潮汕地区的大批民众被拐骗为契约劳工,很多华人由此进入东南亚、欧洲、美洲。据统计,去往北美的华工死亡率普遍超过30%。这座妈屿岛,曾经就是潮汕华工的中转地之一。6年间有8000多名苦力在妈屿岛死亡,被弃尸海滩无人过问。

  155年前,美国太平洋铁路竣工,被称为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在高山峻岭和沙漠盐湖中修建桥梁隧道,最艰难的工程都由华人劳工完成。这条横贯美国东西、穿越整个北美大陆的铁路修建完成后,有姓名者运回国的华工尸骨就超1200名,重达两万斤。

  陈莲音的侨批:

  在新加坡卖冰棒省钱寄回乡

陈莲音寄回乡的侨批。图片来自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

陈莲音寄回乡的侨批。图片来自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

  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很多广东人出海,是艰难又必须的选择。潮汕地区、江门台山和梅州被称为广东三大侨乡。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保存的一份侨批,从短短数语中就道出了海外谋生的艰难和对家人的牵挂。

  这封来自新加坡的侨批,由女番客陈莲音写下:老母年迈,在女何其忍心……在表孝心之余,陈莲音也忍不住流露出“街边卖霜尚无从维持生活”的艰难,但在得知母亲脚受伤时,仍“节省日常用费”寄钱回乡。

  作为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和家书,侨批承载了无数海外游子的思乡离愁,“一封书寄万重山”这方印章跨越,通过水客、信局,将思念变成了具象。

  赤坎古镇:

  司徒美堂筹集10多万美元资助孙中山

位于开平市的司徒美堂故居。

位于开平市的司徒美堂故居。

  在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的牛路里,有一座砖木民居,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下,青砖墙已逐渐被浸染成深色,和具有历史感的灰黑色砖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座灰白色大理石雕像,这座雕像的原型是一位曾参加开国大典的华侨——司徒美堂。少年时期就在美国谋生的司徒美堂,从唐人街餐厅杂工逐渐成为致公堂领导人,为了支持孙中山,他抵押了4所致公堂大楼,筹集10多万美元。远在美国的“洪门筹饷局”为国内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强力的资金支持,孙中山也称华侨为“革命之母”。

  在抗战期间,司徒美堂更是动员洪门成员及海外华侨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募捐超1400万美元。现在,江门开平赤坎华侨古镇有一个专门的展厅介绍司徒美堂的传奇一生,当金钱和权力都随着时间褪色变成数字和文字,在司徒美堂的故居居室,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仅摆着一桌一凳一床一箱而已。

  航空救国义券:

  香山籍美国归侨筹资抗战

现存于广州华侨博物馆的航空救国义券。

现存于广州华侨博物馆的航空救国义券。

  二战前,广东华侨汇款占全国侨汇绝大部分,1938年,日军编印的书籍中对广东人的评价更是团结狡猾。

  在上海遭遇日军飞机轰炸,东三省全境沦陷的背景下,广东空军总司令张惠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发动广东空军北上抗日,支援十九路军。日军扬言:“广东机队飞到哪里,就打到哪里。”这位香山籍美国归侨为了筹措资金,组织发行了一系列航空救国义券。现存于广州华侨博物馆的十元航空救国义券,中间有着一张广州中山纪念堂图片,是由香山籍美国归侨刘植炎组织广东空中照相摄影所职工在飞机上拍摄的,这是不少广州市民第一次看到航拍视角的中山纪念堂。

  第一届广交会:

  侨胞力挺家乡土特产

1957年春,首届广交会上展出的解放牌汽车。(资料照片)

1957年春,首届广交会上展出的解放牌汽车。(资料照片)

2024年4月15日,第135届广交会上展示的广汽新能源超跑。 新华社

2024年4月15日,第135届广交会上展示的广汽新能源超跑。 新华社

  1957年4月,一批华侨客商坐着烧煤的火车来到广州,踏进中苏友好大厦,他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参加第一届广交会。

  在这届广交会上,摆在侨胞面前的商品并不是家电、机械等工业品,而是来自各地的土特产:柑橘、罐头、丝绸……1223位采购商中,有1021名是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客商,还有少数东南亚客商。彼时,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货物禁运”,香港南北行公所和香港中华商会组织会员带领华侨客商突破多重困难,才使得华侨客商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坐上煤车终能参会。

  最终,第一届广交会共成交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时至今日,香港采购商仍是广交会的第一客源。

  1978年后不到10年间,单单广州的实际利用外资就多达5亿美元,华人华侨港澳同胞资金占到九成以上。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广州万宝冰箱、广东华侨中学、深圳华侨城、赤坎古镇旅游区……“侨字号”的传奇还在继续。2024年11月18日至20日,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世界潮商大会将在汕头举办,这是近年来汕头市举办的人数最多、会期最长、代表性最广泛的国际盛会。来自五洲各地的侨胞将再次“回家”。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薇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魏雄锋

编辑:吴潜之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