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本周刚发布的新品,升级了新一代AI高清实况照片功能。”在东莞OPPO智能制造中心,工作人员递给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一款新品手机。陈国基接过手机,面带笑容地自拍一张,“画质不错,国产手机的技术越来越好了”,他忍不住点赞。
11月25日至27日,在粤港深化经贸投资合作交流会后,由陈国基率领的香港特区政府及工商界高层代表团先后到访佛山、广州、东莞、惠州、深圳5个大湾区内地城市,进一步挖掘粤港多领域合作机遇。
记者注意到,代表团中既有香港特区政府高层,也有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郭基辉等60多名来自香港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和商会的代表。
这次考察之旅,不仅开启多场促进粤港经贸合作的深度对话,更是一次对珠三角城市群的全新印象重塑。三天穿梭五城,大湾区的哪些创新火花,惊艳了这些见多识广的政商界大佬?
看见未来▶▷
从“厂区”到“智造”,科技力MAX
这次代表团的考察行程设计可谓“新”意十足。
从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规划展示馆到东莞滨海湾新区,从中韩(惠州)产业园到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科技创新的火花持续绽放,大湾区不仅是传统制造业的沃土,更是智能制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地。
自动驾驶小巴、VR眼镜、最新款智能手机、人形智能服务机器……此次行程中,让代表团印象最深的,正是大湾区科技产业的突飞猛进。
“完全出乎意料!”信德集团业务发展部总监袁伟强感叹,“来这里之前,东莞等地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厂区’,以低端制造业为主。但来到这里后,才知道如今广东各地都有很多高科技产业,发展很多元化。”
在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智能生产线火力全开,机械臂、焊接机器人、配送车繁忙运作,每小时有70辆新车下线;在中韩(惠州)产业园,动力电池、3D打印机、扫地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产品琳琅满目,让代表团成员感叹“大开眼界”。
在广州开发区,亿航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在螺旋桨呼啸声中,完成自动垂直起降演示,吸引了不少代表拍照留念。“低空经济的未来值得期待!”袁伟强感叹,自动驾驶飞行器适合短距离飞行,应用于粤港之间跨境运输,加强大湾区互联互通方面具有可观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广东拥有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企业超过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6万家,全球70%的消费型无人机、40%的智能手机,全国1/4的新能源汽车和1/5的集成电路均来自广东。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有着‘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绝非世界上其他城市所能媲美。”陈国基感叹道,他在考察中了解到珠三角各市在人工智能、城市规划、低空经济、引进大型科创企业落户等方面的最新举措,当中有不少地方值得香港借鉴。
看见机遇▶▷
港商抢先布局大湾区“新风口”
在此次走访过程中,代表团不仅见证了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实力,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中找到了粤港合作的广阔天地。
在佛山岭南天地,漫步在佛山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青石板路两旁修葺一新的古建筑与骑楼内装潢精美的现代商铺光影交错;当代表团来到东莞OPPO全球算力中心,一项项关于智能手机、智慧健康、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创新设计跃然屏上。这一古一今、一静一动的转换,不仅让代表团成员感受历久弥新的岭南韵味,也体会到大湾区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如今,大湾区正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一极。”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骆百强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着丰富的资金和经验,与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资源相结合,必将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
香港是广东省最大的外商投资直接来源地,粤商也在香港广泛开拓业务。“广东一直是香港与内地合作中最密切的伙伴。”陈国基表示,如今,各项深化粤港合作的措施相继出台,特区政府积极支持香港企业和人才拥抱大湾区的无限商机,更鼓励广东企业利用香港多元优势和专业服务加快“走出去”。
中华电力有限公司在粤投资多年,“这次的行程让我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合作机会。”该公司主席阮苏少湄表示,“大湾区内地有很强的制造业基础,香港有丰富的人才和研发经验,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共赢发展。”她希望借“双碳”东风,与东莞等地加强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助力可持续发展。
“这次跟着考察团到访大湾区多个内地城市,让我们看到不同片区的产业发展方向,香港企业家可以更加精准地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大湾区医疗集团联席行政总裁、香港总商会中国委员会主席李家聪也对接下来与广东省各城市的经贸合作充满期待。
南方日报记者 唐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