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肇庆两大工业强镇如何探路产城融合?| 镇委书记打擂台

2024-05-24 11:34 来源:南方+

  半珠半山、半工半农、半城半乡,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面积最大的城市肇庆的真实写照。作为大湾区唯一与大西南接壤的重要节点城市,肇庆正举全市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

  此前,肇庆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思路,选定4个“两工两农”示范乡镇,以点带面落实“百千万工程”。高要区金利镇、四会市大沙镇作为两座工业强镇入选。

  在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融合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金利镇和大沙镇如何破解城镇化和工业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难题?传统工业产业如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镇委书记打擂台”节目中,两位镇党委书记分享了最新的发展思路。

  本期节目主持人是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黄叙浩,对话嘉宾是:

  肇庆市高要区委副书记、金利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金利镇党委书记 梁文杰

  肇庆四会市副市长、大沙镇党委书记 刘街雄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市政规划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曾胜庭

  广东新永昌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展豪

  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李超

  补短板、强弱项

  不断擦亮“幸福指数”

  主持人:不久前,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收看收听会议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是否激发了新的发展思路?

  梁文杰:一方面,我们感到“压力山大”,压力主要来自几方面:一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二是109条自然村,仅有29条已创建卫生村,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薄弱。

  另一方面,我们更加充满信心。我们要挂图作战,清单式地突破薄弱环节。一是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二是全力发动群众同心同德同劳动,补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强弱项;三是依托肇庆金利高新区,申请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事权下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金利镇航拍图。陈彦成 摄

金利镇航拍图。陈彦成 摄

  刘街雄:我们既看到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这场会议之后,我们有了更明晰的工作思路,通过典型镇的带头先行、典型村的全面提升,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产业,同时打造绿美乡村、绿美乡镇,做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镇村的品质

  接下来我们将以“中心镇”为抓手,以“典型村”为突破,抓好绿化、美化和亮化;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牵引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擦亮“大沙渔”农业品牌,因地制宜导入农文旅产业,不断擦亮大沙镇“幸福指数”。

  主持人:两个镇定下了哪些发展目标?

  刘街雄:我们的目标和工作路径,总结起来就是“136”。具体为:“1”是以全力推动大沙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统揽,锚定“推动全国千强镇争先进位、加快打造千亿产业强镇、争当广东镇域典型示范样板”3大目标;提升“产业集聚、美丽圩镇、城乡融合、绿美生态、城市社区、和美乡村”6大组团为抓手。

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通讯员供图

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通讯员供图

  梁文杰:我们有3个目标。一是工业总产值和税收实现两位数增速。二是典型镇村建设有突破,推动爱群、建群、西坝等6条典型村迈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列。三是十大重点项目出成效。最近金利集中动工竣工了一批涉及产业发展、交通设施、教育民生的重点项目,我们将力促四大竣工项目早出效益,六大动工项目早建成投产。

  强功能、提颜值

  以“绣花功夫”建设美丽圩镇

  主持人:镇是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融合”方面,两个镇有怎样的思路?

  刘街雄:总的来说,就是“靓面子、实里子、夯底子”一是以“绣花功夫”扮靓家园“面子”,有序推进“绿美行动”、亮化、美化工程,完成1598栋农房外立面风貌提升,串珠成链打造风貌提升新样板。二是以“树牢宗旨”做实基础“里子”,持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服务供给,肇庆首个镇级美术馆、大沙镇“长者食堂”相继运营开放。三是以“三产融合”夯实经济“底子”,推动大沙工农业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沙镇抓住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建设机遇。通讯员供图

大沙镇抓住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建设机遇。通讯员供图

  梁文杰:金利镇是肇庆全市首个“两化融合”试点。我们将在两方面发力,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一是以新型工业化发展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五金、汽配、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四大主导产业;二是以新型城镇化发展带动和美乡村建设,构建外联内畅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配套,推动公共服务、资金、资源向乡村下沉,发展现代农业,补齐功能短板,带动镇村一体化发展。

  主持人:在美丽圩镇建设中遇到过哪些难题?如何攻克?

  梁文杰:比较难的是主要有设计和历史遗留问题两方面。设计要兼顾的因素很多,既要因地制宜,又要满足群众所需,更要考虑经济成本。因此,我们坚持美丽圩镇设计是“绣花功夫”,在前期设计上更注重用巧劲、出巧思,以达到节俭、好看、好用、好管四合一的目标。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美丽圩镇建设项目的推动。因此,我们采取搁置争议,先开发利用的模式,推进了项目的建设。

  刘街雄:主要困难有两点,一是空间布局还不够规范,二是城乡建设还需加快,大沙圩镇新增人口较多,但是城镇基础设施不能完全及时满足居民生活和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此,我们以典型镇规划编制为引领,建设美丽圩镇项目库,以“两轴多节点”建设思路明布局、强功能、提颜值,加强镇区精细化管理,着力建设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便捷的生活圈。

  主持人:曾胜庭所长长期参与典型镇规划建设。在美丽圩镇建设这方面,专家对两个镇有什么想提问的?

  曾胜庭:有些地方往往是重“面子”轻“底子”,对污水处理等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金利是如何推动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

  梁文杰:我们不采取高大上的方法,使用一些管用的办法,先易后难,先急后缓进行缓解

  首先我们还是要进行优化设计规划,做到城市扩张到哪里,地下管网就规划到哪里。第二个我们做雨污分流,原来主要是针对一些下水道,特别是厂区里边排放的污水,花大力气该顶管的顶管,该分流的分流。

美丽圩镇建设启动后,金利滨江公园率先投入使用,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好去处。陈彦成 摄

美丽圩镇建设启动后,金利滨江公园率先投入使用,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好去处。陈彦成 摄

  曾胜庭:六乱整治包括乱拉线乱搭建等整治,需要协调的单位比较多。大沙镇是如何去推动这方面的工作的?

  刘街雄:我们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护相结合。一方面是集中整治,我们组织城管、执法、社区等相关部门和党员干部去对圩镇范围内的“六乱”进行“地毯式”整治。

  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好长效管护一是疏堵结合,比如我们的停车位,目前来讲示范主街的停车位非常少,要它不乱,那我们必须要去疏通;第二,做好门前三包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所有的商店、商铺、企业一定要管好自己的门前三包;第三,宣传到位,让我们的群众从内心认同,从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认可。

  建平台、搭舞台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主持人:大沙镇近50%面积纳入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大沙如何发挥好区位优势,与起步区协调发展?

  刘街雄:大沙市管起步区作为肇庆重大产业发展平台的主战场、主阵地,我们将紧紧抓住市管起步区建设机遇,乘着“湾区新秀,制造新城”发展东风,加快把大沙打造成千亿产业强镇。

  一是目前全力配合市管起步区完成土地征收累计超1.4万亩,今年力争完成超2600亩征地任务,确保满足项目用地需求

  二是做好配套招商,强化起步区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完善产供销整体配套,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卡位入链”。

  三是织密“内畅外联”交通路网,推进龙沙大道、振兴大道等工业园区道路建设,加快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

  四是积极顺应人口发展规律,逐步推动公共服务全面升级,以优质的配套服务满足起步区高速发展需求。

  主持人:金利镇是五金产业集群主战场,接下来将如何继续把产业做强?

  梁文杰:一是抢抓机遇促转型。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利好政策,金利将依托五金智造小镇、电镀产业园,引导企业入园上楼经营、设备更新、产线升级,并培育孵化五金“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走数字化升级路线,向汽配五金、家电五金、储能设备五金等高端产业转型升级,保持五金产业旺盛生命力。二是擦亮品牌搭舞台。去年以来,我们组织本地五金企业以“好五金·金利造”区域品牌集体参展广交会、第八届中国系统门窗·全屋定制博览会,还在家门口举办首届金利五金建博会。最近,“金利造”五金品牌获得国家商标注册,我们将继续擦亮“好五金、金利造”的金字招牌,办好7月的第二届金利五金建博会,为金利五金企业打造品牌提供舞台。

金利五金企业生产车间。陈彦成 摄

金利五金企业生产车间。陈彦成 摄

  主持人:两个镇的代表企业有没有一些诉求想向书记反映?

  黄展豪:政府有什么政策跟规划可以帮助我们企业招引人才,留住人才?

  梁文杰:这个问题很贴近金利实际。我们现在虽然有20多万的常住人口,但是有些企业还是存在招工难的问题,那么下来政府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疏导:

  首先,继续完善我们的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配套设施。

  第二,我们还出台了企业高管以及技术骨干和子女随迁的政策,可以入读我们的公办学校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三,通过跟五金企业协会等协会一起努力,和省内外的一些高校进行联动沟通,进行定向的培养和招聘,大大缓解我们的招工困难。

  李超:我们企业目前准备上市。在未来企业的增资扩产中,大沙将如何给予支持和保障?

  刘街雄:同宇是大沙重要的企业,我们会从四个方面来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做好精准服务,按照企业反馈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建立清单去逐项落实。二是积极利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在增资扩产技改方面做好服务。三是我们要培育好人才,管理好管理人才,还要引进新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四是我们要按照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定制式的金融服务,同时也要政银企一起合作,做到互助共赢,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位于大沙镇的广东高登铝业集团涂装生产线。受访企业供图

位于大沙镇的广东高登铝业集团涂装生产线。受访企业供图

  主持人:两位书记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互相提问。

  梁文杰:大沙如何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盘活闲置低效用地?

  刘街雄:我们在盘活存量、做优增量的基础上,重点对村级工业园进行整体提升。其中有一个占地149亩的村级工业园,直接提升转型为物流商贸中心,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案例。

  我们还对原有的低效工业用地,通过网上拍卖、政府收回来,再与企业合作。第三个就是我们通过两级联合收储,通过岗美村级工业园收储了442亩土地,直接融入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规划

  刘街雄:金利镇拥有众多的园区,平台建设经验非常丰富,大沙目前情况也相似,想跟您请教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梁文杰:园区不单要建设好,更重要的是做好后期服务。我们会定期召开园区企业代表、包括村居代表的座谈会,把他们的一些意见收集起来,我们出台的一些办法就更能够解决到他们的实际,要说到他们的心坎上,使他们在这里安心地发展。

  主持人:最后也请两位书记再推荐一下家乡。

  梁文杰:欢迎大家走进金利,了解金利,投资金利,用我们金利人的一句话就是“投资金利,一本万利”。金利,欢迎大家。

  刘街雄:来大沙,一定发!今天的大沙,发展势头强劲,是投资的洼地、服务的高地、兴业的宝地、发展的福地!

  【总制片】郎国华

  【总策划】王溪勇 王海军 林焕辉 陈戈 曹斯

  【编导统筹】彭琳 黄进 石磊

  【视觉统筹】张由琼 李细华 张哲

  【执行统筹】马喜生 吴帆

  【主持】南方+记者 黄叙浩

  【采写/脚本】南方+记者 黄叙浩 黄进 施亮 王焌鑫

  【拍摄】南方+记者 石磊 张梓望

  【剪辑】南方+记者 何志豪

  【海报】程子宜 丁薇薇 潘洁 谭唯

  【运营】丁晓然 尤立川

  【智库支持】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县镇村高质量发展中心

编辑:陈海敏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