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百岁院士钟世镇:医学巨匠的“配角”人生

2024-08-24 23:36 来源:南方网

  8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迎来了他的百岁寿辰。这天,同事、同行和学生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汇聚一堂,‌共同为他庆祝百岁寿辰。

学生为钟世镇院士送上生日祝福。‌

学生为钟世镇院士送上生日祝福。‌

  作为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开创者,钟世镇60岁成为教授,72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76岁开启“数字人”研究计划,80岁参与载人航天工程项目。从求学到科研探索,他的每一次选择都与时代环境、与国家的科研需要息息相关。他曾深情地说:“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是爱国情怀。我们应时刻准备响应祖国的召唤,奉献我们的青春和才智。”

  如今的钟世镇居住在帽峰山下的康养中心,房间整洁利落,桌子上摆放着电脑、放大镜、台灯和丰富的专业书籍。仅有的绿植成为房间唯一的点缀,这似乎也成为钟世镇对自己人生定位的真实写照,“不做鲜花、甘当绿叶,不做主角、甘当配角。”

  解剖学中辛勤耕耘

  带领钟世镇踏入解剖学大门的是我国著名解剖学家叶鹿鸣教授。那时,钟世镇的基本功从磨刀子练起,就像是练习武术要先学会扎马步,加之叶鹿鸣教授的手把手教学,造就了他“庖丁解牛”般的动手能力,这为他后来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秋天,已暂停学术活动12年的中国解剖学会在广西桂林召开会议,大家共同研讨“解剖学的现状与前景”。会上,钟世镇拿出了亲手制作的心血管铸型标本,在专家和学者中引起了轰动。标本极其精巧细致,连毛细血管网络都维持着完备的形态,解剖结构一目了然。

1978年,钟世镇制作的首个心血管铸型标本。

1978年,钟世镇制作的首个心血管铸型标本。

  从那次会议开始,钟世镇和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团队在业内逐渐拥有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号召力。谈及解剖学的作用,钟世镇笃定地说道:“临床的创新,永远离不开严谨的解剖学基础研究配合,只要外科学还在发展,就会遇到新问题,就需要解剖学。”

  数字医学的倡导者

  在钟世镇的办公室里,珍藏着他与中国首飞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将军的合影。这张照片背后,有着钟世镇的一段“航天故事”。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首次载人升空,将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但在飞船上升和返回段,出现了让航天员感觉身体不适的问题。于是,航天人员如何防护非正常着陆对人体冲击造成的伤害等问题,摆在了研究人员眼前。

  钟世镇率领团队迎难而上接过了这个研究任务。在没有任何可参照的图纸和相关资料的情况下,团队日以继夜设计并制造了可调整角度的跌落平台、可用于重复冲击的座椅、提升机构、跌落释放机构,建立了数据采集系统,搭建了返回舱非正常着陆冲击试验塔,并尝试融入“数字人”技术开展试验。

钟世镇在电脑前工作。

钟世镇在电脑前工作。

  本世纪初,钟世镇注意到西方国家已开始“人体数据库”的研究,于是萌生一个想法:中国应该也有自己的人体解剖数据库。2002年,数字化虚拟人系列研究被列入国家级项目,由钟世镇担任课题组负责人。至此,中国成为继美国与韩国之后,第三个拥有本国虚拟人数据库的国家。

  有许多人将钟世镇称作“数字人之父”,但是他并不接受这一称号,婉言谢绝:“请不要叫我‘数字人之父’,我只是一个提倡者。”

  不是“名师出高徒”,而是“高徒捧名师”

  钟世镇曾经说过,“在近70年的从教生涯里,我教过的学生有几千人,我不是‘名师出高徒’,而是他们‘高徒捧名师’。”

  早期,全国各大高校中,选择从事人体解剖学的学子很少,博士生更是寥寥无几。而按照传统的招生方法,人体解剖学的博士生培养对象范围狭窄,根本无法发挥学科实力,培养高层次人才之难,难于上青天。

  面对这样的形式,钟世镇根据本学科的发展优势,提出了“人体解剖学跨学科培养外科博士新模式”。模式一经推出后,迅速改变了生源不足的状况,十多年间就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00多名。

钟世镇(左三)与团队成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钟世镇(左三)与团队成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9年,钟世镇曾获得200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颁200万元,但他把这一笔钱捐了出去,资助解剖学科里的年轻人进修。

  对学生们而言,钟世镇老师更像是一位慈父,和蔼可亲又风趣幽默,做起学问来严谨务实。他善于倾听与鼓励,学生们也喜爱与他交流疑惑,他总是循循善诱,提出方向,让学生们独立研究,做出自己的结果再来找他请教,如此一来学生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就这样,钟世镇培养出一大批得意门生,任职于在全国各大医院中。

  “配角”与“主角”

  一走进钟世镇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挂着的四个大字“配角人生”。他认为这就是对他的真实写照。尽管殊勋茂绩加身,他却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常常教导学生,要搞好解剖学就要耐得住性子,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着谦逊的心态对待学问。

钟世镇办公室“配角人生”书法作品

钟世镇办公室“配角人生”书法作品。

  钟世镇曾经六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却只有一项作为第一作者,其余五项都是作为配角的身份。面对他人的不解,他这样回答,“主角与配角并不重要。科学技术领域,个人英雄的时代已经结束,协作是最重要的环节。”

  当了一辈子的“配角”,钟世镇其实也有一颗想要当“主角”的心。交谈中他说道,如果能活过一百岁,就决定再写一本书,名字叫做《主角人生》。当大家想让他提前剧透内容时,他俏皮地说:“等我出版了再告诉你。”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何雅柔

  通讯员 胡琼珍 柯佳

  视频来源:南方+

编辑:黎洁婵   责任编辑:杨格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