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建设,广东省实验室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构成,如何进一步推动省实验室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我省科技创新水平?
一连数月,广东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先后赴广州、深圳、珠海及浙江、福建等地调研,并对其余已布局省实验室的汕头、佛山、东莞、湛江、云浮等13个市同时开展书面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召开界别协商会议。
记者近日从报告了解到,目前,省实验室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战略引领和产业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但仍存在部分省实验室建设进度缓慢、人才引进困难等瓶颈问题。对此,省政协专题调研组从深化统筹布局、提质增效、完善人才引育机制、优化管理效能等方面建言献策。
省实验室产业带动作用初显
调研报告显示,广东目前已分3批次布局建设10家省实验室,全省共16个地级市参与建设,覆盖现代农业、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初步建成与20个产业集群布局相适应的省实验室集群。
目前,省实验室战略引领和产业带动作用初步显现。近年来,广东省实验室牵头国家重大项目60余项,承担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7项,针对5G通信、自主芯片等快速启动应急响应项目8个。面对新冠疫情,广东省实验室快速布局30个科技抗疫攻关项目,在病毒溯源、病毒快检、药物研制、疫苗开发、医疗器械等方面亦成果显著。
“作为构建较为完备、梯次衔接的实验室体系的骨干力量,广东省实验室发展已成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源。”专题调研组对此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亦指出一些存在问题。
其中,“人才”是高频词。调研报告指出,目前人才引进困难现象普遍存在,集聚效果不明显。如广州、深圳的部分省实验室团队依然存在高层次人才双聘占比过大、全职全时人员较少、优秀青年科学家数量不足等问题。
优化政策加速高层次人才集聚
调研发现,由于广东省实验室是分批次建设,各参与建设的地区支撑能力不尽相同。部分地区的省实验室引才渠道和机制不健全,“大师级”“领军型”人才更是难引进、留不住。
对此,调研报告建议调整优化“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和“扬帆计划”等人才政策,制定省实验室高端人才专项支持计划,对顶尖人才采用“一事一议”方式给予重点支持。
发挥重要科技基础设施对人才的吸引力,集聚一批以全时聘用为主的人才队伍,也是专题调研组关切的焦点。目前大多数省实验室核心人才队伍多以双聘、兼职等柔性引进方式为主,在规模、数量、结构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实验室还存在一定差距。
对此,调研报告提出,可实行人员分类管理,设定以全职人员为主、双聘人员(兼职人员)和流动人员为辅的合理构成,对于柔性引进人才项目探索实行揭榜制。
此外,省政协委员还建议,切实落实创新人才在子女入学、人才落户、配偶安置、医疗服务、住房安排等方面的保障。
调研组对人才聚集、人才队伍建设的关注,也源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如何优化科技人才引育,发挥粤港澳三地联动优势,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报告建议,要强化省实验室间的交流协作,推进资源互通互享,以聚力建设“强核心”。如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有机联系,聚力做高校做不了、企业不愿做的任务,将省实验室建设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大任务。
省政协委员还认为,要充分利用港澳的开放优势、科技创新力强、国际联系广泛等禀赋,争取国内外更多的战略科技资源参与省实验室建设。
在政策方面,调研报告建议尽快研究制定与出台省实验室运行管理系列专项文件。同时,建立完善的高端创新团队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压实承建市责任,落实其在资金保障、用地保障、基础设施、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措施。
南方日报记者 姚昱旸 谢庆裕 通讯员 余家明 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