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下午3时,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三批)新闻发布会(直播)。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林文表示,开展粤港碳标签互认合作,是粤港两地探索生态环境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有效举措。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持续开展碳标签工作,推动粤港澳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主要工作如下:
一是积极搭建广东碳标签平台。成立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碳标签专业委员会,2021年启动广东碳标签平台建设。2022年,正式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碳标签——广东碳标签。二是构建粤港碳标签互认合作机制。2023年,推动广东碳标签专委会与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签订《关于共同合作开展粤港碳标签互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为大湾区碳标签规则衔接奠定合作基础。三是开展粤港产品碳标签互认示范。在广东选择典型出口企业和产品开展互认示范,实现产品通过一次核查可同时获得广东碳标签和香港碳标签两张证书,顺利实现大湾区碳标签互认。2024年9月,佛山金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PD-1膜成为国内首款获得广东碳标签证书和香港产品碳足迹标签证书互认的产品。
林文介绍,截至2024年12月,广东省已有98家企业共获得112张广东碳标签证书,覆盖家电、食品、石化化工、电子等领域;其中,5家企业共5款产品成为国内首批获得粤港碳标签互认的产品。
林文指出,接下来,按照国家《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要求,将持续推进碳标签工作,探索建立广东省产品碳标签管理体系,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联盟,建立产品碳足迹基础数据库。同时,继续推动粤港澳产品碳足迹碳标签互认试点建设,从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应用场景、国际衔接与互认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国家开展碳标签互认工作贡献广东经验。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璐瑶
校对 赖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