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广东体育产业渐从寒冬走向春天,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截至4月初,七成企业员工到岗率在80%以上,半数企业预计完全复工在5月之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东线下体育业务基本停滞。春节期间,全省取消或延缓的各级各类体育赛事达593项次。省内的健身场所、体育场馆以及体育培训机构纷纷停业。
调查统计显示,第一季度营业额下降50%—80%的企业(单位)占比为33.19%;下降80%以上的企业(单位)占比为49.58%。
2月6日,广东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0条”。3月20日,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广东省体育局联合发布《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业平稳健康发展扩大市场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涉及体育的有11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包括密切跟踪体育企业复工复产,全力为体育企业纾困解难;协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帮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减免国有公共体育场馆租金;积极与省中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体育企业提供全面且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扶持体育彩票销售,对在疫情期间暂停销售的体育彩票专营店、兼营店在体彩资金中给予补助;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等。
广东省现代社会评价科学研究院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4月初,五成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复工,七成企业员工到岗率在80%以上。
该报告显示,疫情过后,对体育产业发展有一定信心的企业占比达68.24%,充满信心的占比为25%,没有信心的仅占6.76%。说明参与调查的企业(单位)对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
广东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过后,国家会有一系列恢复经济政策,体育作为一直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政策叠加效果会明显发挥作用;公众健康意识增强,将更加愿意为体育健身投资消费;经济结构在遭受打击后面临重大调整,资源会加快流向朝阳新兴行业,体育产业将加快成长;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鼓舞民众和行业士气,对经济恢复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于此次疫情带给体育产业发展的危机,体育企业应看到危机过后的机会。
南方日报记者 彭博 通讯员 庾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