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98年前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 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

2021-02-20 08:00 来源:南方plus 汪棹桴 见习记者刘佳荣 刘子葵 甘展平 张瑞威

  广州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内,常有行人来往、游客“打卡”,而在这错落有致的西式楼群中,有一处正在施工的建设工地,红砖房屋矗立其中。

  这里是闭馆改建中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所在地,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三大”)曾在这里召开,会议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改建中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所在地

改建中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所在地

  如今,纪念馆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升级改造,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的问题,经过热烈讨论,与会代表投票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议案规定,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大会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大会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中共三大是党史上开统战工作先河的一次会议。”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省委党校教授曾庆榴说,会议制定的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经过反复实践与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战胜强敌、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制定党纲草案,首次修改党章,通过第一部《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第一部关于农民问题的决议案……除推动国共合作外,中共三大还结合当时的国情、党情,制定了许多关于党的建设的方针政策。据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朱海仁介绍,中共三大通过的多个文件决议,在党的建设和发展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为党的迅速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如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更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大会的最后一天,全体代表集中在黄花岗烈士陵园合唱《国际歌》。“在党的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唱《国际歌》,就是从三大开始的,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段澜说。

  曾庆榴介绍,中共三大作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决定具有巨大历史功绩。有利于推动国民党的革新,推动在它影响下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群众投入革命,并通过国民党的组织去发动工农群众,使国民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新的生命,同时,有利于共产党在更广阔的革命斗争的天地中接受锻炼,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瞿秋白记录的大会选举结果

  以崭新形象迎接建党百年

  然而寻找中共三大会址却曾经历一番波折。1938年,侵华日机炸毁了原有的会址,再加上大会本身秘密召开,相关记录寥寥无几,因此会址的确切地点成谜。

  直到1972年,广州市邀请曾参与中共三大会议的代表徐梅坤来到广州寻找会址。当他看到一栋仿西式楼房上写有“1922”的数字,再联想到开会时,他常常透过窗户看到“1922”的标志。老人便认出这座小楼的对面就是中共三大会址。

  在筹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时,工作人员考古勘查发现,挖掘出的墙基与砖石大小,与徐梅坤的回忆相符。再加上通过走访周边居民等多方佐证,终于确定了中共三大会议在此处召开。

参与改建项目的施工人员

参与改建项目的施工人员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去年7月1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项目开工。日前,记者走入会址施工现场看到,此次改扩建主要是在原纪念馆后方修建一栋新的陈列馆,并将两栋建筑进行无缝拼接。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新貌(效果图)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新貌(效果图)

  “改建后陈列馆建筑规模将扩大到2300平方米,较现陈列馆规模扩大近3倍。展陈也将对标国内先进博物馆,结合新方式、新手段,更注重参与性、体验性。”朱海仁告诉记者,改扩建后,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年接待容量可达70万人次,相较改扩建前约增加50%。

  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活力

  从中共三大会址走出约200米远,便可以看到三座联排的别墅,即当时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春园。1923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先后来到广州并住进这里。

春园

春园

  春园由新河浦路22号、24号、26号的三栋小楼组成。居中的一座被政府收回,成为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一部分,居右的一座,则建设成为了一所幼儿园。

  “春园也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希望更生动地将历史事件展示出来,”段澜介绍道,“计划增设党员活动室与青少年活动室,开展研学活动、设置情景剧等,让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早已成为人们热衷合影“打卡”的地方,初春时节这里更显宁静与生机。改扩建项目执行经理曹嘉欣是一名广州本地人,他指着纪念馆不远处一面红墙讲道,这里有不少年轻人曾来拍婚纱照,“等花开得更好的时候,这条老街就更美了。”曹嘉欣笑着说道。

  98年前,为了给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寻找出路,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中国共产党代表齐聚于此,擘画未来;98年后,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的老房子宁静依旧,当年革命先烈擘画的盛景,如今已成为现实。

无图说,放开屏

  【记者】刘佳荣(见习)汪棹桴

  【海报】刘子葵 甘展平 张瑞威

  【策划】谢思佳 孙国英 陈韩晖

  【统筹】卢轶 毕嘉琪 周人果 王聪

编辑:许萌萌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