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传承广府情,这一活动尽显粤乐之美

2024-07-22 20:17 来源:南方网

  在蓬勃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音乐和粤剧、粤曲等广府传统文化始终深深融于城市的血脉之中,是鲜活亮丽的文化名片。7月21日,“粤乐长闻——名家育新芽,绽放精彩粤文化”演出活动在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表演艺术家黄江琴、葛锐娟携手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学生,为到场的230多名市民带来又一场视听盛宴,彰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倾情守护和传承发展。

  琴音清澈绕梁

  一曲一调尽显岭南风情

  广东音乐,源于人对大自然的理解。国家一级演奏员、胡琴演奏家黄江琴演奏的《雨打芭蕉》,通过韵律把雨打芭蕉的自然情景刻画得惟妙惟肖,以短音来体现小雨,以长颤音体现大雨,极富南国情趣,体现了广东音乐清新流畅活泼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广府人民形成的审美情趣、生活习俗。

黄江琴演奏。通讯员供图

  广府文化的代表元素丰富多样——广东音乐、粤剧、粤曲、粤菜、醒狮、广绣、广彩、广雕、岭南画派、岭南园林等,均体现着古城的历史韵味,承载着广府文化的灵魂、兼容并蓄的文脉。

  “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东音乐则是流行于广府方言区的传统丝竹乐种,具有鲜明地域色彩,对本地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起着关键作用。希望通过‘粤乐长闻’的舞台,持续推动广东音乐和粤剧粤曲的传承和推广,让传统艺术迎来‘古韵新生’。”黄江琴说。

  唱作念打皆传神

  粤剧新苗传承艺术底蕴

  随后,国家二级演员、红线女艺术中心演员葛锐娟演唱了粤曲《红娘》《柴房自叹》的精彩片段,表达出其中所蕴含的粤剧韵味和细腻情感。葛锐娟表示,“中国地方戏曲百花争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传承粤剧艺术关键是要传承历史文化,通过艺术感受岭南先辈的智慧与情感,在传承中不失真、不走样。”

葛锐娟演唱。通讯员供图

  伴随一阵清脆的锣鼓声响起,来自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的青少年粤剧演员身着华丽戏服轻盈登台,带来了六场折子戏和一场课本剧的学习汇报演出。他们有的扮相俊美,眉眼间流转着饱满的情绪;有的英姿飒爽,在舞台上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与自信。

粤剧折子戏《五彩莲台》。通讯员供图

  “粤剧以粤语演唱。粤语的发音细腻、抑扬顿挫,因此演唱起来与旋律契合,十分动听。”粤剧折子戏《五彩莲台》表演者洪琛小朋友说,学习粤剧艺术的过程中,要在熟练掌握粤语正确发音的基础上,准确理解粤剧的唱词、念白和对话以及背后的故事,进而深入体会粤剧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粤剧在剧目创作上不断推陈出新,融入更多现代题材和故事情节。例如粤剧折子戏《沙家浜·奔袭》,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部在江南水乡与日寇展开激烈战争的故事;粤剧课本剧《门上的活》,把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故事改编成粤剧,讲述在曹操和杨修之间和字谜有关的故事,表现了汉字在字形、字义方面的特点。题材的创新,使粤剧故事更加贴近生活,让更多青少年观众产生浓厚兴趣。

粤剧课本剧《门上的活》。通讯员供图

  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主任喻晓伶表示,随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推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参与到粤剧文化的学习中。“目前,青少年宫相关学员已达200余人,并与十所学校共建了学习基地。希望通过公开汇报演出等形式开展普及教育,吸引更多青少年学习了解广府地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据了解,“粤乐长闻”系列活动由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市荔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广州市粤剧曲艺创作实验基地协办,英仕文化传播承办。活动每月举办一期,具体演出时间和报名方式等资讯将在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公众号发布。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贡丹 见习记者 陈琬玥

  通讯员 李瀚洋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