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深中通道打通大湾区交通动脉 助力“双向奔赴”

2024-07-01 15:0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勇立潮头谱新篇

  这里,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这里,是全国第一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

  这里,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八分之一,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其中15个规模居全国第一;

  这里,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这里,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第一;

  这里,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全省研发人员数量全国第一;

  这里,高新技术企业超7.5万家,位居全国第一;

  这里,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中小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这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国第一;

  如今,全国1/6的智能终端、1/3的工业机器人、近九成的无人机,都是“广东造”。

  珠江潮起两岸阔

  湾区奔涌向未来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最为强劲的地区之一,随着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以及年底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通车运行,大湾区主要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也再添活力。

  6月30日下午,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深中通道已经正式通车运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通车后的运行情况如何?来看记者的报道↓↓↓

  人流车流双向奔赴

  促进湾区融合发展

  在深中通道路网调度中心,这里配有800多个覆盖全线的监控摄像和数字化平台,24公里长的全线路况在这里能够一目了然并作出应急处理。

  截至6月30日24时,深中通道通车首日的车流量达6.4万辆次,高峰车流出现在6月30日17时,达每小时8000辆次。

  今天是工作日,此刻可以看到道路上的车辆比昨天稍微少一些,路况也更畅通。官方预计,日常每天的车流量可达10万辆次以上。

  安全提示:不要在深中通道逗留拍照

  深中通道全线为高速公路,不设服务区,24公里长的距离全程禁止随意停车,所以大家在深中通道不要停车逗留拍照。同时,危化品车、四类及以上货车含所有大件运输车辆全时段禁止通行。海底隧道不设应急车道,大家进出隧道时要注意控制车速。

  路畅其行 产业“相拥”

  长期以来,“跨越珠江口”是珠三角的一大难题,“东强西弱”更是珠三角经济圈亟待打破的局面。一项统计显示,在珠江东岸,仅深圳、东莞两市的GDP,就相当于珠江口西岸珠海、中山两市的5.6倍。如何在交通畅通的同时,真正意义上实现产业相连,早在深中通道建设之初,位于珠江口西岸的中山已经开始了改革。

  袁茉莉是深圳一家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的管理人员。7年前,深中通道开建之初,袁茉莉所在的公司就嗅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将生产基地从深圳迁到了中山。

  企业管理人员 袁茉莉:2016年12月28日深中通道开工建设,我们是12月30日来到中山,深圳那边是研发加总部,中山就是生产。

  如何把看好未来发展前景的企业留住,中山也开始了改革布局。将深中通道西侧的登陆点翠亨新区作为对接深圳产业的桥头堡,重新进行产业布局,腾出优质的土地资源,并配套出台涵盖金融、税收等全方位的惠企政策。另一方面,不断完善道路、环境、公共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吸引优质项目落地中山。

  中山翠亨新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 李伟东:积极地去引导深圳的产业就近布局,逐步形成以深圳总部加中山制造以及以深圳研发加中山转化、深圳链主加中山配套的产业模式。

  企业管理人员 袁茉莉:第一次来翠亨新区开第一个会议的时候,进到会议室,我真的有点被吓到了,乌泱泱一会议室的人,翠亨新区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全都到场了,协调有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立马落实到位。

  为了让产业合作越走越实,让产业链越织越密,深圳、中山两地通过共同出台产业规划,共建产业园区,出台扶持政策,打通政务流程等一系列一体化发展的措施。务实的发展举措,也让更多此前在观望的企业,下定了来中山发展的决心。

  企业负责人 蔡俊杰:我们现在到深圳对岸半个小时,我们人员、产业链,整体相对方便很多,我们企业的竞争力会提高很多。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0个带有深圳“基因”的项目落户翠亨新区,其中包括多个行业领军企业。两地产业在产业链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深圳、中山也从“双城”到“同城”,从“握手”到“携手”。

  广东省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尹明:对中山来说,深中通道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我们不能让深中通道成为深中“过道”,我们要让东岸的资源,首先可以在西岸中山作为一个桥头堡,可以留得住,然后发展好,再辐射我们整个西岸。

编辑:陈榕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