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获批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闻发布会现场。
11月19日10时,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获批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闻发布会(直播回顾),邀请广东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小军,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谢伟光,广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伟华,广州市花都区委副书记、花都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郑重民介绍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的基本情况以及接下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处与新闻发布处处长杨芳主持。
广东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处与新闻发布处处长杨芳主持发布会。
据悉,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广东省第8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已于10月27日发布《关于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等4个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正式批准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以下为发布会实录节选内容。
广州花都区,升为国家级!
广东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小军。
朱小军:广州花都经开区于1992年在花都华侨农场内设立,目前规划面积14.99平方公里,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建成以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为主导,涵盖光伏、储能、氢能、航材智造、航空物流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数字创新带以及皮具箱包、美妆日化、珠宝首饰和电子音响等时尚消费产业集聚区。
其中,位于花都经开区核心区的汽车城产业基地园区,拥有总部企业17家,是国内汽车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配套最完善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汽车产业年产值约占广州汽车产业产值规模的1/3,累计超1500万辆汽车从花都销往全国,创造了超过2万亿元产值和2400亿元税收。
自1984年广东广州、湛江获批建设首批国家级经开区以来,广东已累计获批8家国家级经开区。同时,广东还拥有56家省级经开区。
广东64家经开区,地域面积仅占全省2.6%,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万亿元、进出口1.1万亿元、实际外资76.5亿美元、税收收入3347.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5.5%、13.8%、34%和15.5%。
目前,广东的经开区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绿色石化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2023年,商务部针对229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中,广东有两家进入前十,六家进入排名前一百,广州经开区、南沙经开区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七位。
广东将以花都经开区升级为契机,进一步拿出有力有效的措施,扎实推动全省64家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广东将研究出台支持全省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在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拿出一批实打实的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提升经开区营商环境,推动经开区在落实“五外联动”、引领带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在推动经开区进一步扩围方面,将继续向国家争取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同时组织省内符合条件的区域,特别是粤东西北地区申报建设省级经开区,把经开区的总盘子进一步做大,切实发挥其在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提升经开区发展质效方面,将落实国家级经开区考核要求,强化外贸、外资等开放型经济核心指标的导向作用,推动经开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产业高地、开放高地。
广东将围绕支撑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力组织省内经开区赴欧美日韩、新加坡、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开展产业链招商,继续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把经开区的产业基础打得更牢、更扎实。
支持花都经开区引进重点领域项目,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问:请问在省级层面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支持花都经开区的发展?
朱小军: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将支持花都经开区进一步探索集约高效的管理模式,支持开展“管委会+国企(省市区)”联动开发模式,把资源和力量进一步配置到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上。
在建强主导产业方面,支持花都经开区在做大做强汽车、新能源、临空经济等优势产业基础上,推动其围绕新型储能、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招引一批好项目,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同时,统筹用好省级层面外资奖励政策、跨国公司总部政策,支持经开区用好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广交会、进博会等重大平台开展招商引资,常态化组织跨国公司到区内投资考察,推动外资企业在经开区的投资布局;支持花都经开区在推动“百千万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聚焦北部增长极建设,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问:广州今年专门为花都和白云机场周边的高质量发展量身打造了《北部增长极协同发展规划》,此次广州花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又获批升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请问在下一步北部增长极建设中,广州将如何推动区域内现有各经济功能区的联动发展?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谢伟光。
谢伟光:今年3月,广东印发实施《北部增长极协同发展规划》,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开放新平台。此次花都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这是国家和省对广州推动北部增长极建设的加力支持,必将有力推动北部地区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集聚辐射优势,交通流量向经济留量转变。
下一步,将聚焦北部增长极建设,发挥花都国家级经开区引领带动作用,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加快构建发展共同体。将通盘考虑北部增长极土地利用、功能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服务,对区域内的国家级经开区、临空经济示范区、机场综合保税区等重大平台,进行资源配置的整合优化,将制定统一的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切实推动各功能区、政企各方等互惠发展、联动发展、融合发展。
加快壮大新质生产力。将贯彻落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战略,发挥经开区产业集聚优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强链”传统产业,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皮革皮具、化妆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强临空物流、航空维修产业。坚持“拓链”新兴产业,加快汽车产业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升级。坚持“建链”未来产业,发展高端智能制造,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会展经济、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广州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能级地位。
加快打造开放新高地。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RCEP、CPTPP,充分发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政策优势,进一步深化货物、服务、数字贸易和商务人员往来等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推动构建“南有海港、北有空港”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花都经开区:力争到2030年临空产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
问:花都是广州的产业重地,请问花都经开区接下来在产业发展特别是新质生产力方面有什么规划?
广州市花都区委副书记、花都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郑重民。
郑重民:花都经开区将聚力“三个图强”,奋力把花都经开区建设成为产业转型的示范地、创新发展的增长极、绿色发展的试验田,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向空图强”方面,将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这一“顶流”作用,叠加国家级经开区平台,推动临空低空产业腾飞。壮大临空产业,在机场北侧规划80平方公里的临空数智港,做强航空维修制造及运营保障全产业链,加快临空总部经济集聚,力争到2030年临空产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前瞻布局低空经济,加快推进通航保障基地、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聚焦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快构建“西部智能制造+场景应用、中部总部经济+会展商贸、东部研发检验”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
在“向新图强”方面,将依托国家级经开区平台,强化与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联动,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向转型升级,深化“双试点区”、全域开放,积极引入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车载智能终端等关键零部件项目,推动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推进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加快集成电路封测、无人驾驶传感器、新型智能终端等领域研发制造;推动时尚产业提质升级,谋划建设国际时尚智港,提质升级箱包皮具、服装服饰、美妆日化、灯光音响、智能家居等时尚产业,打造国际时尚之都展贸新窗口。
在“向绿图强”方面,依托国家级经开区平台,深化省级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及碳达峰碳中和城市试点建设,提升产业“含绿量”。壮大绿色能源产业,锚定光伏、储能、氢能三个万亿级产业新赛道,加快建设超10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建设“湾区绿谷、能源之都”;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拓展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经验,支持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在绿色金融标准等方面强化与港澳合作,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统一碳市场;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加快发展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节能新技术新业态,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等机构探索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绿色低碳轮胎研究和验证平台,布局建设零碳、低碳产业园。
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推动经开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问:当前省委、省政府正在大力实施实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请问广州市在发挥国家经开区载体作用,推进落实“五外联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方面有什么样的计划?
广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伟华。
吴伟华:目前,在国家和省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广州市拥有广州经开区、南沙经开区、增城经开区和花都经开区等4个国家级经开区,以及白云工业园区、云埔工业园区、从化经开区、番禺经开区、琶洲经开区等5个省级经开区。经开区贡献了全市超六成外贸进出口额、七成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八成的实际利用外资额,是广州市开放型经济的主要基石和“五外联动”重要引擎。
未来,广东省将充分发挥经开区载体、平台、集成优势,提高吸收外资质量,推动进出口结构优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推动经开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64家经开区“磁力”全开,全球知名企业争相入驻
问:请问广东现在在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有些什么举措和考虑?
朱小军: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34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将近6000亿美元,外资企业总数约占全省企业的3%左右,贡献了全省1/4左右的税收和1/3左右的进出口和规上工业增加值,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经开区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许多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比如宝洁、丰田、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都落户在省内的国家级经开区。
今年以来,广东省在吸引外资方面出台或获批了一系列实打实的支持政策。
出台新一轮外资奖励政策。对在珠三角6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投资,当年实际外资达5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按照高技术制造业3%,高技术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2%,其他行业1%的标准进行奖励。其他15个市的实际外资起点放宽到1000万美元。
强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支持政策。近年来,广东先后评选三批6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获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外资企业,属于珠三角6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的,当年实际外资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可获得一次性500万元奖励。其他15个市的实际外资起点放宽到500万美元。
成功争取医疗开放试点政策。今年9月,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正式部署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广东自贸试验区获批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广州、深圳获批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广东将全力支持跨国药企和外资医院把握机遇,落地一批标志性项目。
出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今年广东省制定实施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内外资企业都可以平等参与。
在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广东吸引了全球650多家企业和商协会参会,达成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璐瑶
摄影 曹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