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汕尾:做实做强西承东联桥头堡 全力打造东海岸重要支点

2024-06-20 13:03 来源:汕尾日报

  盛夏的汕尾,绿意盎然,处处生机勃发。

  6月13日,省委主要领导到汕尾调研,赋予汕尾“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新的战略定位,这是省委对汕尾革命老区的关心厚爱和深切期盼。

  一

  汕尾,这座位于珠三角海岸线向粤东延伸的战略支点城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外溢效应第一圈层。过去一年,汕尾地区生产总值为1430.84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近年来,汕尾市稳步推进城市扩容提质,逐步拉开城市框架,城市基础设置、承载能力、市容市貌显著提升。图为市区一角。记者 黄奕锋 摄

  近年来,汕尾市稳步推进城市扩容提质,逐步拉开城市框架,城市基础设置、承载能力、市容市貌显著提升。图为市区一角。记者 黄奕锋 摄

  谨记于心,笃之于行。

  汕尾近年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展现新气象,如今正不断成长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东部名片。

  二

  站在新起点上,如今的汕尾,下一步迈向何方?

  “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省委明确了汕尾全新定位,为新起点上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何谓桥头堡?桥头堡是陆桥经济一个重要概念,引申解释为经济带或经济区域的起点城市,形象概括了西承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东联汕潮揭都市圈的汕尾的区位特征和比较优势。

靓丽的长沙湾上,广汕高铁与厦深高铁交相辉映。记者 黄奕锋 摄

靓丽的长沙湾上,广汕高铁与厦深高铁交相辉映。记者 黄奕锋 摄

  桥头堡应具备三大要件,即:“有路有桥”,拥有公铁水等综合交通运输便利条件;“有位有为”,具有良好发展条件和巨大潜力,是区域发展的联结枢纽;“有来有往”,是推进对外开放、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产业基地和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

  何谓支点?如果把中国东海岸线比作是一张弓,那么弓再强,也要看开弓的力有多大。于是扣弦的着力点也就显得很重要。这其中,汕尾就是一个张弓搭箭的着力支点。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于汕尾而言,想要实现“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推动综合实力向上跃升”的双目标,就必须借助更多载体来撬起支点。

  第一个载体是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去年新引进产业项目中,第二产业项目有60个,其中来自大湾区制造业产业项目就有41个,占比超过6成。从目前来看,汕尾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的效果不错。

  曾同为老惠州府、老惠阳地区的汕尾与深圳,一直密切相连。汕尾现有的四大产业园共建搭档就是深圳,“1+4”产业园区中有55%的项目来自深圳;在对口帮扶协作中,对口帮扶汕尾的主力依然是深圳。

深汕合作拓展区一角。记者 陈茂辛 摄

深汕合作拓展区一角。记者 陈茂辛 摄

  乘着深汕合作的东风,汕尾把“特区”搬进家里面,携手深圳设立了位于深汕合作拓展区的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抢抓深汕特别合作区全域建设世界级汽车制造城的历史机遇,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产业,吸引新能源汽车上下游重点配套企业落户园区,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配套基地,树立区域深度合作先进典范。

  在产业发展赛道上,汕尾正抢抓省产业有序转移机遇,积极唱好与深圳的“双城记”,着力构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小漠国际物流港待出口的新能源汽车。记者 陈茂辛 摄

小漠国际物流港待出口的新能源汽车。记者 陈茂辛 摄

  良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态势,是汕尾吸引外来人口的主要原因。2023年,汕尾常住人口达269.13万人,较2022年增加8700人,实现了10多年来首次正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才不断向汕尾集聚。

  第二个载体是区位优势独特。素有“汕美”之名的汕尾,“山海湖城”风光秀美,绿色资源多彩多姿,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汕尾的地理位置不可谓不好——距离深圳70公里,距离香港80海里,是介于深圳和汕潮揭两大都市圈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

广汕高铁开通当日,游客在汕尾站打卡拍照。记者 陈茂辛 摄

广汕高铁开通当日,游客在汕尾站打卡拍照。记者 陈茂辛 摄

  “奔向海陆丰,只需一粒钟”。随着厦深高铁、广汕高铁、汕汕高铁的相继通车,汕尾正式迈入融湾“1小时交通圈”,吸引众多游客“坐着高铁来赶海”。近年来,汕尾聚焦“建设大通道、振兴大港航、发展大物流”,加快打造融入“双区”、对接“汕潮揭”、辐射全国的重要交通枢纽。

  第三个载体是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从空中俯瞰汕尾,宝丽华、中广核等企业打造的电力能源、先进装备制造和海上风电集群,汇聚成千亿级的经济产业带;金町湾、红海湾、玄武山、金厢海滩等风景名胜错落有致,汇聚成一程多站的滨海黄金旅游带;湿地、树林、草地汇聚成连片成群的绿,浓淡相宜,生机勃勃。

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鸟瞰图。记者 黄奕锋 摄

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鸟瞰图。记者 黄奕锋 摄

  “全球最大的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全球最大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全球最长128米叶片都是在汕尾诞生的。”去年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明阳集团助力汕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三项“全球第一”,一时间刷爆了汕尾人的朋友圈,获赞无数。

  靠海吃海。沿着汕尾广袤的海岸线,沿海各县(市、区)唱响“海洋牧歌”,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呼之欲出。经过多年海上“耕种”,未来将有更多的“海洋美味”出现在大湾区城市的餐桌上,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已然成为汕尾一个新的发力点。

轮船拉着深海网箱从汕尾港出发驶向江牡岛海洋牧场。 记者 陈茂辛 摄

轮船拉着深海网箱从汕尾港出发驶向江牡岛海洋牧场。 记者 陈茂辛 摄

  此间,汕尾通过大力开展“明珠二号”攻坚行动,狠抓特色产业,规划20片海洋牧场,创新“飞海”开发、“拿海即开工”等机制,导入中广核等建设“风渔旅融合”项目,引进挪威巴林渔业等链主项目,为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源源活力。

  一道道甘薯特色美食“五一”期间亮相市区二马路,给市民、游客带来“专薯”体验;红海湾“古堡咖啡”单日游客最高接待量突破8000人次,成为热门“打卡地”;力推“连带成片”建设,打造出晨洲蚝乡等10条精品线路、68家民宿……近年来,汕尾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大道上越走越宽。

红海湾网红古堡咖啡。记者 陈茂辛 摄

红海湾网红古堡咖啡。记者 陈茂辛 摄

  第四个载体是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要想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就必须做好做足优化营商环境这篇大文章。围绕“为企解难题”“名家带流量”“品清话发展”三大主题,谋划打造“品清湖企业沙龙”“品清湖名家讲坛”“品清湖行业论坛”三大系列论坛,不遗余力当好企业的“最佳合伙人”,想方设法为企业发展纾难解困、保驾护航,始终让企业家“唱主角”“站C位”,推动“店小二”式服务温情护航企业发展……这些年,汕尾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全面助企纾困,用心倾力“赢”商。

  汕尾还对照广州、深圳等先进地市,打造“类深圳”营商环境,创新上线“大湾区·视频办”异地收件平台,目前有1432项政务事项实现深汕两地互办,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提档进位,跃居粤东西北地区第3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汕尾市市民服务广场外景。记者 陈茂辛 摄

汕尾市市民服务广场外景。记者 陈茂辛 摄

  第五个载体是“三驾马车”拉动经济行稳致远。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汕尾围绕开拓内外市场这一着力点,千方百计吸引消费人群,如:从5月1日起持续至8月31日,通过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家电以旧换新,推动家装厨卫“焕新”等活动,让更多高质量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以“真金白银”激发消费活力;在出口方面同样表现不俗,去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06.3亿元,同比增长27.5%,汕尾市企业在第135届“广交会”中收获满满,共签下意向订单3468万美元,较上届增长38.7%,创下了历史新高。

市民、游客春节期间在汕尾保利金町湾旅游区“赶海”。记者 黄奕锋 摄

市民、游客春节期间在汕尾保利金町湾旅游区“赶海”。记者 黄奕锋 摄

  如今,在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的道路上,汕尾将继续加力提速,拿出“头号工程”的力度和势头,走好“海洋强市、融湾先行”之路,奋力开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三

  方向明,目标定,唯有奋进落实。

  站在更高起点上的汕尾,必须聚焦全新定位,持续精准发力,贯彻落实好省委主要领导到汕尾调研时的指示要求,坚持大干实干苦干,争分夺秒“动起来、干起来”,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干到底。

  ——围绕打造东海岸重要支点新标高,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

  ——围绕加力开拓内外市场,带动形成更多高质量发展增量。

  ——围绕全力抓项目促投资,持续厚积高质量发展后劲。

  ——围绕持续做强产业支撑,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围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激发高质量发展巨大潜力。

  ——围绕守住民生和安全底线,全面提升老区人民生活品质。

  四

  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省委对汕尾寄予厚望之重、定位之高、期许之深,前所未有,令人振奋。

  这是汕尾的新使命、新定位、新坐标。

  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汕尾各级领导干部应切实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提振精气神,抢抓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稳扎稳打,加快推动汕尾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喜看汕尾风日好,东风劲吹势更遒。做实做强西承东联桥头堡、全力打造东海岸重要支点的征程已经开启。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汕尾将努力奋进!

编辑:黎洁婵   责任编辑:卢绍聪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