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外资企业“广东行”活动代表来到深圳前海展示厅调研。南方日报记者 钟志辉 摄
当全球资本市场被美式“关税大棒”扰动时,中国经济第一大省正在向外资企业发出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真诚邀约。
4月1—3日,一个由中国美国商会、中国法国工商会、霍尼韦尔、洲际酒店集团、丸红株式会社等外国在华商协会和外资企业代表组成的阵容强大的交流团,来到粤港澳大湾区,深入广州、深圳等地考察对接。
本次活动由中国贸促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广东省贸促会协助开展,是中国贸促会本年度外资企业“地方行”系列活动的第一站。共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0家商协会、47家外资企业代表参加,其中包括11家世界500强企业、16家美资企业。
“此次‘广东行’是活动开展以来组织的嘉宾规格最高、人员规模最大、外商国别最多、行业领域最广的一次。”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表示。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广东实际使用外资实现“逆势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全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84家,同比增长16.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33.1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好于全国。
外资企业为何看好广东、投资广东,这背后有何“密码”?
外资企业继续“下注”大湾区
在短短三天的“广东行”活动里,外资企业、商协会代表走进广州市黄埔区、深圳市光明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地,收获满满。
记者发现,考察点中既有体现广东新质生产力成果的杰创智能科技等科创企业,也有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探索“中国方案”的深圳国际仲裁院,还有规划展示馆、虹桥公园等展示城市建设风貌的代表。
而参与考察的这批外资企业,不少与广东有着很深的缘分:洲际酒店集团从大湾区起步,逐步开拓中国市场;丹麦公司嘉士伯在佛山从拿地到啤酒厂投产仅用时两年;来自法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威立雅在大湾区建设了回收、水处理等多个项目……
“广东对我们这代人来讲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就在这里诞生,我们在香港投资建设了在华第一家酒店,从而走向内地市场。”洲际酒店集团全球副总裁陆海清告诉记者,“洲际酒店集团一直都在发掘广东、大湾区的商机,前几年我还专门考察了横琴、前海、南沙等地。我们会一如既往看好大湾区,继续‘下注’大湾区。”
嘉士伯集团是全球三大啤酒公司之一,也是最早在中国投资的丹麦企业之一。嘉士伯中国总裁李志刚回忆道,1995年,嘉士伯在惠州开设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啤酒厂;2022年,为进一步提升产能,他们在佛山三水开建新酒厂,用了不到两年时间,酒厂便正式投产。“佛山三水有着完善的饮料、食品产业链和运输供应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佛山市和三水区政府提供了专业高效的服务,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广东优越的营商环境。”目前,新酒厂的产品主要销往内地和香港,嘉士伯也在积极争取进一步扩大出口业务。
在外企“动作频频”的背后,是广东市场的巨大潜力。2024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4万亿元,增长3.3%;同时作为人口大省、消费大省,广东拥有1.28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占全国10%。
截至去年底,广东全省登记在册外商投资企业21.51万户,同比增长8%,占全国的1/4,居全国各省市首位,成为广大外资企业持续看好广东、投资广东的行动证明。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吸引外资“强磁场”
“外资企业在参与广东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机遇?”“在支持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与落地方面广东有什么具体举措?”在“广东行”活动期间,一场为外资企业“量身定制”的政企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为何广东对外资企业持续具有“强引力”?
因为这里有顶天立地的产业业态、联通世界的开放格局、敢闯敢试的创新基因、海纳百川的市场环境。
“选择广东就是选择成功,投资广东就是投资未来。我们诚挚邀请广大外资企业来粤投资兴业、携手发展。”广东省贸促会会长陈小锋在交流会上表示,贸促会成立了全省贸促系统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常态化为在粤投资的外资企业和国外工商机构提供服务,收集相关诉求,确保外资企业的关心关切“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会上,20多个厅局负责人分别就外资企业和商协会代表普遍关注的问题及诉求进行互动交流。
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朱小军提到,在产业体系方面,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培育形成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在科技创新方面,广东拥有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要平台和2家国家实验室、3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61所高校等科研载体。近年来,从“外资10条”“稳外资12条”“招商引资20条”再到去年广东出台的新一轮外资奖励政策,广东持续使出外资政策“连环招”,还为外资企业提供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广东省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祝永辉介绍,粤港澳大湾区着力打造自由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政策红利叠加优势,高标准建设重大合作平台。他诚邀企业投资大湾区,亲身体验大湾区活力魅力,共享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
“这次活动让我对广东营商环境和大湾区的投资便利性印象深刻。”澳大利亚百健士集团首席财务官、董事张文彬告诉记者,他在交流会上提出在广东投资建厂的需求并得到热烈回应,“这大大增强了我们对落地广东的信心。”
未来的大湾区令人充满期待
如何助力外资企业深度融入广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发展热土,携手共创辉煌灿烂的未来?商协会代表与外资企业高管分享了他们对在广东、在大湾区发展的无限期待。
中国泰国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庄派吉(Phaichit)用“stronger and bigger(更强、更大)”来形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市场规模。“我们看到大湾区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在变强。我认为,未来外资企业可以利用整个大湾区的资源,提高在这里的生产和销售竞争力。”
他表示,接受调研的商会企业均表示希望在中国扩大投资。“特别是那些在中国深耕多年的泰国公司,他们渴望在中国探索绿色能源、新材料等新领域。”
近年来,广东、粤港澳大湾区接连举办各类高规格大会,积极搭建多元交流平台,吸引全球目光聚焦。去年11月,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12月,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在香港开幕,汇聚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政府机构、工商界代表;今年2月,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举办了“高水平推进‘五外联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分论坛。
……
“我们今年有三件事要做,一是顺势而为,二是有所作为,三是事在人为。”经过几天考察,陆海清脑海里已经有了全盘规划:广东有400多家星级酒店,数量全国第一,但只有20%是五星级酒店,相比之下上海是37%。由此可见,广东的五星级酒店数量还有巨大的增量空间。广东大部分酒店相对集中在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还有大量开发余地。“洲际进入中国市场已经50年了,我们的目光是下一个50年。”陆海清说。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霍尼韦尔希望在绿色建筑、可持续航空燃料开发、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在华业务。“在中国,为中国,我们过去、现在在做,未来也将一直做下去。”余锋说。
南方日报记者 杨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