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矿地融合”发展升级 老矿坑蝶变新公园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惠州龙门罗洞村整村搬迁

2024-08-14 07:49 来源:南方日报

  傍晚时分,地面逐渐褪去高温,惠州市龙门县龙江镇的鹤山建新围小区里,村民们走出家门,到小区球场锻炼。“整村居民搬迁,家家住上了独栋楼房。”村民张伟平直言,这样的生活环境在一年前想都不敢想。

  龙江镇位于惠州龙门东南部,山地丘陵环镇分布,是重要的水泥原料集中开采区。过去数十年里,矿区带动了周边地区居民经济收入提升,但也对环境带来了“副作用”:运矿车辆不断,四处尘土飞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经济发展和居住环境如何才能“两全其美”?龙江镇抓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开展的机遇,统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整治工程,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改善,打造了矿山修复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龙门方案”。

  探索宅基地置换新模式

  从广河高速龙江出口下高速,沿着X218行至龙江圩镇,不久,鹤山建新围牌坊便映入眼帘。这里是龙江镇罗洞村委鹤山村民小组整村搬迁后的新居住地,一栋栋规划整齐的楼房让人眼前一亮。

  “从最初萌生搬迁的想法到真正落实,前后经历了11年时间,看着大家生活的变化,很有成就感。”谈起现如今的生活,张杨新感慨,担任鹤山村民小组组长这25年来,村子的变化历历在目。

  回忆起老村子的模样,张杨新说,罗洞村都处在光大水泥上窝石场采矿区内,鹤山是最靠近生产区的村民小组,道路上运输车辆往来密集,扬尘噪音影响明显。此外,近年来村里宅基地供不应求,实现“一户一宅”、户有所居面临挑战。“村民生活和矿区生产要同步提质,整村搬迁势在必行。”

  随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开展,龙江镇被列入全国首批试点镇,罗洞村的整村搬迁工作得以加速推进。

  何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俗理解,就是把一片区域内的所有土地资源加以通盘考虑,用全局视野做好规划利用,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整治区域可以扩大到覆盖整个县域,甚至跨县域、以流域为整治单元。

  龙江镇政府工作人员刘智鸿介绍,龙江镇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双试点”优势,全力推动“土地、产业、资源”矿地融合发展。

  作为龙门县首个搬迁安置项目实施地,鹤山村民小组还探索出了“拆旧建新、以原宅换新宅”的宅基地置换新模式,以此解决宅基地不足的问题。当前,整个鹤山村民小组31户居民已全部完成搬迁。

  张伟平就是在去年春节前首批搬进新房的村民之一。他说,170平方米的老房置换成了250平方米的楼房,住着更宽敞。新小区离镇中心很近,住进来半年多了,生活很便利。

  事实上,鹤山村民小组的搬迁探索为罗洞村整村搬迁工作打造了样板。龙门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有关负责人王伟雄介绍,龙江将重点推进罗洞村5个村小组(鹤山、二阁楼、赖屋、井头、四阁楼)的整体搬迁,目前,二阁楼、赖屋、四阁楼等村民小组前期的签约村民已超八成。

  废弃矿坑迎来生态蝶变

  “整个搬迁新区将成为龙江镇现代村镇发展的新示范。”龙门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钟伟锋介绍,随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当地的全面实施,在整村搬迁的过程中,龙江镇对搬迁安置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未来将把五个村小组的搬迁安置地打造成龙江圩街新片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全面优化村庄布局。

  “矿地融合”发展升级,龙江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就此打开。

  鹤山建新围往原鹤山村小组路旁,原已废弃的公塘石场矿坑迎来一场生态蝶变——矿坑沉积成两个独立的湖泊,环湖公路初见雏形。这里将建成一座生态公园,顺利的话将在9月正式开放。

  村庄美了,生活好了,村民的“钱袋子”也要鼓起来。

  在实施整村搬迁进程中,龙江镇鼓励安置区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在村小组搬迁后对原有旧宅基地进行回收,结合村庄规划布局,适当预留部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产业。

  鹤山村小组建成的新小区在满足村民居住需求的同时,建有一栋占地约600平方米的6层高现代厂房。这栋厂房可以用于商业出租和产业经营,将为村小组和村民拓宽收入来源。

  围绕全域土地综合开展的创新探索,正在全省全面推开。不久前,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同意今年首批1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备案,意味着广东今年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接下来还将加快储备、实施、建成一批优质项目。

  专家指出,广东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助于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难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助于推动土地要素创新性配置,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和空间支撑。通过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修复等工作,还能提高农民收入、美化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南方日报记者 张峰 黄叙浩 陈薇

编辑:陈榕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