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红色交通站旧址陈列馆内复原的电料行历史场景。南方日报记者 姚志豪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堃媛 余丹)“当年,革命前辈们为了和敌人作斗争,就是通过这条线路秘密开展活动,输送物资,保护自己的同盟。”在汕头红色交通站旧址陈列馆,市民李焕伟向7岁的女儿介绍这段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红色历史故事。
国庆假期,位于汕头小公园街区内的汕头红色交通站旧址陈列馆迎来众多市民游客。1930年秋冬,一条由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永定,进入江西中央苏区的红色秘密交通线建立起来。汕头交通站作为重要枢纽,成功护送了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云等200多名中共党员和重要物资、文件情报经此进入中央苏区,为中共中央安全转移起到关键作用。
如今,这座秘密交通站经过精心修缮,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起一座陈列馆,以珍贵的实物和史料,向往来游人述说当年地下工作的惊心动魄。
生动还原当年历史场景
“您好,欢迎来到汕头红色交通站旧址,请测一下体温。”在陈列馆门口,中学生志愿者陈仕琪和其他同学在出入口指引游客有序进馆参观。
在陈列馆每层楼的东侧,复原了电料行当年的历史场景。一楼是普通的商行铺面,柜台前立着一尊掌柜铜像,作敲算盘模样,身后货架上则密密麻麻摞满了售卖的电子管、灯泡等电料物品。据曾经的交通员口述回忆,最初租下这座小楼,开设以专营批发代销的电料行,目的就是用商店名义来购买苏区急需的电器材料。
三楼展厅内,一块独立展板上写满了当时中央对汕头交通站的严格规定。陈列馆馆长张如强介绍,汕头交通站作为直属中央交通局的秘密站,与同一交通线上的大埔中站、闽西大站等任务不同,就连闽西交通大站主任李沛群起初也不知道汕头交通站的存在。
护送干部是当时交通站的重要任务之一。据考证,汕头交通站曾护送200多名中共党员进入中央苏区。在一面大屏幕上,陈列馆将这批中共党员的资料以可视化的形式整合呈现,观众对着屏幕做指定手势,便能详细阅读其生平故事。
特色活动吸引游客打卡
陈列馆内,两名年迈的老人在一个橱窗前驻足许久。老人家告诉记者,他们早就知道陈列馆重新修缮后对外开放,但一直没有机会来,国庆期间在孩子的陪伴下终于来参观,感触良多。“这些老物件,让我们了解到了红色交通线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
事实上,如今已焕然一新、接待游客无数的交通站旧址,曾经只是汕头老市区一处不起眼的危房。此前,市民来来往往,留下的印象是“一家普通的电料行”。
直到文史专家和修缮团队陆续进驻,这份红色记忆才得以被“唤醒”。张如强介绍,不同于其他革命遗址,该旧址吸引了政府、社会、公众多方参与到修缮活化中:项目之初,有本地乡贤听闻消息,匿名捐赠600万元作为旧址的修缮资金;陈列馆建成后,众多民间收藏爱好者、市民自发捐出这一时期的历史物件,丰富了馆内文物陈列。
记者看到,前来参观的观众大多都拿着一本精致的广东红色文旅护照,这本文旅护照包括了汕头红色交通站旧址在内的10个广东红色地标打卡点。从广州返乡的黄小姐请工作人员在本子上盖章后,欣喜地拿起来与陈列馆合影留念。“通过参观打卡,自己能更加深入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苦岁月,感受那段光辉的革命历程。”黄小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