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省新闻办举行《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12条“干货”举措,聚焦强化资金、人才、用地等要素供给,加力激发广东市场主体活力,力求把市场资源调动起来、把企业信心提振起来、把经济活力激发出来。
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市场主体的活力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为我们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若干措施》是广东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充分释放了广东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鲜明信号,充分体现了广东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各地各部门要抓紧制定相关措施的实施细则,求真务实、狠抓落实,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积极态势。
广东向来是投资兴业、创新发展的热土。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和“大环境”生态优化行动等,为各类市场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2024年底,广东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904.88万户,占全国1/10,较2023年末净增98.19万户,同比增长5.43%,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同时也要看到,各类市场主体仍不同程度面临着流动资金不足、融资贵融资难,市场准入壁垒多、行政审批手续繁,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政策获取便利度不高等现实问题。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这就迫切需要加大力度解决制约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千方百计保护和激发企业活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总的来看,《若干措施》坚持高站位谋划部署,高标准组织推进,增动力、激活力、聚合力,进一步引导市场主体强信心、稳预期,具有四个方面的鲜明特点。一是突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进一步夯实广东制造业当家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座。二是真金白银支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比如明确提出实施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有利于企业在广东发展得更好、成长得更好。三是进一步加码外资支持政策,比如对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再叠加给予最高5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进一步完善广东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的政策体系,切实增强外商投资信心。四是突出对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支持,在产业投资、项目落地、企业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切实助力企业在粤发展好、有钱赚、麻烦少。
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政策链条长、工作环节多。要抢抓用好《若干措施》,从鼓励改革创新、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优化企业服务、开发应用场景等方面入手,全链条精准发力,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具体讲,要勇担当、善作为,加强协同配合,深化成果共享,助力市场主体破壁垒、强信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定位快速成长。要强监管、优保障,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发展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持续健全完善,让更多企业家吃下“定心丸”。要充分考虑各类市场主体的特点,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推动各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切实弥合政策落实中的“温差”“时差”“落差”,让更多市场主体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广东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高素质的劳动人口、优良的营商环境,始终是全球企业投资的首选目的地。全省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只争朝夕奔目标,抢抓机遇促发展,尽快让企业用好政策、享受政策,保护支持市场主体,关心关爱企业家,让各类市场主体不仅“活下来”,更要“强起来”,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方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