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以南,南海之滨,采中原精粹,纳四海新风,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在中华文化之林独树一帜。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将文化强省建设纳入“1+1+9”工作部署,召开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等,聚力实施“六大工程”,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着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文化自信,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逶迤五岭,浩浩珠水,广东大地文脉赓续传承,文明之花遍开,文化建设成果广惠群众,文化自信之基日渐夯实,呈现出一派社会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更加富有的生动局面。
凝聚民心
党的创新理论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走村串户、载歌载舞,在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金鸪鸪”文艺宣讲队用歌声将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千家万户;书香流动、经典诵读,在惠州市博罗县,“文化+公益”的志愿服务体系打造出最受群众欢迎的精神文化驿站;手执铁勺、鲜香四溢,在河源龙川县,“粤菜师傅”用一道道农家菜带动全村共同致富。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位置,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深植广东大地。
稻田里、广场上、渔港边、大树下……学习宣传新思想的课堂无处不在。在珠海市鹤洲新区,一批批由党代表、道德模范、乡贤雅士组成的百姓宣讲团登上渔排、渔船,在谈前景、拉家常的轻松氛围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河源市龙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者用快板、诗朗诵、歌曲、三句半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用乡音把党音传唱。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阵地就延伸到哪里。目前,全省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8万个,实现县、镇、村三级阵地全覆盖,构筑起广泛凝聚人心、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坚实阵地。
近年来,从基层社会治理主阵地到疫情防控一线,一抹抹鲜艳的“志愿红”成为广东各地最美风景线。做强志愿广东品牌,广东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6.12万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00万余场次,直接惠及群众6256多万人。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风气如春风化雨。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的深入推进,一个个“旧貌换新颜”的故事在广东大地发生。广州、深圳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珠三角文明城市群建设提档升级、粤东粤西粤北文明创建出新出彩;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市、县、镇、村四级文明联创,擦亮文明创建“名片”。目前,全省共有全国文明村镇188个、省级文明村镇274个,全省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超过80%,厚植文明沃土,迎来城乡面貌美丽蝶变。
根植于改革开放这片热土,历史性机遇催生榜样力量,引领时代精神。近年来,广东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涌现钟南山、黄旭华、麦贤得、卢永根、彭士禄、“硬骨头六连”、广东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等一批先进模范,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广泛弘扬。
主流舆论强音激发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坚持守正创新传播时代最强音。十年来,广东全方位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立体展现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生动实践。
“广东加油!”“向你们致敬!”在《“最美逆行者”系列融媒报道》作品的留言区,数万网友跟帖点赞,为战胜疫情提供强大网络舆论支撑。南方日报、南方+打造融媒爆款产品“广东网上红色展馆”,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市民足不出户“打卡”广东红色景点。
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重大主题宣传凝神聚气,“大潮起珠江”“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等主题展览及系列音乐会、美术作品展鼓舞人心,“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论坛等有力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更好讲述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媒体深度融合结出丰硕成果。南方+已经初步建成新型主流媒体,羊城派、触电新闻、N视频等新型传播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广泛覆盖,推动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延续文脉
“双创”工程焕发岭南瑰宝生机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翻开岭南文化沉甸甸的“百宝箱”,一张张底蕴深厚、魅力独具的文化名片,正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十年来,广东大力推进岭南文化“双创”,用心用情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强化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擦亮岭南戏曲、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等特色名片,推进醒狮、龙舟、粤绣、剪纸、广彩等广东非遗活态传承;革命文物保护、广东考古成果斐然,映耀岭南文脉延绵不绝。
以“绣花功夫”精心呵护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体系健全完善。截至今年4月,全省104片历史文化街区已完成挂牌;在全省4050处历史建筑中,已设置保护标志牌的有3767处,完成测绘建档的有2607处,历史建筑认定总数居全国前列。全省在册古树名木达到8万余株,保留历史风貌的一座座古城、一条条古村复苏新生,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在广州永庆坊,一砖一瓦、一桥一巷都散发岭南新韵。广州首个“非遗街区”在此落户,广彩、广绣、珐琅、骨雕等十余家非遗大师工作室进驻,非遗传人与网红达人汇聚,艺术民宿与创客空间云集,共同擦亮“老城市新活力”的闪亮名片。
在潮州古城,义井巷、兴宁巷等近百条古街巷重拾精致“潮味”。“百家修百厝(祠)”工程启动,黄尚书府、李厝祠、海阳县儒学宫等地标再焕生机,广济桥恢复“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盛景,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区申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今年1月,潮州牌坊街与广州永庆坊双双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汕头小公园百载商埠实现华丽转身。随着“八个一批”工程实施,汕头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新路径,打造海内外潮人的“超级文化IP”。中山纪念亭历史文化街区、西堤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省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
以文明探源摸清“家底”,持续擦亮岭南文化名片。
更多历史文物古迹被深度挖掘,给予更强有力保护。目前,全省核定公布不可移动文物2.5万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开平碉楼与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8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00余处。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6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文化资源数量级别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十年来,广东文博考古屡次囊获“国字号”奖项,成为涉及年代最全、遗址类型最丰富,田野和水下考古并驾齐驱的省份之一。十年间,广东新增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处,数目增长近一倍。郁南磨刀山遗址、英德青塘遗址、“南海Ⅰ号”等3个考古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水文物总数达18万件(套)的南宋沉船“南海Ⅰ号”,正积极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为保护侨批文物,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完成提质升级,馆藏实物逾8万件。
革命文物保护成果丰硕,红色资源日渐丰厚。广东是革命文物延续年代最长、序列最完整、种类最齐全的省份。近年来,为切实保护好革命遗产,广东先后出台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专设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资金;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等修缮一新。在去年公布首批《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中列明不可移动文物1513处,可移动文物4544件(套)。
粤剧、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等岭南文化瑰宝,在创新演绎、创意表达中绽放时代光彩。“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深挖广东美术厚重底蕴,《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音乐卷》历时数载付梓出版,全书五卷有望明年完成,助力粤剧艺术活态传承。
随着文化遗产线性保护理念深入实施,“诗和远方”更加触手可及。
11条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10条全省精品红色旅游线路、70条历史文化游径、44条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将散落南粤大地的珍贵文物串珠成链,定向大赛、青少年文化之旅、研学活动广泛开展,真正让岭南文化遗产“活起来”。
以文惠民
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十年来,广东着力加强高品质文化供给,着力构建高水平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体系,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计划,推动名家大师辈出、精品力作涌现,铸就文艺新高峰。
一批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岭南风韵的扛鼎之作推陈出新。广东8部文艺精品获评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一批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精品力作应运而生。从问鼎“文华大奖”的《沙湾往事》,到吸引超300万人次线上“打卡”的舞剧《醒·狮》,粤产舞台精品频频“出圈”。话剧《深海》《大道》、芭蕾舞剧《旗帜》等主旋律力作亮相。《中国医生》等粤产电影获金鸡百花奖,《白蛇传·情》登上中国戏曲电影票房之巅。蔡东作品《月光下》、葛亮作品《飞发》等深刻描摹时代变迁的文学力作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十年来,广东久久为功,努力培养造就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大师和领军人物。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等评选,树立为时代而歌、为人民抒怀的标杆模范;以“一荐一”“一推多”模式发掘文艺新秀,一支规模大、结构优、素质好、业务强的“文艺粤军”强势崛起。
全省重大文化项目建设高水平推进,推动区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让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成色更足。
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国际水平的文化新地标拔地而起。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正式落成,白鹅潭大湾区文化艺术中心顺利封顶,广东画院新址启用,广州文化馆新馆、广州美术馆新馆等即将落成开幕……一艘艘“文化巨轮”满载岭南瑰宝扬帆起航。
公共文化事业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如今广东已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全省目前共建成公共图书馆150个、博物馆367个、文化馆14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17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6011个,让市民得以享受“家门口的精神乐园”。
不断涌现的群众文化服务品牌让百姓叫好。“粤书吧”“非遗进校园”、乡村“村晚”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和设施深入群众、走进群众。南国书香节让书香浸润南粤,成为深受百姓喜爱的阅读嘉年华。
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企业和文化消费模式,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推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健全完善,文化产业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
十年来,广东文化产业继续居全国领先位置。数字出版产值、动漫产值、电影票房收入等多项指标居全国第一,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59%,占全国总量的13.8%,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
“文化+”新业态异军突起。广东加快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全球数字创意产业发展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建设初见成效。横琴、前海形成聚集文化创意人才的创业高地。佛山加速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博纳影业、华谊影业、英皇娱乐将大湾区总部落子广州。
“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源远流长的岭南文脉赓续焕新,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动能强劲,必将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坚实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王佳欣 杨逸 徐子茗 黄堃媛 黄楚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