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水果自由”技术,为你冻住一口广东鲜甜

2024-06-09 07:53 来源:南方+

  端午将至,正是从化荔枝逐步上市的季节。

  受气候影响,今年广东各地荔枝产量有所下降,不过,新近落地的冻眠技术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穿越时间”依然鲜甜的荔枝。

  如今,这项技术有望被应用于黄皮、榴莲等,助力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鲜果行业保质增效、果农增收,为更多种类的“水果自由”打下科技基础。

  冻住一口广东鲜甜

  新鲜上市的荔枝难以久存,即便放进冰箱,很快也会颜色发褐、口感变差。冻眠荔枝保鲜长逾一年,关键在科技。

  新鲜荔枝采集运输到工厂后,先接受预冷,将中心温度降到0至5摄氏度,然后通过人工挑选、覆膜包装等工序,被送入一池“冷水”中浸渍速冻,40分钟后就成了冻眠荔枝。

  科学原理不算新——

  荔枝细胞中的水,在-5至-1摄氏度之间最容易结成大冰晶。大冰晶会刺破细胞结构,导致荔枝汁水外流,不再好吃。浸渍速冻技术,就是要避免大冰晶的形成。

  材料和方法有创新——

  在浸渍速冻过程中使用了一种新的包装材料,既能很好地导热、隔绝氧气,还有足够的韧度,不被尖锐的荔枝表皮划破。这种材料配合液体介质,能提高热交换效率,让荔枝“冷得更快”,使生成的冰晶小于5毫米,排列更均匀有序,从而保护细胞结构。

  检测结果显示,采用这种技术冻眠一年的荔枝解冻后,外观与鲜果没有显著差异;糖类、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营养成分保持在80%以上;整果硬度、恢复性和咀嚼性在贮藏180天和360天时,均能保持在鲜果的80%左右。

  为“水果自由”打下科技基础

  冻眠技术并非横空出世,而是经过不断打磨。

  以裂果率为例,荔枝速冻后容易开裂,预冷温度和时间、真空包装适宜度、包装材料、冻结速率等都会影响裂果率。为了找到最适合的参数,科学家和新农人们研究了好几年。

  为鲜果行业“度身定做”的冻眠技术,为“水果自由”打下科技基础。在荔枝上实现商业应用,给企业提振了信心。如今,冻眠黄皮、冻眠榴莲等纷纷被提上日程。

  和荔枝的情况类似,在过去,非产地的消费者想要吃到新鲜状态下黄皮、榴莲,颇有难度。

  “冻眠鲜黄皮的技术参数我们已经初步摸清,不需要重新研发设备,在原来的生产线上就能加工。”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下称“从化华隆”)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冻眠黄皮有望上架销售。

  榴莲则相对复杂一点。由于榴莲多产自国外,需要先进口到国内才能加工冻眠,生产、运输和检验环节还有待打通。

  目前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常用液氮冷冻技术来冷冻榴莲整果,用风冷技术冷冻榴莲果肉。“和这些技术相比,浸渍速冻榴莲的成本更低,加工时间更短,而且果肉细胞更完整。”从化华隆相关负责人说。

  希望“果贱”不再伤农

  挂果不摘、果贱伤农,是长期困扰广东鲜果产业的难题。

  以从化的荔枝品种——双壳槐枝为例,其种植面积大、口味清甜,而且产量丰足、稳定,成为当地的代表性品种。但因为上市时间晚,双壳槐枝的单价不高,有些果农都不愿意摘。

  之所以叫“双壳”,主要因为这种荔枝的皮又厚又韧、很少裂果,也因此适合冻眠。有了冻眠技术,企业能大量收购和冻眠双壳槐枝,躲开“扎堆上市”的荔枝季,实现“错峰出售”,让国人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有品质的荔枝。

  其他一些不适合速冻鲜食的荔枝品种,也可以通过冻眠技术保存后,加工成其他荔枝产品,延长产业链。

  智慧果园管理、“荔枝+石斛”生态种植、荔枝林下经济……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果贱伤农成为历史,让荔枝果农有稳定的收入,助力“百千万工程”。

  随着冻眠技术发展,广东水果有望以更新鲜的姿态,销到更远的海外。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正体现对在传统行业的升级改造中。

  【采写/脚本】南方+记者 钟哲

  【出镜】南方+记者 吴雅楠

  【拍摄】南方+记者 许舒智

  【剪辑】南方+记者 金镝

  【海报】潘洁 谭唯

  【统筹】卞德龙 李细华 张梓望

  【策划】吴少敏 张由琼

编辑:倪仕轩   责任编辑:朱景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