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肇庆正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梁亮 摄
投资120亿元的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工地日夜忙碌,小鹏汽车肇庆工厂里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鱼贯而出,风华高科高端电容生产基地项目跑出“加速度”……在千年历史文化名城肇庆,产业的新活力正在迸发。
面对“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肇庆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产业招商落地实现“破题破局”,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一带一廊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坚持走对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路子,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
●南方日报记者 余秋亮 刘亮 施亮
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4+4”产业体系加速集聚发展
塔吊林立,车辆轰鸣,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肇庆项目建设现场,500台机械轮班作业。自项目3月底开工以来,50余天已累计完成近2.5万根桩施工,完成桩施工总工程量超90%;原料仓及7栋宿舍楼正在建设主体结构。
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投资120亿元,将华南首个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基地设在肇庆,补上了肇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加上小鹏汽车等行业龙头企业,如今肇庆全市这一产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家,涵盖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各个环节。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加速发展,是肇庆近年来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打造高水平制造新城,加速“4+4”产业体系集聚发展的一个缩影。
围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属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建筑材料、家具制造、食品饮料、精细化工四大特色产业,肇庆积极引进产业链龙头企业,鼓励支持存量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围绕“链主”企业实施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和产业链垂直整合,补齐延伸产业链的薄弱、缺失环节。同时,引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发展质量好和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的中小企业。
今年第一季度,肇庆新引进项目100个,计划投资总额436.3亿元。其中“4+4”产业链项目63个,计划投资额286.88亿元,占新引进项目计划投资额的66%。
投资120亿元的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20亿元的风华高科高端电容和电阻项目、投资100亿元的肇庆万达国家度假区项目……一个个龙头企业落地,推动肇庆加速迈向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
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构建“三大交通圈”和“双枢纽”交通格局
4月25日,广佛肇高速公路广州石井至肇庆大旺段三期正式通车,标志着广佛肇高速全线贯通。这也是广东“十四五”首个高速通车项目,肇庆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添一条重要通道。
“从华南物流中心去广州总部,40分钟左右就能到达。”唯品会华南物流中心行政人事经理李洁莹表示,广佛肇高速不仅方便了总部和位于肇庆高新区的华南物流中心的联系,还节省了家住广州员工的通勤时间,也为企业选才用才创造了更大空间。
从2002年肇庆市第一条高速公路——广肇高速正式通车,至如今,肇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700公里。四通八达的高速通道编织成网,为肇庆打开发展格局。
肇庆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也在提速。今年4月10日,佛肇与穗深城际跨线运行,开启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深圳5地市间城际列车互联互通新纪元。肇庆广宁也开通至珠海高铁,进一步加强了与中山、珠海等湾区城市的交通对接。目前,肇庆已实现20分钟到佛山、40分钟到广州、71分钟到深圳,80分钟至香港。
今年,肇庆将力争推动广湛高铁、珠肇高铁肇庆段动工,争取开通更多肇庆往返香港、深圳等地高铁和城轨班次。同时,加快建设肇明高速一期等项目,谋划广佛肇云高速、惠州至肇庆高速,全面对接大湾区快速交通路网。
在主通道、大动脉向外延伸的同时,肇庆推动交通触角向内扩张,实现从“内外通达”到“内畅外联互通”的转变。据了解,肇庆今年将完成马房特大桥建设,加快建设金利大道,谋划端州至新机场、金利至肇庆东站、新区至大旺等区域快速通道,规划建设粤桂省际廊道、绥江沿线通道、东部大道及中部山区通道。
未来,以肇庆东站和正在推进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双枢纽”为核心,肇庆全力深度融入大湾区综合交通网络,加速形成大湾区一小时、广佛肇半小时、市域一小时“三大交通圈”,构建“立足广佛肇、对接深港澳、融入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绿色名片”成色更足
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金字招牌
置身位于肇庆城央的七星岩,白天,湖水颜色翡绿、水质清澈,山岩在湖中的倒影清晰可见;夜晚,抬望眼,就能捕捉到北斗七星的踪影。
亮丽星空、清澈湖水,成为肇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最好注脚。去年,肇庆成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拿下最具含金量的“绿色招牌”。
肇庆对传统低效产业关停和引导退出,用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转型。目前,肇庆已有190条陶瓷生产线完成“煤改气”改造,其余生产线均已停产或退出,全省率先完成任务。
肇庆还建成智能立体监测网,同步开发出空气质量联网监测管理平台、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等多个管理平台,精准预报从4天提升到7天,预报范围从主城区扩大到9个县(市、区)。大气污染治理能力体系建设初具雏形,环境管理科学化水平日益提升。
一套“组合拳”取得较好成效。2020年,肇庆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水环境质量在全国337个城市中排名第十二,优良天数比例等四个指标的改善幅度位列全省第一,空气质量六大指标性污染物浓度已连续7年实现下降。
绿色底气越来越足的肇庆,正以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重要抓手,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肇庆正深度参与人文湾区、休闲湾区、健康湾区建设,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彰显现代特色,全力打造西江百里历史风光带和千里旅游大走廊,联合桂林、贺州建设“粤桂画廊”,打响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品牌。
■记者观察
走对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路子
2020年,肇庆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星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年实现“四大创建”,极大地树立了肇庆自信。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起之秀肇庆来说,更是如此。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肇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GDP超3000亿元目标的关键一年。
面对“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历史机遇,肇庆明确,走对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路子,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
肇庆要推动高质量加快发展,基础在产业、短板在产业、优势和潜力在产业。去年以来,肇庆把产业发展放在关键位置,深入开展产业招商落地年行动,以“2+4+N”产业发展平台为主阵地,以“4+4”产业发展体系为主攻点,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高质量加快发展的产业支撑力。
300人招商队伍常驻深圳招商引资,全力破解土地“生死门”,成立七大工作专班服务项目快落地,每周一次的“产业招商落地巡查日”为企业排忧解难……肇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已凝聚起产业招商落地工作的强大合力。
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永葆绿色底色,努力实现发展与生态、富裕与美丽的双赢,肇庆正朝着彰显中国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进发。
■一线见闻
省级廊道变碧道画廊 肇庆挖潜乡村“美丽经济”
驱车进入肇庆封开县贺江碧道画廊开放景区,仿佛翻开一幅精美乡村画卷。沿途贺江、东安江蜿蜒贯穿,两江四岸翠竹林立,生态优美,道路旁农舍与田园风光交错。
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贺江碧道画廊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曾经的偏远山村成为了全市最火爆的景区之一。
贺江碧道画廊的美丽嬗变始于2019年,广东省提出在省际边界地区打造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封开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是其中一条,涉及江口、大洲、都平3个镇(街)12个行政村142条自然村,面积24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人。
以大洲镇为例。该镇完成“四好农村路”硬底化建设20公里,乡道路面拓宽23公里。省道535线大洲镇段22.5公里改造为沥青路面,从县城区至大洲镇区中心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45分钟缩短为30分钟。
补齐乡村人居环境短板以后,大洲镇充分挖掘村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独特内涵,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提升乡村风貌,建成一街一景、一村一韵、一户一院的精美农村示范带。因地制宜打造两广源流博物馆、龙皇岛古码头、古道公园、湿地公园、茶文化特色街等一批网红景点。
省级廊道变碧道画廊,不少当地村民端起了生态碗,吃起了旅游饭。2020年,“90后”大学生张宇宽选择回大洲创业,把家里的废弃农舍改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餐馆。今年“五一”假期,张宇宽的农家乐每天接待近200人次,餐馆也被评选为市级三星农家乐。封开的美景“变现”后,成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利器。目前,全县有旅游产业扶贫基地34个、到户产业扶贫项目2.3万个,打造了杏花鸡、神湾菠萝、兰花、食用菌等一批旅游致富特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