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12月16日晚,在大气恢宏的交响序曲《美丽的大湾区》中,广东省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音乐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拉开序幕。
记者在现场看到,演出前半小时,星海音乐厅已经汇集不少观众。当晚,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的艺术家齐聚一堂。曲目既有市民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也有近年来的原创精品,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情和大湾区特色。恢宏的管弦乐与悠扬的广东民乐交织,让1100多名观众过足乐瘾,在音乐中感受浓浓的家国情怀。
旧曲新歌
重温澳门回归喜悦之情
当晚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执棒广州交响乐团,联袂我国著名歌唱家莫华伦、王丽达和粤澳两地歌唱家崔峥嵘、王曦、刘罡、李思音、梁晓莹、周炎敏、范苑群,以及著名高胡演奏家余其伟和小提琴家、广州交响乐团首席张毅等共同演出。
“沧桑四百年,游子离故乡,莲花处处开,人人喜洋洋,一九九九年,澳门回故乡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崔峥嵘一曲欢快的女声独唱《澳门一九九九》,带领观众重温20年前澳门回归祖国的喜悦之情。崔峥嵘说,前一天彩排时唱这首歌,就特别激动。“这是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而特别创作的歌曲,我想这个情感到今天也是一样的,我们和澳门人民同根同源,心心相连。”
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介绍,音乐会的曲目选择经过多轮讨论,在节目编排上力图体现出粤澳两地人民爱国爱家的共同情怀。“同属粤港澳大湾区的粤澳两地,在文化上同根同源,有着诉不尽的乡音乡情。”
陈擎介绍,音乐会亮点颇多,既有慷慨激昂的管弦乐,比如广东音乐代表作《赛龙夺锦》、管弦乐演奏版《七子之歌》和《献给港珠澳大桥》,也有充满粤韵的曲目,包括高胡独奏《春到田间》、新编粤曲演唱《薪火·红棉—寄调彩云追月》和咸水歌对唱《对花》等。
当经典的《七子之歌》旋律响起,不少观众情不自禁打起节拍。值得注意的是,开场序曲《美丽的大湾区》和结尾前的交响乐《红旗颂》,还加入了合唱环节。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在两首原本为纯交响乐版本的作品中饱含深情地歌唱,烘托出热闹的庆祝氛围。
最后,在余隆的指挥下,当晚参加演出的所有歌唱家及合唱团共同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全场观众齐挥国旗,与台上艺术家们共同合唱,将音乐会气氛推到顶点。
三地名家
唱响大湾区合作新篇章
当晚音乐会上,粤港澳三地名家轮番献演,唱响共同的家国情怀,展望大湾区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来自澳门的音乐艺术博士、澳门理工学院全职声乐教授王曦带来独唱《四海为家》。“我与广州交响乐团多次合作,但这次演出不一样,有更多责任感,不仅是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音乐会,也是该部作品首次在澳门以外的地区演出”,王曦介绍,《四海为家》选自澳门首部原创歌剧《香山梦梅》,取材自汤显祖于万历十九年游历澳门的历史,曲词优美细腻,与《牡丹亭》情节相互呼应,展现了澳门融汇中西的文化特色。
王曦2014年起在澳门任教,见证了澳门这几年的变化。“从港珠澳大桥、横琴口岸到澳门轻轨的建设,我见证了澳门一天天的变化。不仅硬件越来越好,从人文上说,澳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澳门只会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不会错过。”
“我特别选择了一首粤语歌曲。粤语在整个大湾区都有代表性”,香港音乐家、澳门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莫华伦献上一首男声独唱《万里长城永不倒》。慷慨激昂的歌声,让观众热血沸腾。一曲完毕,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常年往返粤港澳的莫华伦,对近年来三地的合作发展深有感触:“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往来更加方便。我在澳门做了十几年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观察到这几年的三地文化合作也愈加频繁。大湾区有许多世界一流的文化资源,包括音乐厅、音乐院校等,通过艺术节目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充分利用、资源共享。”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丽达同样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于三地的文化发展有帮助,相信这样的发展可以促进大湾区艺术水准的提升,也希望把更多好作品带到大湾区,就大湾区优秀艺术资源开展合作。
南方日报记者 徐子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