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新闻 > 粤学习 > 学习头条

95后江西姑娘在高要铁岗社区种下“星火”

2025-05-04 15:32 来源:南方网

  5月1日一大早,肇庆市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95后江西姑娘刘小婷已经骑着电动三轮车穿梭在村道上,车斗里装满了带着晨露的生姜和青菜——这些都是村民硬塞给她的“心意”。

  一年前,当这个扎着马尾辫、拖着行李箱的城里姑娘第一次站在铁岗社区村口时,没人相信她能在这里扎下根。如今,她不仅是村民口中的“小婷老板”,更是带动这个传统村落焕发新生的“乡村运营官”。

95后江西姑娘刘小婷。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摄

95后江西姑娘刘小婷。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摄

  一条石板路与一颗扎根的心

  2017年大学毕业后,刘小婷进入潮州玉瑶山庄工作,从此与乡村振兴结缘。2023年底,她第一次踏进铁岗社区,就被那条保存完好的百年青砖石板路击中了内心:"这种原生态的肌理,在快速城市化的珠三角实在太珍贵了。"

▲ 俯瞰金渡镇铁岗社区全貌。陈彦成 摄

俯瞰金渡镇铁岗社区全貌。陈彦成 摄

  这个直觉让她做出了人生又一个重要决定。她说服总公司追加投资,在高要注册成立星火汇聚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项目负责人。在随后的大半年里,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要同时应对三重挑战:和社区党支部书记一块挨家挨户说服村民出租闲置老屋、不断恶补农业种植和园艺设计、摸索文旅项目运营之道。

  “你一个小姑娘能干什么?”面对村民的质疑,刘小婷有自己的底气。在潮州工作时,她就擅长盘活闲置资源——将当地常见的公厅改造成茶馆,赶上当年“围炉煮茶”热潮,单日营业额突破万元。这些经验让她坚信: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必须尊重当地文化肌理。

金渡镇铁岗社区乡村众创空间和屋顶咖啡项目。陈彦成 摄

金渡镇铁岗社区乡村众创空间和屋顶咖啡项目。陈彦成 摄

  铁岗社区的突破出现在去年“五一”假期。“屋顶咖啡”成为网红打卡点,央视等媒体的报道让游客数量激增,不乏港澳同胞专程来打卡。村民不仅拿到了租金,农副产品也有了新销路,村里餐馆常常座无虚席。“现在他们会亲切地问我吃饭了没有,还会塞给我们自家种的菜。”刘小婷说,这种朴实的互动,才是乡村最动人的逻辑。

  “遍体鳞伤”的创业路

  然而,乡村振兴不是浪漫的田园诗,媒体上的高光不是故事的全部。刘小婷坦言:“在乡村创业真的充满艰辛,可以说是遍体鳞伤。”

  去年第三季度,小酒馆项目的失败给她上了深刻一课:由于配套不足,游客很难留到晚上;村里连代驾都难找;高薪聘请的店长缺乏对乡村的热情……最终,这个项目不得不转型为白天经营的糖水店。

  “只做咖啡厅是不现实的。”刘小婷保持着清醒的认知。要真正盘活乡村,必须打造完整的业态链条。为此,她承受着惊人的工作强度:白天巡查各个店面,晚上研发新品,深夜还要思考糖水店的装修方案。记者注意到,她的电脑浏览器收藏夹里,满是“乡村运营案例”“甜品摆盘技巧”的网页;桌面上放着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客流数据和产品改进建议。

  “每天睁眼就是工作。”深夜11点,结束一天工作的刘小婷仍在调整甜品店招牌产品舒芙蕾的配方。她的电脑屏幕上播放着李子柒的视频——这是她疲惫时最好的精神慰藉。“特别是她和奶奶在一起的场景,让我想起自己已经去世的奶奶。”说到这里,这个平日雷厉风行的姑娘声音轻柔下来。

  在广东乡村的八年,她每年只能回江西上饶老家一次。“直到现在,父母还会唠叨我,一个女孩子在农村瞎折腾什么。”这种柔软很少示人,但她已经学会了一边消化家人的不解,一边坚定自己的选择。

  “造血式”振兴的探索

  在刘小婷看来,广东正在推进的“百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政策支持只是外因,关键要培育内生动力。”她带领的星火公司始终坚持“造血”而非“输血”的模式,特别注重本地人才培养

  咖啡店现任店长是隔壁腰岗村20岁的小妹。从零开始学习拉花、机器调试,如今她做的咖啡已经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道具”。星火公司组织的乡村运营官培训也已开展两期,有学员主动要求继续深造。这种人才培养的耐心正在收获回报。随着运营团队日渐成熟,刘小婷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整体规划中。目前铁岗社区已改造闲置民房225多栋,引入文创、餐饮等业态17家,带动周边5个村落发展民宿和农家乐。2025年一季度,社区接待游客超8.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翻了七倍,村民人均月增收2800余元。

铁岗众创空间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清新雅致的户外景观,让人心旷神怡。刘小婷 摄

铁岗众创空间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清新雅致的户外景观,让人心旷神怡。刘小婷 摄

  初见刘小婷的人,常会被她的外表所迷惑——素色新中式长衫,衣襟上绣着淡雅的青花缠枝,走起路来裙角生风,仿佛从古画中走出的闺秀。但当你看她带着阿姨们种花,为了一个排水沟与施工队据理力争,或是熟练地分析“客单价”“转化率”时,才会发现这小小身躯里蕴藏的巨大能量。“每个项目都像我亲手拉扯大的小孩,需要精心呵护。”她说。

  在跟踪采访的大半年里,记者深刻感受到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执着与智慧。从“不能做什么”到“小婷老板”,从闲置老屋到网红空间,这个95后姑娘用行动证明:乡村振兴既需要情怀,更需要专业;既要保留乡愁,也要创新思维。在“百千万工程”的东风下,期待更多这样的“星火”在南粤乡村燎原。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来源:肇庆+

编辑:倪仕轩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