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广州划定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区

2024-11-19 23:10 来源:南方网

  11月19日,16届85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0)》(简称《规划》)。

  《规划》将保护区空间划分为传统核心区、现代展示区和传承发展区三个区域,明确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十三行商埠文化区(文化公园)—上下九骑楼街(十八甫)、陈家祠—沙面等四大重点区域,并提出到2030年努力建成“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群众受益”的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的远期目标。

  划定三个文化生态保护空间

  根据荔湾区内传统文化资源的存续状况及整体保护的目标要求,《规划》将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和内容分为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物及与非遗相关的实物、民俗活动、文化场所等五个方面。

  同时,根据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布状况及生态特点,《规划》将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区空间划分为传统核心区、现代展示区和传承发展区三个区域。

  传统核心区拥有较为完整、典型的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体系,范围为原西关地区,即北至中山八路、中山七路(含陈家祠),东至人民中路、人民南路,西南至珠江的区域,约5.36平方公里。传统核心区将积极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着力开展琼花会馆、吉庆公所、八和会馆、名伶故居、古戏台等重要的粤剧粤曲场馆遗址、遗迹的修复重建和活化利用,推动以八和会馆、粤剧艺术博物馆等公共文化阵地为核心的粤剧粤曲文化传播交流平台建设,多渠道挖掘非遗各方面优秀人才,通过传承人队伍的壮大实现非遗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现代展示区根据荔湾区粤剧粤曲文化分布和传播特点,设置在白鹅潭中心商务区,规划范围北至大坦沙,西至荔湾区界与花地河,东至珠江,南至三枝香水道,面积约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范围6平方公里。现代展示区将着力发挥粤剧粤曲文化的影响力,促进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推动粤剧粤曲文化与文创、旅游等相关产业积极融合,加快粤剧粤曲文化产业升级,充分发挥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文化地标作用,做好粤剧粤曲文化保护和传播。

  传承发展区共约23平方公里,其一是北至荔湾边界,南至珠江、中山七路、中山八路(除去陈家祠),西至珠江边,东至荔湾边界的区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其二是北至花地河,南至荔湾边界珠江边,西至海龙路,东至花地河的区域,面积约17平方公里。传承发展区将完善粤剧粤曲文化传承传播体系,扩大粤剧粤曲文化社会影响,推动粤剧粤曲文化保护与荔湾人民日常生活、民俗活动相结合,实施生活化保护。

  构筑文化生态区保护体系

  《规划》按照近期(2021—2025)、远期(2026—2030)两个时间阶段,分别确定了目标和具体工作。

  近期将全面启动“三个一”工程,包括培养一支传承有序、管理专业的传承和管理队伍,建设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展示体系,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非遗园区。远期将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工程,开展数字化保护和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工作,深化学术研究工程。

  在近期、远期规划实施过程中,将以非遗综合展示场馆体系工程、非遗资源数字化工程、人才培养与引进工程、粤港澳非遗园工程、文化交流平台工程、非遗创新利用工程等六大重点工程为抓手,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同时,《规划》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分类、分级保护措施。提出生产性保护、抢救性保护、分类保护、数字化保护四种保护方式,以及包括加强资源调查和档案管理、完善非遗名录制度、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注重人文和自然环境整体性保护等方式在内的九项保护措施。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张菲菲

编辑:朱文婷   责任编辑:林涛   校对:陈学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