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江门在台山上川乌猪洲海域正式启动首批重力式网箱下海锚定安装工作,8月,江门造船企业承建的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完成交付。近年来,在珠三角7个沿海城市中大陆岸线最长、海岛数量最多、滩涂面积最大的江门,积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初结硕果。
当前,江门“三线并进”,着力构建“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海洋牧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推动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在打造“海上新江门”上实现新突破。
海工重器“江门造”
“‘四航永兴’将填补沿海地区缺少大载重浅吃水驳船的空白,能够到达大型驳船不能深入的港口和河口施工工地作业。”中交四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惠明说。
目前,以新会银洲湖区域为核心区的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逆势发展,拥有规上企业13家,2023年1至9月,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实现产值31.8亿元,实现稳步增长。
南洋船舶成立于2005年初,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民营船舶制造企业,主要以建造现代节能型“小灵便”散货船为主。近年来,南洋船舶坚持自主研发创新,2022年研发费用6403.87万元。
“目前我们在手的订单一直持续到2026年,今年预计交付13艘船。”公司财务总监朱继雷介绍,今年南洋船舶总产值预计近30亿元。
目前,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已形成以新会银洲湖区域为核心区的发展格局,其东岸的古井片区有现状建设用地1557亩、新增建设用地514亩,西岸崖门片区有建设用地570亩、新增建设用地631亩,发展空间广阔。
大力打造“邑海粮仓”
江门是渔业大市,众多优质鱼类在这里繁衍生息。2022年,江门市渔业总产值251.71亿元,全省排名第二,水产品年总产量约85万吨,全省排名第四,水产养殖面积约6万公顷,全省排名第二,是广东不可或缺的“蓝色粮仓”。
经过多年发展,江门基本形成了沿海海水养殖产业带、西江流域淡水养殖产业带和潭江流域淡水养殖产业带,新会区大鳌镇(养殖南美白对虾)等被录入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培育出“台山蚝”“台山青蟹”“台山鳗鱼”3个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水产品,以及南美白对虾、桂花鱼、台湾泥鳅、泰国笋壳鱼等一大批名优特水产品。全市名优特品种养殖面积近50万亩,约占全市养殖总面积的六成。
“2022年至2023年,我们共争取到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1800多万元,用于支持深远海养殖装备项目建设,撬动社会资本6700多万元。台山市海洋牧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投入16亿元专项债资金,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3年2月,江门海洋集团成立,布局种苗培育、深海养殖、精深加工、装备制造、融租服务、海上风电“六位一体”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深耕碧海,牧渔未来。
南方日报记者 张子俊
通讯员 黄绍侦 申红洲 毕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