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广东的高职院校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断进阶、逐步走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十四五”期间全国首家获批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新生在大学一年级就要集体进入本科教育学院,不分专业类别,进行统一的通识学科学习。
深职大首批招生的6个职业本科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等,全部对接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学校按照“技术牵引,产品载体理实融通,能力本位”的理念重构了6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学院到大学,校名只有一字之差,但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向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探索发力。
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更是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
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这里正在进行布局优化与调整。五月份,这里将引进来自智能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生产线。
这也是番职院首个真正意义的“校中厂”,将真实且高端的企业智能生产线搬进课堂。四月份,校企还将联合成立“现场工程师学院”,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组织课程教学,共同制订评价标准。经过三年学习,学生要同时具备智能制造单元与产线设计、仿真、装调、运维等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项目管理和技术创新的职业素养。
教育部出台的专项培养计划强调,到2025年,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在广东,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企业走进职业院校,精准培养在生产、工程岗位上,用科学技术创造性地解决技术应用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人才,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形成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相融共生、同频共振的局面。
记者:袁媛 黄耀敏 房媛 黄俊辉 梁皓 清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