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网红刘逢明:吸引铁粉 留住游客,让广东水西村红起来【寻找最红小康村系列⑤】

2020-08-14 14:38 来源:南方网

  编者按: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近年来,广东各地涌现出一批红色资源丰富、时代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的“小康村”。

  “红”,可以是党建引领,是经济发达,是产业振兴,是村民富裕,是生活红红火火,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村民网红,也是小康社会中村民一张张红彤彤的笑脸。

  为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联合集团媒体和快手平台,推出2020寻找广东“最红小康村”报道,走进百姓内心,用笔和镜头,记录红色沃土上的小康故事,凝聚决胜全面小康的澎湃伟力。

  同时,2大红色小康评选活动~“广东十大最红小康村”评选报名及“广东十大小康故事员”评选报名(需提交小康主题的文图或视频)也同步启动,敬请垂注。

  位于清远市石潭镇的水西村有这样一句古话:不食得三斤姜,无法入得水西乡。因为在清朝年间,村民为了防盗防贼,八大姓氏的村民分别建造了自己的门楼,街巷按八卦阵势排列,如果不熟地形的人走进村里,很难走出村,所以需要有食得三斤姜的勇气和能力。

  如今再看水西村,浑然一体的地形一目了然。在这春意盎然,绿意缭绕,鸟语轻鸣的早晨,一辆辆旅游巴士停在村前,与山清水秀的水西村共同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详情请看以下视频)

  .

 

  一场活改革,两张规划图:要让水西村美

  今天的水西村,整洁宽敞的道路交错有致,青幽湖潭的倒影浸没山青,俨然是美丽乡村的模样。然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景象,传统保守的村民没有期待,基础环境的建设无法夯实,产业发展处处落后,乡村新闻官刘逢明在当时一筹莫展,水西村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如何解局?新上阵的两张土地规划图,一条“土地法”破解了水西村成功改革的“密码”。据刘逢明介绍,这两张土地规划图见证了水西村从支离破碎到整合有致的改革蝶变:曾经是一户多地,80%的土地都被荒弃,现在是井然有序,将水西村的居住区、自留耕作区、机动耕作区、发展经济种植区规划得合理清晰,同时“土地法”制定详细的土地整合条约,让水西村从此有法可依。

  刘逢明认为,改革思路,就是整合碎片土地,盘活睡眠资源,以产业化吸引企业入驻,才能更好地发展旅游业。顺着他的指引,记者看到一条条干净的硬化村路,一栋栋即将落成的民宿楼,大片大片的五色水稻铺满田间。跟着他的脚步,记者走进现代化的芦笋大棚和无花果基地,技艺娴熟的村民正在种植,自动化的农业设施正在运转,这些都见证着水西村综合改革的成果。  

  想让水西村富,要先让水西村美,完成美丽乡村的目标只是第一步,未来要将水西村规划出的一部分空地建成民宿村,打造3A旅游景区,将水西村建设成为文化旅游村,水西村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个APP,一所“大学”:要让水西村红

  水西村的绿水青山已有雏形时,又有一个难题摆在刘逢明面前,该如何让水西村红起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它。 一所快手“大学”的学习给刘逢明的宣传指出了明路。  

  2018年8月,清远市首推“乡村新闻官”制度,刘逢明身为第一批乡村新闻官,获得了更多系统学习乡村建设知识的机会,同时担负起践行“三传一助”(传思想、传文明、传文化、助致富)理念,赋能乡村振兴,帮助水西村对外推广宣传家乡特色。在清远联合快手进行的培训期间,他第一次接触到快手APP,并开始了他正能量乡村网红的发展之路。

  “各位老铁们,我是明哥,今天给大家看看我们村里种的无花果。”7月盛夏,水西村的大棚里,或青雉或通红的无花果挂在低矮的枝干上,“你们看,特别甜嫩,非常值得一试!”刘逢明热情大方,笑容满面,操着一口广式普通话,用镜头向大家展示那些正待成熟的果实,为无花果做宣传,这场没有预告的直播在瞬间就获得了500多的播放量。

  如今刘逢明在快手上已经有8万多的粉丝数量,对他来说,做快手直播已经成为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不论是村民播种五色水稻,还是芦笋从幼芽长成嫩茎,刘逢明都透过镜头一点一滴记录下来,短视频的拍摄内容各式各样。“有很多游客看了视频之后,来我们水西参观、游玩,这里的山清水秀也让他们流连忘返。”水西村的游客量因此增加了40%,芦笋、无花果、青头鸭、山水豆腐等也成为了“网红产品”。

  

  比起成为人们口中的“网红”村长、“网红”乡村新闻官,刘逢明更希望家乡能红起来。他将自己比作一座连接家乡与五湖四海的宣传桥梁,初心农庄则是水西村的中心平台,“就像芦笋腐竹一样,也是村里的一件产品,网友能通过我这个媒介,更好地认识水西村。”

  如今的水西村已经是一村一品,芦笋由以前的300亩减少为100亩。把附近村不同的农产品集中在水西村展销,在水西村直播带货,将“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宣传出去,已列入了刘逢明的最新计划。“吸引铁粉,留住游客,将部分产品种植引入水西村,未来不仅要让水西村红起来,也要让联滘村红起来。”

  一批新产业,一集体分红:要让水西村富

  “去年水西村的营业收入大概是900万元,带动村民收入150万元,村集体收入同2015年相比翻了一百六十多倍。”刘逢明侃侃而谈,细数初心农庄、芦笋大棚、五色水稻、无花果基地这些产业,都在水西村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现在我们种植面积最多的是水稻,别看它们普普通通,有些优质的大米一斤会卖到18元。”据刘逢明介绍,由于没有打农药,没有施肥,全都采取无公害方式种植,这种大米的产量比普通大米的产量少了一倍多。但正是因为这种高标准,无污染的绿色栽培方式,大米的营养价值会更高。培养纯天然的农产品,进行高标准的质量检测,水西村做到了“水西一出,必属精品”的打造。

  有了高标准的质量检测把关,第三方项目的专业技术和销售网络加盟,再加上刘逢明在快手平台上的持续输出,很快水西村的特色产品被熟知,一条条通向水西村的休闲生态旅游线也应运而生。现如今,水西村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到香港市场,而且是采取会员制销售。芦笋、无花果、水稻等摇身成为了水西村的王牌产品。  

  随着家乡产业的振兴,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据刘逢明表示,在他直播或推介段视频期间,不少粉丝在他的作品下留言求购水西特色产品,一些村民也主动把自家生产的农产品提供给他,希望他能在平台上展示宣传,随后销量便不断攀升。现在的乡村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为创业者,自己当老板。村民们都变成了股东,加入到这个乡村集体收入分红的阵营。  

  “看好村里的哪一块产业都能入股”“年底每个村民都能分红” “自家的土地也能赚钱”“村里剩下的资金,用来建设村中基础设施,助学奖学以及村民文娱活动”……水西村的发展消除了村里的劳动力富余,更让水西村村民从脱贫到致富,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下田种地,接触电商销售,刺激了乡村的原生动力。

  在这通往小康生活的路上,每个人都充满劲头,向越来越红火的生活迈进。

  【记者手记】

  初心农庄就是水西村联结人心的平台,是水西村的心脏。

  在农庄里村民们可以摆上节日的宴桌,游客们在餐桌上可以尽享原汁原味的石潭美食,可以与刘逢明畅谈水西村的美景、美物、美人。

  初心农庄的初心就是为了打造一个属于水西村的标志平台,周围是清新干净的环村小路,里面有热情淳朴的村民,这一份真诚祥和足以打动每一个踏上水西村土地的人。

  【策划】 陈永 胡念飞

  【统筹】 喻淑琴(18898606366)

  【撰文/视频】见习记者 温志勇 实习生 陈伊露

  【来源】 南方农村报 南方+ 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编辑:何柏梅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