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新冠疫情席卷而来,使得待在家的时间多了许多。闲暇之余,我得以有机会重回往日那熟悉的家乡,细细感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的乡村生活。与大学就读的城市——广州相比,从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到宁静的乡村小镇,渐渐远离繁杂与喧嚣,心灵仿佛得到了洗涤。前行路上回头看看,才发现家乡已焕然一新,充满童年回忆的地方已然不同于旧日。“广东十大小康故事员”活动让我的心蠢蠢欲动,我想成为大罗村的故事员,讲述大罗村的美丽和小康故事,展现家乡的风采。(详情请点击视频)
美丽桥梁聚温情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村民,有幸见证大罗村20年来奔向小康的努力和成果。每天早晨大概8:00,街外的嬉笑声取代闹铃叫醒了我。由于我的家位于小巷的第一间,行人路过、车辆经过的声音都极容易被听到。从阳台往下瞄,那抹炫丽的黄总能抓住我的眼球。原来那是我从小总爱待在那里玩耍的“永和桥”,从前青苔满地,钢筋半露,坐台发霉,如今不锈钢扶手换成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大理石围栏,半悬挂的黄色桥干充满现代化气息。那些个看着我长大的老婆婆还是爱在那从早坐到晚,聊聊家常,旧事谈了又谈,一段岁月就这样娓娓道来。现在不仅是老人,连年纪尚轻的叔叔们也爱在桥边钓鱼。

便民服务零距离
暑假来临之际,街道上许多小孩儿走向了“老人院”。正在我纳闷之时,我的二婶取笑我“两耳不闻窗外事”。原来“老人院”改造成为了“大罗村家庭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从老人扩大为少、中、老年,青少年在周末或寒暑假可以在此参加免费的课程学习和有意义的志愿者活动,此处也成为中老年人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新建的大罗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高、服务设施完备,引进了优秀的医护资源。村民们最常挂于嘴边的是:“现在有什么事去卫生服务站就可以解决,再也不用去镇上医院排长队了,让“方便”更加方便的生活就是全面小康。”

大罗中心公园风情万种
更值得一提的是,具备表演舞台、健身设施、篮球场和足球场的大罗中心公园已成为我们村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公园内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舒适惬意,幽静安逸。不仅如此,龙舟基地独具文化底蕴,成为村里比赛的盛地。每天晚上村民带着小孩散步、遛狗,广场舞成为了许多妇女晚上必备的娱乐,篮球赛越来越盛行......作为大罗舞蹈队队员之一的小萍阿姨说道,“自从建了这个中心公园,我们终于不用去破烂的市场门口跳了,村委也提供了更好的灯光和音响设备,村的支持就是我们村民最强大的后盾,我们有更多的自信跟别的村舞蹈队进行比赛。每天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坚持跳广场舞让我有更多的锻炼和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基础建设大变身
时光带走了金黄的农田和清澈的池塘,取而代之的是宽广平坦的停车场,随之不断扩大,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得到极大改善。据我的妈妈介绍到,从前经常找不到车位停放车辆,总有车辆停放在窄路导致交通不畅,现在一年只要交220元的停车费就可以有固定车位停放。河里堆积的绿油油的浮藻也消失不见、街道垃圾桶不断增多......在打造了大罗新市场后,摊位和小吃店比以前多了一半,品种丰富,价格便宜,对邻村道教村、鹭洲村村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这提高了村民们收入,距离小康又近了一步。

如今的大罗村“处处有景致,家家有笑声”,这也是村民的幸福心声。归根到底,是赖于村委的正确领导和政策的积极落实。在新冠疫情下,村委会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轮班完成测量体温、登记出入车辆等信息,确保村民生命安全;定期召开村股东大会,切实保障村民的利益和知情权;不时分发数目可观的土地分红,为村民的小康生活添砖加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时期,作为城乡结合部下的小城镇小乡村,大罗村的幸福小康生活使我真正地感受到乡村美、农民富、祖国兴,使我对家乡小康生活建设始终怀有热枕。诚然,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仍需吾辈共同努力。
奔康档案
村民奔康金句:
①村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
②凝聚一心奔小康。
③让“方便”更加方便的生活就是全面小康。
【撰文/视频】小康故事员 黎靖儿
【来源】南方+ 南方农村报 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