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肇庆黄布沙村:村民靠种香蕉年入40万,未来“香蕉研学”更有盼头【最红小康村系列⑥】

2020-08-21 18:57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者按: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在广东省委省政府指导下,广东各地涌现出一批红色资源丰富、时代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的“小康村”。

  “红”,可以是党建引领,是经济发达,是产业振兴,是村民富裕,是生活红红火火,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村民网红,也是小康社会中村民一张张红彤彤的笑脸。

  为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南方网、南方杂志、南方都市报、南方+等媒体以及快手平台,推出2020寻找广东“最红小康村”报道,走进百姓内心,用笔和镜头,记录红色沃土上的小康故事,凝聚决胜全面小康的澎湃伟力。

  同时,2大红色小康评选活动~“广东十大最红小康村”评选报名及“广东十大小康故事员”评选报名(需提交小康主题的文图或视频)也同步启动,敬请垂注。

  夏日炎炎,在西江边成片的香蕉林中,种植户们忙着锄草、浇水、施肥……他们都是黄布沙村的村民,这些香蕉寄托着大家奔康致富的希望。

  黄布沙村位于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村庄依托高铁、轻轨、高速等路网,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这个西江上四面环水的原生态农耕小岛村有4个自然村,全村共680人。这里村民世代种蕉,香蕉种植史有近40年,黄布沙村有着“肇庆香蕉第一村”的美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香蕉岛”。(详情点击观看以下视频)

.

  香蕉产业致富全村,盖起排排小洋房

  现年64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仲佳种香蕉已有35年了,如今还种有50亩的香蕉,收成好时,一年收入能达40万。在他记忆里,黄布沙村是在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村民敢于开创新局面,由改革开放前种糖蔗、花生逐渐改为种香蕉。如今,村里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三层小洋房,就是第一批村民种植香蕉赚钱盖的。

  在村口服务中心的大榕树下,村委会副主任梁锦波饶有兴致的谈起村里种香蕉的发展史,80年代末,村里家家户户都承包土地规模种植香蕉,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吃苦耐劳的村民,黄布沙村种植的香蕉品质优良,远销四川、福建等外地,创造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最高峰的时候是90年代,沙浦镇上有8家专门收购香蕉的“购销加工站”,可以算是当时镇里较早的果蔬集散地,吸引外省及珠三角的客商上门收购香蕉,那时,村民的干劲很足。”他说,2009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就达到了90 万元,村民也实现了人均8000元的年收入水平,黄布沙村以“香蕉致富”的形象,成为本地生态农业产业致富名村。

  目前,黄布沙村香蕉种植面积达1900亩,亩产值8000元至1.2万元不等,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99万元,人均年收入翻了好几番。“村民生产积极性很高,吸引了不少外村人也来黄布沙种香蕉,让村民都打消了外出务工的念头。”梁锦波自豪地说道,一起在树底下乘凉的村民说,“外出打工才三四千块钱一个月,在家种蕉一年收入至少10万,多劳多得,还能照顾家庭,两全其美。”

  打破症结寻找新平衡点,靠双手勤劳致富

  40多年的香蕉种植史,让黄布沙村这个小岛村成为远近驰名的香蕉生产基地。这种乡村产业模式也一直被周边的村镇争相效仿,村里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以为,它会一直像绵绵不绝的西江水一样,永远地延续下去。

  但挑战总是会来临。2010年以后,村里的香蕉出现蕉叶变黄、根茎腐坏的症状,这是香蕉枯萎病,相当于香蕉的“绝症”,农业专家也束手无策,是香蕉种植业的大敌。病菌很快通过土壤蔓延开来,村里香蕉产业深受影响。

  但黄布沙村并没有放弃种香蕉,而是想方设法的打破症结,结合其他农作物同时发展。近年,黄布沙村村民找到了这个平衡点,开始了“新玩法”,他们引进了不易害病、售价更高的粉蕉和苹果蕉品种,梁仲佳告诉记者,如今村里一半以上都是种粉蕉和苹果蕉。香蕉一年一收,粉蕉则要一年半,虽然周期长了,但粉蕉价格高,也符合市场新需求,收入更高了。

  除了引进新品种外,更重要的是还摸索出了间隔轮作、多样化种植的方式,当熟蕉收下后,砍掉香蕉树,在同一块田地里换种上西瓜、茄子、丝瓜、冬瓜等品种,隔一年再种上香蕉或粉蕉,这时候亩产蕉量比原来高出20%至40%。“间隔轮作不仅提高了成活率和亩产量,原本容易患的枯萎病也少了,而且增加了瓜果品种,口袋里又多了一笔收入!”梁锦波说。

  “地里一年到头都不会是空的,土地租金那么高,村民想方设法的多劳作,多赚钱。”梁锦波说,村民不可能一年只等着香蕉的收入,还会想着多种点别的作物来增加收入。虽说“奔小康”的路不容易,但也越来越有盼头,现在农用设备越来越先进了,劳作不像以前那么辛苦了,信息化的发展,交通和通讯更便利了,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当被问及黄布沙村村民致富的秘诀时,梁仲佳意味深长的说:“脱贫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勤劳是农民最本分的财富。黄布沙村服务中心办事员说,这里的村民都是起早贪黑,即使日晒雨淋也要去地里干活。

  美丽乡村建设加持,“香蕉研学”之旅有盼头

  走进黄布沙村,满眼的盎然新绿,村口榕树底下的休闲广场干净整洁,一条笔直的油柏路贯穿全村。眼下,这依农而生、悄然生起的美丽宜居小岛村,正融入在乡村振兴建设的大潮中。

  “早年住的平房换成了三层小洋楼,家中电器一应俱全,现在村里环境美化了,道路通畅了,农村的日子过得不比城里差。”村民高兴的说。据了解,黄布沙村在2019年鼎湖区委、区政府创建区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竞争考核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创建示范村之一,并获得财政奖补资金800万元。村里委托专业团队承担村庄总体规划和建设指导,目前已动工完成村标识、篮球场、党建公园、村文化广场、村貌观景台、公共厕所、环村道路等配套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美丽乡村+产业振兴、农业+旅游,是黄布沙村唯一的出路。”梁锦波说,单纯靠香蕉产业种植很难有突破性提高,必须提高产业附加产值,招商引资,把人和资金吸引过来,才能实现下一个“小康目标”。据梁锦波介绍,黄布沙在完善好基础设施上,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盘活周边产业资源,打造国家中小学体验式研学旅游示范区,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在黄布沙村落到实处。

  如今的黄布沙,在结合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工作当中,依靠香蕉产业优势,正谋划打造“黄布沙香蕉研学综合体”,发展以“西江名岛·南方蕉乡”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通过深入挖掘本村香蕉文化、水乡文化以及传统农耕文化,建设香蕉民宿、香蕉主题园、龙舟科普基地等,塑造属于黄布沙村的独特文化,以旅促农,不断提高三产融合水平,保障村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记者手记】

  一群群学生簇拥在香蕉树下,听蕉农讲解香蕉的秘密;西江河边连排的乡村主题民宿,游客在栅栏边吹着河风;大公社食堂里,游客们品尝着农家特色菜······这也许会是黄布沙村未来的景象,在期待中奔向幸福小康。

  【策划】陈永 胡念飞

  【统筹】喻淑琴 李丁丁

  【撰文】李小兰

  【视频】王雪伊 周建杭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备注:报名“最红小康村”请联系18898606366、18824916650。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