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如何用世界语言拓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阈——以“丝路明粤”境外联合系列报道为例

2024-06-18 12:25 来源:南方传媒研究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促进文化交流及理解至关重要。本文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今日广东国际传播中心(GDToday)策划实施的“丝路明粤”大型境外联合采访(以下简称“丝路明粤”)为例,从定选题挖故事、策划讲述方式、多元传播体系、加强文化交流四个方面着手分析,结合文字语言、视觉表达以及跨文化传播等理论,分析世界语言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及实践策略,旨在探讨通过“世界语言”,有效扩大中国故事的全球传播边界,以实战经验证明,借“世界语言”传播中国故事不仅能扩大故事内容的传播效果和接收群体范围,还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理解和接受度。采用“借嘴说话”传播策略,结合世界性的表达方式和多元化传播手段,可提升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效能,提升中国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故事  世界语言  文化传播  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交流成为各国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故事如何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同,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尽管中国故事内含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但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却面临巨大挑战,包括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传播策略的局限性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就要使中国故事广泛发挥西渐作用,充分利用各国语种、文字和视觉表达等多类别的世界语言方式。

  探讨如何利用世界语言拓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阈之前,需要对世界语言理论框架进行解析。所谓世界语言,泛指具有广泛国际交流功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使用者的语言。根据语言学家大卫·克里斯特尔(David Crystal)的定义,世界语言并不单指数量上的使用者众多,更重要的是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使用频率和影响力。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均属于此类。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下,世界语言的功能和地位变得尤为关键,它们成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对于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世界语言理论框架的核心在于理解语言作为交流媒介的功能,包括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传播效果以及接收群体的构成。语言不仅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它能够传递特定文化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因此,当中国故事通过世界语言进行传播时,不单是语言的直接转换,更涉及文化背景、价值理念等多维度的交流与翻译。

  世界语言理论框架还关注语言的传播策略,即如何有效运用世界语言提升信息传播的可及性与接受度。传统上,国际传播依赖于直接翻译,将源语言的内容转换成目标语言。这种方法忽视了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而世界语言理论框架提倡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跨文化沟通策略,即在保持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语言表达方式,使之更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使用习惯。

  文中以提升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效能为宗旨,通过分析世界语言的传播力量,探讨如何巧妙利用世界语言作为信使,构建有效的语言和沟通策略,发现利用世界语言作为传播载体,不仅能够提高中国故事的国际可及性和受众接受度,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拓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阈贡献新视角和策略。

  一、讲好故事,建立话语体系

  中国故事指的是承载中国独特文化价值、历史传承和社会发展等多维信息的叙事。这些故事可能涉及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经典文学、现代成就、时事新闻等方面,通过这些故事能够展现中国的社会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哲学。随着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日益崛起,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已经开始走向世界,逐渐融入到国际社会的多元文化交流和对话中。

  1.大格局,展现国家实力。十集的“丝路明粤”,GDToday摄制组沿着习近平主席足迹,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实地采访,回顾“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理念愿景、实现路径、实践成就和世界意义,从经济、科创、航运、医疗、基建、文化、体育、青少年等方面,真实、立体、全面讲好广东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

  在《新加坡:科技“尖子生”的珠联璧合》中,GDToday记者访问了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了解研发成果落地新加坡的情况,介绍众多广东企业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粤新合作不断向科技、绿色经济、健康和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拓展,体现中国正加速向科技创新强国迈进的决心和行动力。摄制组走访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记录这座与中国广州港同样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港,通过采访希腊本地的学者和在希腊的中国留学生,带读者领略新时期两国携手共建焕发的新活力,对照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点出“一带一路”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携手共建、共享繁荣。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GDToday记者搭乘中印共建“一带一路”的代表性项目——雅万高铁,前往中苏拉威西省的青山工业园区,采访雅万高铁相关负责人、青山工业园、广新集团广东企业如何通过优化产业链接协作拓展区域,同时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勾画出我国“基建强国”与“世界担当”的形象。

  2.小切口,彰显人性关怀。习近平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GDToday记者着力关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民生题材,在泰国采访多名市民,了解他们当下的出行变化,发掘中国新能源车企为泰国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带去技术革新,助力绿色出行改革的故事。摄制队又跟随中大眼科中心医疗队的步伐,回访斐济白内障病人接受中国医生免费白内障手术后复明的情况,彰显中国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讲述中国故事需要不断扩展广度和深度,记者到各国实地采访,通过当地居民口述,以“世界语言”“借嘴说话”拓宽有效的传播途径,从不同维度反复塑造国家正面形象,助力扩大国际传播影响力、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从而壮大国际舆论引导力,提升我国的话语权。

  二、创新生产,重视融通表达

  内容生产方面,首先是本土化表达,不仅是语言文字上的转换,更涉及故事内容的适应性调整,使之更能契合目标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偏好,以此来拉近距离,促进文化共鸣,因此必须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刻洞察,了解其语言习惯、价值观念、历史传统等,从而确定传播内容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其次,要在传播过程中融入多模态元素,例如音频、视频、图片、其他视觉效果等,以增强传播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此外,还需要注重互动,通过面对面或者在社交媒体等平台与国际受众进行实时交流,及时了解和调整传播策略。“丝路明粤”以“别人讲”为主,“借嘴说话”,能够原汁原味快速进入主题;同时,通过深入研究国际纪录片及纪实电影的艺术特征,采用时空交叉结构、层进式叙事等方法,形成有机叙事结构,突出中心主题。

  1.突破常规线性叙事方式。东方传统的纪录风格通常以时间为轴线,以故事发展铺陈,提炼主旨,升华主题。西方新纪录电影的创作者善于赋予目标(人物、观点、事实)最直观的纪录,以最快速度输出观点,采用“横向”形式,搜罗各种佐证素材,利用交叉举证办法,有从社会现象中抓住生活的本质,从历史中吸取发展的教训;用纪实风格的电影语言、写实主义的表达手法,抒发自己的观点;以客观冷静的视角捕捉已经发生的事实或正在发生的细节,再放大有利的内容部分。

  “丝路明粤”派出多路记者到各国实地采访,通过记者的个人经历、观察和思考,以短纪录片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共建国家的居民对“一带一路”成果的真实感受。例如,《瓦努阿图:万里送梦》,走访多名瓦努阿图当地居民,聆听佛山在当地援建的运动场对他们生活的改变,采访当地学校师生,横向收集青少年通过运动改变人生轨迹的故事,以客观纪录的手法,使产品更具真实感和可信度,同时赋予了影片类西式的艺术风格,顺应西方观众收看习惯,延长观众停留收看时间,提高产品完播率。

  2.重视画面表达和色调包装。“丝路明粤”视频打破平常访谈加资料的画面表达,采访团队在拍摄前精心设计视觉风格,用画面讲故事,让观众通过画面感受氛围、带动情绪,更深刻地理解内容。在视频的前十秒下足功夫,以强冲击力画面留住观众,内容随之环环相扣,动态跟拍丰富视觉体验,有效延长了读者的停留时间。

  境外实地拍摄时间有限,摄制组必须做足前期准备。例如,《阿联酋:海湾“中转站”向东看》在阿联酋拍摄粤商发展物流业,采访组落地多哈采访时间只有一天,为展现物流顺畅,摄制组提前设计在当地物流分拣站的组合画面,经过多次远程跟受访单位落实,高效执行拍摄,实现以动接动的画面配合特技过场,呈现行云流水的物流分拣、运送过程,展现粤商与当地团队的合作无间。出镜记者化身“快递员”,从物流线上取下货品,送货物到下一个采访点,既呈现了物流的“畅”,也“顺”带引出接下的场景和内容。

  “丝路明粤”还根据每期故事内容,制作封面海报,并根据视频内容恰如其分地设计画面色调。《新加坡:科技“尖子生”的珠联璧合》讲述科技主题,色调鲜明略带蓝调;《阿联酋:海湾“中转站”向东看》以《一千零一夜》故事为开始,讲述中东地区新的发展故事,海报与视频画面为棕红色调,以故事感吸引观众;《斐济:南太岛国的光明使者》讲述的是国际人道主义送医帮扶,画面低亮度、偏暖调,带有胶片质感,营造暖心的人文关怀氛围。

  3.用同期声和音乐打动人心。同期声使视听获得真实感,提高视频产品的说服力。纪录片形式的产品尤其要重视保留同期声,采访过程中,受访者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发出的声音,以及场景赋予的现场声是内容的真实见证,就是最原始的“世界语言”。例如,“丝路明粤”第五集《瓦努阿图:万里送梦》,视频中保留了当地居民的小语种采访原声以及大量运动场景现场声。该集视频在瓦努阿图国家广播电视台(VBTC)播出,当地居民听着熟悉的语言讲述身边的故事,同声同气,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除了保留小语种原声服务好当地传播,“丝路明粤”采访团队也为每一条视频配上中英文字幕,面向全球,拓宽收看人群。

  同期声提升地域认同感,音乐推动情感共鸣度。视频配乐是助推情绪的重要元素,西方的视频产品经常用音乐抓住人心,正因如此,奥斯卡金像奖也设立了最佳原创配乐奖。“丝路明粤”每一集视频根据故事发生地和内容,选取国际公开版权的电影音乐及音效素材,配合视频内容,跟随画面节奏交融于情、景、事当中,发挥配乐的描述功能,在视听感官上增加观众的代入感,营造氛围,引导情感,事半功倍地讲好故事。

  “丝路明粤”系列重视表达形式,用好视听语言,把内容融通中外,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讲故事技巧,并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有效增强了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三、多元传播,突破读者圈层

  要实现中国故事的有效国际传播,语言作为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是拉宽国际传播阈的重要策略。传统平台和网端平台可以互融,电视大屏和社交媒体小屏可以互通,传播领域不仅面向普通读者,还要垂直到报道领域的深处。在实践中,要对产品的目标受众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他们的习惯,有针对性地采用多样化的传播组合,提升接受度。

  1.落地当地电视台,权威发布共建成效。“丝路明粤”把每个国家的采访内容制作成约十分钟的短纪录片,因“内容”全球化、“镜头语言”国际化受到当地多家媒体的热切关注,经过当地主要电视台的甄选审核,翻译为当地语言,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例如,《希腊:海运交响》翻译成希腊语在Rise电视台播出,包括塞浦路斯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卫星广播可收看该节目,覆盖逾百万人口。《瓦努阿图:万里送梦》保留了当地居民使用的比斯拉马语,落地瓦努阿图国家电视台(VBTC),覆盖逾百万人口。《阿联酋:海湾“中转站”向东看》在中阿卫视电视台播出,并在其旗下Facebook账号发布。据悉,中阿卫视覆盖西亚、北非22个阿拉伯国家和地区近5亿人口。《印尼:区域雄心下的“铁汉柔情”》《老挝:一条铁路带来的蝶变》均以当地语言落地,用国际语言把中国故事传播到外国民众家中。“丝路明粤”系列报道在当地电视台落地播出,无疑是所在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果的肯定,强有力地向当地及周边地区介绍“中国朋友”。

  2.融通内外社交媒体,广泛吸引全球观众。拓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阈要对应适合的传播渠道,如国际学术交流、国际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平台等,这些渠道能够有效触达目标受众。“丝路明粤”采用多维度复合传播方法,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推发产品,增强传播的系统性。

  西方对传播(Communication)的表述有比较强的“空间倾向”性,重视“横向传播”;而产生于东方农业社会的中国传统传播观,“传”具有“时间倾向”性,重视“纵向传播”,词义反映了中西方传播观的策略不同。“丝路明粤”线上线下双线互动、大屏小屏有机互融,在大屏电视新闻发布,奠定权威效果,在新媒体领域提高传播广度。

  该系列视频在境内被央视一套《朝闻天下》引用,在南方新闻网、GDToday、粤学习、南方+等媒体及矩阵账号播出,获广东省委网信办多次全网推送;在境外,被全球超过600家外国媒体以英语、阿拉伯语、泰语、印尼语、马来西亚语、老挝语、越南语转载报道;既向英文媒体推广,也联动华文媒体,努力“以侨为桥”,被《北欧时报》《中希时报》《国际日报》《非洲时报》《葡新报》等十数家境外媒体,在其门户网站、脸书、推特、YouTube等海外社交平台播发,助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系列报道的多集节目,被当地大使馆及大使点赞转发,获得海内外专家学者及普通市民的广泛好评,海外社交媒体覆盖超500万人。

  3.以垂直传播拓宽专业领域国际受众。“丝路明粤”涵盖经济、科创、基建、物流、交通、卫生、文化等方面,既全面体现广东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效,又展现各专业领域合作成果。《斐济:南太岛国上的光明使者》以“援外医疗”为主线,讲好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呈现了广东医疗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果,受到国际“援外医疗”医护和南太平洋岛国病患的高度关注。视频被多个“援外医疗”大会引用,被国内外“援外医疗”医护广泛转发,引起斐济、基里巴斯、瓦努阿图等太平洋岛国医护的关注,纷纷在境外社交媒体上评论、点赞、转发,提升视频在南太平洋岛国的到达率,向世界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实践”。

  “丝路明粤”通过找准报道发力点,以典型故事掀动专业群体,向国际专业领域传播中国故事,这些策略的实施,使中国故事在国际上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还能够加深世界对中国发展道路和社会理念的理解。

  四、文化交流,赋能媒体外交

  媒体到境外实地采访,除了报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效,还要肩负起媒体外交的责任,开展文化交流。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季羡林曾提到,文化交流一直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方式,“面对面”交流是消除隔阂的开始。“丝路明粤”采用和当地电视台记者联合采访的形式,深入广东与共建国家的重点合作项目和支援项目,在国际传播最前沿向外国友人介绍“一带一路”,讲好中国故事,分两个维度履行媒体外交职能。

  1.与媒体交流,塑造中国文化形象

  与当地媒体交流首先是令信息传播更真实。与当地媒体以通用的“世界语言”搭建起文化交流的通途,通过现场所听所见,建立起双方的客观印象,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和误解。同时,双方可以围绕新闻事件、采访方法、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如我国记者在现场看到当地居民的家居布置、生活习惯等细节可以马上发问,并顺带介绍同类的中国文化风俗,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加入对话和交流。双方通过细节深入了解,消除文化隔阂,“当面聊”更好地促进各国民众互相理解和尊重。

  面对面交流还能建立文化的认同感。当中国故事以“世界语言”呈现时,为当地媒体增加故事的国际融合性,鼓励当地居民从自身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这种基于共鸣的理解有助于建立跨文化间的认同感和信任。随文化交流的增加,中国记者通过“世界语言”在全球开展交流,有效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通过故事讲述,国际受众不仅能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能认识到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和立场,极大地提升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阈。

  2.与居民交流,建立信任和情谊

  从“丝路明粤”视频里可以看到,摄制组取得当地居民的信任,拍摄了大量当地居民工作、生活的宝贵素材。这些素材的获取是建立在当地居民对中国记者的高度信任之上,有了信任,才有进一步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塑造中国形象。记者与当地居民面对面交流,可以及时详尽地解答当地居民的疑惑:中国是怎样的?采访《瓦努阿图:万里送梦》的记者提到,瓦努阿图民风淳朴,社区由酋长管理,看到中国记者烈日下在无遮无盖的社区运动场采访拍摄,酋长带领居民搬了几把塑胶椅子放在树阴下,让报道组有歇息的位置,因此创造了双方沟通的机会。他们问记者:“中国是不是有很多高楼大厦?”由此可见,外国人民对中国有一些了解,还有很多好奇。交流就是有来有往的问答,信息互换、观点互换、情感互换,从而建立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让该报道记者印象深刻的是,采访最后,附近的社区居民用不纯正的英文向记者表示:“我们很感谢中国,很感谢中国团队的帮助,你们来我们很欢迎。”实现民心相通除了借助信息传播,还有两国人民的线下交流互动,真情实意,以心相交,方成久远。

  五、结语

  “世界语言”理论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论。通过实践,我们不仅能够理解“世界语言”在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还能够探索和实践更为高效的传播策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化对“世界语言”作用机制的理解,探究在不同地缘政治背景下结合本土文化的传播策略。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探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故事如何利用“世界语言”进行创新性传播,也将成为未来工作的重点。(参考文献略)

  作者:

  区小鸣  今日广东国际传播中心(GDToday)融媒体创意部副总监

  金强  南方新闻网总编辑

编辑:倪仕轩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