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上的公开报道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党政一把手会见了65家企业代表,涵盖了交通运输、基建、金融服务、房地产、人工智能、电器和电子设备、生物医药等行业。从这些踪迹或可窥见广州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力方向。
会见企业过半是外资
世界500强占了22家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国内区域竞争加剧,以及税制的规范化使税收优惠的空间不断压缩,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难度明显增加,竞争已趋白热化。
同时,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强、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导致各类“500强企业”成为各地争夺的焦点。
作为一线城市,广州的一把手们自2015年开始频繁与世界500强企业接触,从每年举办广州投资年会、主动参加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到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上做主题推荐,再到召开《财富》全球论坛、世界航线大会、世界港口大会,通过高端政商路线,广州不仅在世界上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也收获了丰厚的招商引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被会见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广州的“老朋友”,此前要么已经在广州有投资——有工厂或者有项目,要么已经在广州设立了分支机构并把部分业务放在了广州。
比如,2016年中远海运把散货运输总部放在了南沙,百济神州生物药项目2017年落户黄埔,韩国LG早在2006年就在黄埔注册了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并与去年追加投资了8.5代OLED面板生产线,日立、宝洁、玛氏等知名外企更是在广州耕耘了数十年。
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广州的吸引力和龙头企业的号召力,去年一年就有广汽丰田、壳牌、日立电梯等近600家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涉及合同外资60多亿美元。这同样说明广州党政一把手的招商思路非常明确——做生不如做熟,加上这些企业本身实力雄厚,与广州也度过了“磨合期”,由他们来做广州的“代言人”更具影响力和说服力。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柳立子对南都记者表示,近几年频繁接触世界头部企业与广州乃至中国已经逐步走向国际舞台中央的步伐是相匹配的,作为国内第三大城市,广州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上,也具备吸引世界500强落户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她描绘了广州未来发展的前景
1、在世界著名机构的评级里,广州资源配置的能力已经到了世界前列,这几年广州借助国际会议主动推荐成效也很好,应该说正当其时,这些头部企业同样希望了解广州布局广州,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还会带来一连串的相关的国际化企业,这些有助提升广州的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从而使广州的企业更加国际化,广州的国际化步伐就会走的更稳。
2、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进一步巩固了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定位。柳立子认为,跟原来“珠三角”的提法相比,“大湾区”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化的提法,三角洲的提法是向内的,而湾区的提法是向外的、面向海洋的,我们要在大湾区的背景下用国际化的视野来规划广州未来的发展。从更高层面来说,这还不光是大湾区本身发展的问题,大湾区的城市是要给全国更多的城市做样板的,特别是“一国两制”下我们跟港澳的制度对接探索,成功后会更大范围的打开广州跟世界资源流动的大门。
分析这65家企业的行业类型,可以洞察广州在下一盘什么样的大棋!
见了15家IAB、NEM企业
广州重点培育做强两大产业
见了9家交通、基建企业
交通、基建会有大笔投资?
当前,广州正在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与港澳等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把手们在会见时也屡屡强调,广州将努力营造现代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造全球企业最佳发展地和投资首选地。希望中外企业和机构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深化与广州交流合作,加大在广州投资布局,实现发展共赢。
多家企业明确表态,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大在广州的投资。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就表示,由于种种原因,集团各业务板块虽然均已覆盖广州市,但体量还不够大,希望未来在物流、港口、园区、金融等板块全面对接,尽早展开战略合作。
而中远海运则已经有项目动工。6月18日,位于海珠区琶洲地区的广州国际航运大厦项目动工,定位为具有业态聚集功能的国际航运总部大楼,是广州第一个在核心商业区建设的航运业聚集特色项目。
事实上,广州对交通和基建方面的投入一直是高强度。《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国际大都市建设,以拓展国际交通功能为核心,推动空港、海港、陆港三港融合,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对南都记者表示,大湾区的建设会进一步推动11个城市的互联互通,而交通、基建是首当其冲的,像广州南沙的区位就比较重要,是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同时南沙又很缺乏交通、基建,跟广州市区或者周边城市的联系还远远不够,所以未来仍是投资的重点区域之一。
见了8家金融、投资企业
广州金融业发展迎新机遇
长久以来,广州的金融业一直是发展中的短板,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特别是市属法人金融机构数量少、资产规模小、综合实力弱。去年越秀金控将广州证券出售给中信证券更是引来一片质疑,因为广州证券业务涵盖了经纪、投行、资管等等,是拥有证券行业全牌照的综合类券商,而在卖掉广州证券之后,广州市国资系统内只有万联证券一家有此牌照。
在去年9月份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广州排名第19位,尽管已连续4次进榜且排名节节上升,但仍未进入国内第一阵营。
进入“十三五”以来,广州的金融业的定位经历了数次变化,从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到打造全球金融资源配置中心,再到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广州现在已经不再提“中心”。
如果不看定位的变化,这几年广州政府大力支持金融业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去年出台的《关于广州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是一线城市中首个金融扩大开放的专项政策。此后又印发了《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修订)》,重奖金融人才。
广州已经构建起涵盖金融机构、平台、市场、人才、服务等各领域,具有广州特色的金融规划与政策体系。未来,仍将继续强化。
无论是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还是从广州正在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来看,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如果上述参加会见的金融、投资界企业能够与广州展开深入合作,无疑对诸多制造业和科创企业是重大利好。
见了10家房企
结合房企转型,挖掘新商机
广州与这些房地产企业达成的合作,并不只是聚焦在土地开发领域。
比如,根据广州市政府与恒大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恒大投资1600亿元在广州南沙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等项目,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基地将建成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未来年产100万辆整车的生产基地。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基地将建成50GWH生产规模的动力电池超级工厂。电机研发生产基地将建成可配套100万辆整车的电机和电控系统生产基地。
再比如,根据广州市与保利集团签署的《关于深入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的协议》,双方将在文化艺术产业、城市更新改造、美丽乡村建设、智慧社区建设、生活品质提升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还将按国际化标准,共同打造一批重点项目,包括建设保利文化南方总部、策划运营“中国(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等。
新加坡凯德集团则将进一步对接广州发展规划,加大在穗投资力度,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大坦沙岛为载体,导入医疗健康、金融、科技等产业,提高合作水平。
在“房住不炒”的总体要求下,多家房企多元化转型已不是新鲜事。2015年,广州本土房企奥园地产宣布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业务,随后在全国开设多家跨境电商连锁体验店。奥园认为,跨境电商不仅是拥有广阔市场空间的商业新机,同时也能与奥园地产业务相互促进。
2016年,万科中标广州恩宁路中段的永庆坊旧改项目。万科只拥有永庆坊15年经营权,期满后是将经营权交还政府还是继续探讨新的合作模式尚未确定。相对于经济效益,永庆坊更多的是对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和文化保护的一次探索。
其实无论房企转型的方向如何选择、是否跟主业密切相关,对于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而言,想要找到新的合作领域一点都不难,城市更新、文创园区、长租公寓……即便像凯德那样“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大坦沙岛为载体”,再凭借背景将新加坡的优质健康、金融等企业引进来做个“二房东”,广州也是欢迎的。
在上述9家房地产界的企业代表中,有4家是香港的,虽然公开报道中并未透露更多细节,但在大湾区融合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未来香港人到珠三角工作、生活很可能成为常态,再加上香港在科技、医疗等方面的优势,香港房企与广州的合作充满想象。
广州市党政一把手上半年会见65家企业一览表:
1号楼工作室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裘萍
采写:南都记者 冯芸清 实习生 余雨菲
制图:陈婷
编辑:卫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