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媒体探访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张梓望 摄(资料图)
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通过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和维权援助等机制。南都记者关注到,今年以来,“知识产权”一词已至少6次出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近年来,知识产权领域山寨侵权既是公众痛点,也是政府部门监管重点。面对侵权乱象,政府部门要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作为新组建的部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又要如何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精准打击能力?为此,南都记者专访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相关负责人。
改变多头执法局面
上半年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案件近1.5万件
南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组建后,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有哪些体制机制上的新变化?
执法稽查局相关负责人:去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知识产权执法监管体制作出调整,将原来由工商和知识产权等部门承担的商标专利等执法职能统一由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组建综合执法队伍,改变了过去分头、多头执法的局面,进一步加强了执法监管力度。
去年10月,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也进行调整,将原来设立于商务部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改设在市场监管总局,目前有27个成员单位。这一调整坚持了对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对于开创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顶层制度设计对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有重要意义,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应该会比以往做得更好。
南都:据公开报道统计,今年以来,“知识产权”一词至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出现6次,市场监管总局新组建后在此方面有何新举措?
执法稽查局相关负责人: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印发《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2019年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方案》,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假冒伪劣问题较为突出领域,重拳出击,严厉查处侵犯商标、专利、“傍名牌”及冒用、伪造地理标志等违法行为,上半年,全国共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案件近1.5万件。
今年6月,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还在《2019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中部署27家成员单位立足职责,围绕互联网、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进出口环节、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治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加强重点市场监管,严惩侵权假冒犯罪。
围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部署各地依法销毁假冒伪劣商品。
今年“4·26”期间,湖北集中销毁了假冒伪劣商品共计60万件、货值达5000余万元,包括假冒波尔多地区葡萄酒5万余瓶,芝华士、威士忌等洋酒5000多瓶,假冒匡威、万斯等品牌鞋1.7万余双。
强化互联网领域打假
打假更需要政企合作,社会共治
南都:针对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问题,市场监管总局采取了哪些有效举措?
执法稽查局相关负责人:去年,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网上检查网站、网店214万个次,提请关闭网站6100多次,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的网店4.8万次,查处违法案件4.5万件。
今年4月1日起施行的《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电子商务领域违法行为的管辖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还会同公安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制定《加强网购和进出口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实施办法》,就依法加强执法监管、拓宽线索来源渠道、强化执法协调联动、大力推进行刑衔接、建立工作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共治机制等作出规定。
今年6月,“网剑行动”再次启动,对网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安全食品及假药劣药、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互联网领域突出问题进行治理。
南都:互联网时代下,制假售假线上线下一体化运作,制销地点又很分散,怎么打假?
执法稽查局相关负责人:当前互联网侵权行为组织化程度很高,生产流通配送支付地域分布分散、信息碎片化特征明显,违法行为更加隐蔽、违法地域更广、违法成本更低,查处起来很困难。为应对这样的难题,市场监管总局在推进各部门合作包括会同公安部等部门实现合力监管外,也多次强调要创新执法方式,尤其是加强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执法监管中的应用,不断提升线索发现、追踪溯源和精准打击能力。
目前总局正在建设风险监测平台,对制假售假线索进行风险研判和风险预警,实行跨区域、跨部门联动。
另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强化平台治理责任,让企业积极参与打假,加强政企合作。从过去实践的效果来看,这一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去年长三角、泛珠三角13省市联合开展跨区域电商打假“云剑联盟”行动,大型电商平台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共计破获侵权假冒案件158起,捣毁生产窝点89个,仓储窝点11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13名,涉案总价值20多亿元。
南都:我们关注到,近年来监管部门也尝试与阿里等多家互联网企业推进政企合作的打假机制,如何看待政企合作打假机制?
执法稽查局相关负责人:网络制假售假问题非常复杂,仅靠政府部门监管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政企合作。我们高兴地看到,目前电商平台对打假也越来越重视,能够积极发挥数据技术的优势,依据电商规则严肃处理违法经营者,对于在打假过程中发现的案件线索提供证据及时告知执法机构,配合执法机构查处侵权违法案件。政企之间正在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机制。我们坚信多管齐下、社会共治才能更加有力地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保护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有何难题?
基层执法力量不足,与时俱进创新监管
南都:目前来看,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基层监管执法部门还面临哪些困难?
执法稽查局相关负责人:目前来看,基层执法力量不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知识产权执法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基层执法人员需要贯彻落实的法律法规很多,让一个执法人员什么都懂并不现实。另一方面,当前制假售假链条分散,违法分子反侦察意识强,线上发现线索线下核查也有一些现实难点,行政执法手段有限,锁定证据比较困难,这对执法带来严峻挑战。
南都:在提升基层执法能力方面有何解决办法?
执法稽查局相关负责人:要因事而化、与时俱进。首先,进一步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联合打假,推动部门、区域协作深入开展,建立健全线索通报、案件流转、执法联动等制度机制。其次,加强政企合作,让平台积极查控核实线索,移交执法部门来执法,减轻人力负担。
一些电商平台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研究假货甄别模型、语义识别算法、实时拦截体系等打假技术,以技术协助执法机关提升执法效率。执法部门今后将深化政企合作,电商平台今后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市场监管部门也将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人员培训,着力提升执法办案水平,针对知识产权执法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积极破解当前执法办案面临的难题。
南都:政企合作成为目前打假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看待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今年7月公开肯定中国企业阿里的打假及知产保护实践?如何评价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国际地位?
执法稽查局相关负责人:重视保护知识产权是我国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梳理一下我国改革开放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历程就能发现,我们有体制机制上的优势,短短40年,我们建立健全了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及一整套保护知识产权的体制机制,这在其他国家几无可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刑警组织均给予积极评价。
中国要发展,就需要创新。如果不保护好知识产权,到处都是侵权假冒,谁去创新?道理就这么简单。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很多中小企业都设立了知识产权保护部门,这是中国政府愈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现,“这让我们更有信心,也将做得比以往更好。”
采写:南都记者 蒋小天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