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浪潮中,如何让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各地探索的重要课题。连日来,湛江市坡头区和韶关市武江区创新理论宣讲形式,分别通过“我要去坡头”系列活动和“文明圩日”活动,绘就了“宣讲+”赋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图景,让政策宣讲接地气、有温度、见实效。
湛江坡头:“互动+文艺”,让政策宣讲“活”起来
连日来,湛江市坡头区奥体中心五环广场的 “百千万工程” 宣传摊位被市民围得水泄不通,这是坡头区将 “百千万工程” 融入 “我要去坡头” 系列活动的创新实践。摊位通过有奖问答、案例展示等互动形式,以“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产业升级”三大主题为核心,将“百千万工程”蓝图转化为群众可感可知的幸福体验。
活动中,群众通过抽取题卡参与政策知识竞答,答对即可获得抽奖机会;现场提交近期参与乡村环境整治的照片,亦可直接参与抽奖。互动活动既提升参与积极性,更让“三清三拆三整治”“美丽圩镇”等政策术语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桥头沙滩音乐会上,手持竹板的坡头百姓宣讲团惊艳亮相,他们结合打快板的形式,将“百千万工程”的要点转化为明快押韵的唱词,以轻快的节拍“跳”进百姓心坎。
据悉,在“我要去坡头”系列活动中,坡头区指挥部办公室安排数名工作人员在现场,针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标准等热点问题开展专业讲解、宣传和维护秩序。通过面对面的政策解读和案例化呈现,切实提升了群众对“三清三拆三整治”等认知度,为“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韶关武江:“文明圩日” 搭台 宣讲 更“接地气”
韶关市武江区持续创新“宣讲+”模式,运用采茶戏、非遗表演、传统歌曲等贴近群众生活的宣讲形式,将理论政策转化为“大白话”“本地话”“小故事”。
在龙归镇集市中,一场“文明圩日”暨“百千万工程”基层宣讲活动在此火热开展。此次活动,围绕法治宣传、便民服务、文化惠民及“百千万工程”成效宣讲四大板块,为村民送上 “接地气” 的宣讲体验,让理论宣讲“见缝插针”,让文明新风融入乡村烟火气。
活动现场,“百千万工程” 成效宣讲成为亮点。龙归镇宣讲员陈悦东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述龙归镇通过 “百千万工程” 实现的村貌蜕变,生动形象地宣讲了“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村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支持“百千万工程”等内容,使村民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行动。
另外,宣讲与服务深度融合。禁毒志愿者用方言讲解毒品危害,发放手册;司法所工作人员为村民解答宅基地纠纷等问题,提供专业法律指引;卫生院医护人员免费体检、定制健康方案……“带着问题来,揣着答案走” 成为群众真切感受。现场非遗《纸马舞》、红歌串烧点燃热情,采茶戏《和睦家庭》以幽默剧情传递美德,让政策在欢声笑语中入脑入心。这场 “宣讲 + 文明圩日” 的碰撞,让党的创新理论扎根沃土,为 “百千万工程” 注入精神动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关注“广东宣讲”微信公众号(gdbxjt)。